瑪格達身上有一連串的光環:她是納粹德國宣傳部長戈培爾的夫人,她是希特勒的紅顏知己,她是寶馬大股東、德國億萬富翁匡特的前妻,她還是著名的猶太復國主義領袖海姆·阿洛索羅夫的初戀女友。
瑪格達
當蘇聯紅軍逼近柏林,瑪格達是唯一一個不僅自殺,而且親手殺害了自己六個未成年孩子的納粹高官夫人。
她給人留下的謎題是:為什麼這個並沒有什麼天分和良好教育的年輕婦女,能吸引如此多的手握權柄的著名人物?
很多傳記作家、歷史學者都曾試圖找到答案,但都不盡然。
煩惱的童年
瑪格達出生於1901年11月,她的母親奧古斯特是個容貌姣好的女傭,與一位德國工程師偷食禁果後,非婚生下女兒瑪格達。
這位工程師並不願娶瑪格達的母親,並瞞著她把小瑪格達送到了比利時的一所女修道院接受教育。
很明顯,修道院的生活是清貧簡樸的。在那裡她學會了控制恐懼,而不是尋求幫助。
無疑,瑪格達在修道院經歷的可怕生活是她日後性格定型的一個主要因素。
當瑪格達出落成亭亭玉立的妙齡女子時,她服從、聽話的同時,也比任何人都更加渴望得到愛和認可。
她會不由自主地愛上了有力量、有魅力的男人——不管他們的政治傾向如何。
她把自己的雄心壯志轉移到了這些人身上,靠著他們實現她的夢想。
瑪格達的母親後來在比利時又嫁給了弗雷德蘭德,一個嚴守猶太教規的德國猶太人,也是富有的商人。幸運的是,繼父對小瑪格達視為己出,給與了她一個溫暖富裕的家和無盡的愛。
瑪格達13歲的時候,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了,所有德國公民都被趕出了比利時。坐著牛車,瑪格達一家和成百上千的難民回到柏林定居。
此時已經傾家蕩產的弗雷德蘭德靠打零工維持一家的生計。
初戀
馬格達在上高中時結識了海姆·阿洛索羅夫的妹妹莉莎。
莉莎和瑪格達的共同生活背景是她們成為密友的主要原因:她們都是難民,從已經住慣的地方被連根拔起,背井離鄉,舉家遷到了柏林,都有外國口音,與她們的其他同學截然不同。
那個時期,兩個女孩格外要好,瑪格達就好像是阿洛佐羅夫家的一個家庭成員,瑪格達自然而然地結識了阿洛佐羅夫,莉莎的哥哥。
海姆·阿洛索羅夫出生於沙皇時期的俄羅斯,後來全家搬到了德國柏林。
阿洛索羅夫天資不錯,聰明睿智,在學校一直名列前茅,21歲時,他已經獲得了經濟學博士學位。
海姆·阿洛索羅夫
這位猶太青年高大英俊、思想成熟而有遠見,憂國憂民(儘管那時還沒有國)。此時,他已經是柏林猶太社群的著名人物,經常組織集會討論在巴勒斯坦地區建立以色列國的問題。
有思想還有領導力,又是閨蜜的親哥哥,讓情竇初開的瑪格達墜入情網,她和阿洛佐羅夫熱戀了。
熱戀中的瑪格達戴著大衛之星的袖章,一度想皈依猶太教,並移民到巴基斯坦。
然而,阿洛佐羅夫逐漸發現瑪格達愛慕虛榮,對奢華生活有一種天生的嚮往,而且,跟他談戀愛的同時,也跟其他男孩子保持著開放的關係。於是,兩人分手。
嫁給富商
果然不久後,正像阿洛佐羅夫所說,一直想過上真正有錢人生活的瑪格達在火車上遇到一位叫匡特的中年男人。
顯然,匡特被年輕貌美的瑪格達迷住了。儘管匡特年長瑪格達20歲,身材肥胖還禿頂,但是他是當時德國西區數一數二的富商(後來家族生意版圖擴張,又成了德國數一數二的富有家族,還是寶馬的最大股東之一),多金有實力,正處於妙齡花季的瑪格達動心了。
也許正是由於童年的動盪和修道院的清貧,她需要一個有身份又多金的大人物的陪伴,於是,瑪格達答應了匡特的求婚。
瑪格達與匡特
婚後,她與匡特很快有了孩子,起名叫哈拉德。
成了母親,也沒能阻止瑪格達水性楊花的本性,很快,匡特發現瑪格達竟有一個比她小三歲的情人,他終於發怒了。
分手也就成了必然的事情。
但匡特很大方,離婚後,不僅給瑪格達母子充裕的撫養費,還把在柏林市中心高檔住宅區的一套房子給了母子倆。
遇見戈培爾
前夫給的這套高檔公寓離當時剛剛冒頭的納粹黨總部不遠。
1930年,養尊處優的瑪格特成為了附近日爾曼俱樂部的常客,那裡的柏林人都持右翼政治觀點,都認為納粹黨或許是德國的救星。
瑪格達在偶然一次聽到戈培爾的政治演說後極受震動。其貌不揚的戈培爾的嘶吼使她興奮,從此瑪格達告別了無精打採和無所事事,她的人生有了新的立足點。
並無多少頭腦的瑪格達很快成了戈培爾的崇拜者,並申請去他那裡工作。就這樣,一頭金髮、性感迷人、能說多種語言的瑪格特開始做戈培爾的秘書,併成功地迷住了她的老闆戈培爾。
兩個情場高手開始約會。
不過,戈培爾很快發現了一個重要的問題:自己的女朋友腳踏三隻船——除了自己,瑪格達還跟早年男友、猶太復國主義領袖阿洛佐羅夫舊情復燃,還有就是自己的領導希特勒。
的確,阿洛索羅夫此時也在柏林。時隔多年,再次相遇,兩人又碰出了愛的火花。
不久,阿洛索羅夫漸漸發現瑪依舊未變,不僅虛榮而且還腳踏兩隻船時,他相當失望。當他發現瑪格達約會的是柏林著名的納粹黨頭子時,更是嚇得心驚膽寒。
而對於戈培爾來說,自己的政治信仰以反猶太主義著稱,自己的女友卻跟柏林猶太社群的著名猶太人物談戀愛,這不僅讓戈培爾妒火中燒,還讓他感到心有餘悸。
後來阿洛佐羅夫在特拉維夫被暗殺,很多人就懷疑是戈培爾為了自己老婆的這段黑歷史不影響自己的政治前程派人乾的。
1933年6月17日,阿洛佐羅夫被暗殺次日的媒體報道
可是,自己的領導也對自己的女朋友有“意思”,這就不是暗殺那麼簡單了。
希特勒也成了裙下之臣
戈培爾與瑪格達的分分合合引起了希特勒的興趣,他邀請他們來家裡見面。
身材修長、漂亮熱情、打扮入時的瑪格達立馬讓希特勒成為她的裙下之臣。連希特勒當時的助手瓦格納都看出來了:瑪格達征服了“元首”的心。
兩人從希特勒的家離開後,“意猶未盡”的希特勒跟助手掏了心窩子,說,瑪格達可能是第三帝國(納粹德國)第一夫人的合適人選。
瞞著戈培爾,希特勒讓瓦格納探路,問她是否能夠單獨會見希特勒。
而情場老練的瑪格達回答得充滿技巧,她表示這將是她的榮幸,但她和戈培爾馬上就要結婚了。
一家歡喜一家愁。希特勒自然非常失望,而戈培爾很高興,還不忘在日記裡揶揄一下他的老闆,“......因為他太軟了。女人不喜歡那樣。"
實在是太諷刺了,戈培爾竟認為這個讓數百萬猶太人在毒氣室中死去的人“太軟弱了”。
不得不佩服的是情場老練的瑪格達,雖然她拒絕了希特勒,但卻一直成功維持著與元首彼此間的愛慕之情,甚至“第三帝國第一夫人“的尊稱並不是給希特勒的生死情人愛娃,而是瑪格達。
希特勒與情人愛娃
瑪格達與戈培爾在1931年12月19日結婚,希特勒強顏歡笑,還做了伴郎。
戈培爾與瑪格達的婚禮,紅色箭頭為希特勒
狂熱的納粹分子
跟戈培爾一樣,她也是一個狂熱的納粹分子,不但對法西斯主義死心塌地,而且對希特勒充滿崇敬之心。
她說:“我當然也愛我丈夫,但我對希特勒的愛更強烈,為了他我願意犧牲自己的生命。”
平時,她完全按照納粹理想女性的標準履行女人的職責。甚至連她生六個孩子(此外還曾流產兩次)也是按照納粹主義的婦女觀行事的模範行為。由於生了一大堆日爾曼血統的孩子“贈與元首”,1938年瑪格達成為首位獲得“德國母親榮譽十字勳章”的婦女。
更可惡的是,曾把瑪格達視為己出的繼父弗雷德蘭德在納粹瘋狂迫害猶太人後,他一度並未覺得形勢兇險,覺得自己唯一的靠山就是身為宣傳部部長的女婿。
當弗雷德蘭德爾來戈培爾的辦公室找這個女婿求情的時候,戈培爾只是對副官下了道命令,“問問這個猶太人來幹什麼?”
而他從小疼愛的繼女瑪格達也沒有搭救他,最後弗雷德蘭德爾於1939年死在布亨瓦爾德集中營。
毒死自己的六個孩子
1945年5月1日,蘇聯紅軍已經包圍柏林。納粹政權即將滅亡之時,瑪格達和戈培爾一起帶著六個孩子住進希特勒的總理府地下室。
總統府地下掩體
母愛可以說是天下所有女人的天性,但在瑪格達這個女人身上,母性也要服從納粹黨性。
身臨絕境之時,她沒有為自己和孩子們的命運流淚,然而當希特勒在地下室裡從西服翻領上摘下自己的金質納粹黨徽給她戴上時,她卻流下了激動的淚水。
在他們夫妻身邊工作的所有工作人員都進來向瑪格達下跪,哭著為孩子們求情,但瑪格達冷酷地拒絕了。
她哄六個孩子(最大的十二歲,最小的才四歲)喝下安眠藥後,強迫由一名軍醫給他們注射毒劑而死。隨後,戈培爾開槍自殺,瑪格達也服毒自盡。
或許很早,瑪格達母親教育孩子相信的一句話——金錢和權力是通往“幸福“的鑰匙,就已在年幼的瑪格達腦袋裡生根。
瑪格達憑藉著出眾的美貌和冷靜的頭腦,一次又一次透過婚姻晉升到與權貴為伍的社會地位,也一次次透過背叛,背叛朋友,甚至繼父,與過去告別,因為唯有這樣,才能繼續高高在上,鞏固現有的地位。
瑪格達用盡自己的一生都在實踐母親的座右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