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心武
馮夢龍凡試圖進入宏大敘事,多不成功,“三言”裡精彩的篇章,多是寫他所置身的時代社會,並且多是平頭百姓的故事。寫小人物的故事,馮夢龍有時會引入些神佛怪異,或一波幾折,以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讓讀者獲得閱讀快感,但也有完全生活化的篇章,比如《醒世恆言》第九卷《陳多壽生死夫妻》。
這個故事,基本上只有五個人物,都是莊戶小民。寫江西分宜縣農村,陳、朱二家東西街對面相住,都是最本分的小民,陳青與朱世遠愛在家門外下象棋,時常引得三鄰四舍圍觀,但觀棋最多的,是一位比他們年長的王三老,是個“觀棋不語”的真君子,勝敗定後,他幾句評語,能使陳、朱雙方都聽得入耳。陳青有個兒子陳多壽,出場時九歲是個小帥哥,且彬彬有禮,喜愛讀書;正巧朱世遠有個同齡的女兒名多福,生得也不錯;王三老就從中做媒,兩家結為了親家。故事開篇就寫得很有生活氣息,展現出一派田園牧歌式的世俗生活,人們沒有不良嗜好,社會穩定沒有紊亂,故事往下發展,沒有戰亂引出的生離死別,沒有惡人侵犯造成的家破人亡,卻出現了人生中那生老病死中最可怕的一項:病。陳多壽到了十五歲,本應正式迎娶朱多福,卻忽然患上惡疾,是一種癩症,也就是嚴重的面板病,雖不死人,卻令人生不如死。這種情況下朱世遠媳婦柳氏就對這門婚事悔恨不迭,整天跟丈夫叫罵,陳青是明事理的人,就跟媳婦商量好,請來王三老,讓他送回去庚帖,免除這門婚姻,柳氏喜出望外,卻不想女兒朱多福誓不退婚改嫁,她嘴裡說的是一女不嫁二夫的封建禮教,其實讀者可想而知,兩家對門而居,她對陳多壽即使沒有青梅竹馬之樂,也有相視傾心的愛戀情愫,並非真是從禮教的概念出發,來決定自己的命運。在陳家二次退婚時,朱多福就懸樑自盡,所幸被父親發現,救活過來。後來朱多福自願嫁到陳家,雖然不與陳多壽發生身體關係,卻心存愛憐,對陳多壽不離不棄,對公婆也極為盡孝。幾年過去,倒是陳多壽心裡實在過意不去,認為只有結果掉自己,才能讓朱多福獲得解放,他就從藥房買來砒霜,喝酒時放入,但他喝了,陳多福也喝了,兩個人就都倒地昏迷,嚇壞了陳青夫婦,想起民間有個說法,就是灌熱羊血可以解砒霜之毒。鄰居里就有養羊的,民風淳樸,鄉里鄉鄰,聞訊哪有遲疑之理,馬上宰羊接血,拿去灌給那對要死在一起的夫妻,結果兩個人灌熱羊血後,就都把胃腸裡的毒素嘔出,活了過來,更奇妙,也是事後可以理解的是,那砒霜毒酒,竟起到以毒攻毒的作用,陳多壽那多年遍求名醫偏方都治不好的癩病,竟很快出現轉機。兩夫婦在恢復元氣的過程中,陳多壽漸漸脫癩復原,依舊頭光面滑、肌細膚榮,比原先更加帥氣。故事結尾其實可以挪用西方童話裡的慣用語:“他們從此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愛情是中外文學藝術中永恆的主題。人間情相通。堅貞不渝的愛情總是令人感動。看看這兩個文學家的生卒年:英國莎士比亞(1564—1616),中國馮夢龍(1574—1646)。他們從事文學創作的時間有所重疊,他們當然沒有互相商量過,但一個在遙遠的西方寫出了羅密歐和朱麗葉的故事,另一個寫出了陳多壽和朱多福的故事,其撥動歷代讀者心絃的指法,何其相似乃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