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考古發現,如果按照骨骼完整度來講,她是在遼寧地域內發現的最早“遼寧人”,22歲左右,距今26萬年。這位被考古學者命名為“金牛山人”的古人類,透過其骨骼,可以窺探出當年“遼寧人”的模樣。
復原的金牛山人
1984年,位於營口大石橋市的金牛山遺址在全世界考古界“爆紅”。這處古人類遺址位居當年全國重大考古發現之首,名列當年“世界十大科技進展專案”。
其實,在金牛山遺址“爆紅”的10年前,省考古隊就開始對這處遺址發掘了。
1973年,在全省文物普查期間,營口市的文物幹部楊慶昌到金牛山進行調查時發現了腫骨鹿的化石,他迅速將這一情況反映給省考古部門。1974年,遼寧省博物館及營口市、縣文化局在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指導下,組成了金牛山聯合發掘隊,開始對金牛山遺址進行正式發掘。
金牛山人頭骨
那麼,距今26萬年的這位“遼寧人”長什麼樣呢?經過幾十年的研究,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社會公共服務部負責人李霞這樣解讀金牛山人資訊——這是一名20歲至22歲的青年女性,身高約1.68米,體重約78.6斤。她的嘴部明顯前伸,具備猿人的特徵。她的上肢和手還非常原始,不能像現代人那樣靈活地從事各種活動。下肢雖然已經具有了現代人的形狀,可以直立行走,但前行時仍有點屈膝。
雖然我們將金牛山人稱之為“人”,但實際上,當時的“金牛山人”在與猛獸搏鬥中時常處於劣勢。
曾參與遼寧“三山一洞”考古發掘、如今73歲的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員傅仁義舉了一個例子,金牛山遺址中曾出土3具較為完整的洞熊骨架化石,但同一個地層中並沒有發現人類活動留下的文化遺蹟和遺物。這說明,這個山洞在當時是被洞熊佔據的,而當時的古人類已經被洞熊趕出了山洞,另覓他處居住。由此可見,當時的古人類只是大自然中的普通一員,也會被驅趕、被猛獸獵殺,遠非今天人類在自然界中的地位。
金牛山人與同一時期的北京猿人存在很多不同,由此可見,古人類的進化較為複雜,並不是同一時期的進化速度就是一樣的。比如,金牛山人頭腦比較發達,但四肢卻保留了較多的原始性;北京猿人則是四肢發達,腦容量發育相對滯後。
當年發掘出土金牛山人骨骼
記者瞭解到,地處中國東北南端,環黃、渤海北岸的遼寧境內的遼河流域,從幾十萬年起就有古人類活動的足跡,這片土地以其多姿的地貌形態和適宜的古生態環境,成為遠古人類生存、繁衍和發展的重要地區。
營口金牛山
古人類多以天然洞穴為居,以狩獵採集為主要生活手段,製造簡陋、粗糙的打製石器,學會使用火和控制火種,他們憑藉簡單的工具和集體的力量,同惡劣的自然環境及野獸猛禽進行頑強的抗爭,渡過了開拓洪荒的人類童年時代。迄今遼寧境內已發現10餘處古人類舊石器遺址和80餘處哺乳動物化石地點。遼寧古人類學和遠古文化的研究在我國和東北亞北美地區佔重要地位,同時對研究人類的遷移和分佈以及研究人類起源發展和各階段人類體質特徵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
來源:北國·遼寧日報
編輯:崔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