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10月21日訊息(記者柴華 丁飛)據中央廣播電視總檯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中國現代考古學誕生100週年之際,中國之聲推出特別策劃《考古百年:那些從0到1的跨越》,細數中國考古不斷翻越的高山,見證考古人篳路藍縷的摸索。本期推出《碳十四測年繪就古文明“座標”》。
何日神州海變田,當時只得卜高仙。
如今莫說商周事,輕點墨香知史前。
“很多遊客會覺得它是穿越而來的文物,透過測定周圍土壤的年代,考古人員確實發現,它就是一個距今2500多年前戰國時期的水晶杯。”在杭州博物館南館一進門,就能看到這件並不起眼的水晶杯。很難想象,這隻看似和生活中日常使用的玻璃杯一樣的小杯子,會是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更是杭州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如何確定它真的“從戰國來”呢?靠的就是神奇的碳十四測年技術。
沐浴著秋日午後明媚的陽光,記者來到北京大學一棟灰瓦白牆的老房子裡。
乍看上去這就是幾間再普通不過的理化實驗室,白色托盤、不知名的儀器、白大褂……似乎很難和歷史、考古等人文科學聯絡在一起。但正是在這樣的實驗室裡,碳十四測年法大顯神通,解開了許多古文明的歷史之謎。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考古年代學實驗室主任吳小紅說:“在碳十四測年法建立之前,整個世界考古學的年代序列體系,是透過相對年代學的方法建立的,也就是相似相近原理。如果在另外一個地點發現了跟某一個時代的器物相同的(器物),就認為它們是同時代的。但是建立了碳十四測年法之後,就有了一個絕對紀年的標尺。有了絕對紀年之後,就可以跨越空間比較了。”
碳十四是碳的一種具放射性的同位素,於1940年首次被發現。由於其半衰期長達五千多年,且廣泛地存在於有機物體內,我們可以根據死亡生物體體內殘餘的碳十四的成分來推斷它的存在年齡。正是基於此,1949年,時任芝加哥大學教授的化學博士威拉得·利比發明了碳十四年代測定法,並獲得了1960年的諾貝爾化學獎。這項發明被譽為世界考古學上的一次革命。
同樣是上世紀50年代,在中國,史前考古領域因為技術的缺乏遲遲無法突破。時任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長的夏鼐先生最先關注到碳十四測年技術,在他的主持下,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的年輕物理學家仇士華、蔡蓮珍夫婦被調到考古所,正式籌建我國第一個碳十四實驗室。仇士華說:“也沒有暖氣,冬天的辦公室不生爐子你受得了嗎?我們到考古所,首先學會生爐子。”
一切都是一窮二白。面對全新的技術,一本利比先生的《放射性碳素測定年代》原著就是他們的所有。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張雪蓮說,連裝置都靠純手工製作,“碳十四一般人聽都沒有聽到過,可想而知這個裝置從哪來?他們自己剪矽鋼片,所有的都是找最原始的材料,然後自己動手來做。”
1965年,中國自己的第一座碳十四實驗室終於誕生了。在蔡蓮珍先生的回憶裡,那時最大的感受就是如釋重負。“(工作)做完了以後到什麼程度?我們兩個人說,今天上北海公園去散散步吧。30來歲的兩個年輕人,走路走不動。”蔡蓮珍說。
此後,碳十四測年技術逐漸開始運用到國內考古領域,我國科技考古與年代測定由此翻開新的篇章。張雪蓮說:“等到70年代初以後,大規模的測年,像中原地區仰韶文化,包括半坡型別、廟底溝型別,再到山東龍山文化,海岱地區的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等各區域,都是透過碳十四測年來建立的考古年代序列。”
90年代初期,更多的科技手段被應用到中國考古學的調查、發掘和室內研究中。1996—2000年間開展的夏商周斷代工程成為了碳十四測年技術發展的轉折點,正是這樣一個多學科參與、共同研究交流的重大專案將考古年代測定推向了更高的水平。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夏商周斷代工程首席科學家李伯謙說:“夏商周斷代工程要人文社會科學、自然科學一塊兒把中國的夏商周三代的年代搞清楚,所以我們對碳十四(測年法)做了很多改進。比如說以前我們知道一般的碳十四測年,叫常規方法,但是後來發展到加速器(加速器質譜)來測年。”
擁有超高靈敏度的加速器質譜技術被引入到考古學,應用於碳十四測年中。吳小紅說:“比方原來做常規碳十四測年,需要的樣品量很大,現在有了加速器質譜方法,需要的樣品量很少。一顆碳化稻米,就可以測得一個年代資料,這是非常大的差異。比方一幅畫不確定是什麼朝代的?裁一個1釐米見方的小紙邊兒,就可以解決它的年代問題。”
記者:工作時間基本都在做實驗?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宋殷:對,有的是給別的單位檢測,就給他們一份檢測報告。
在現階段的考古發掘中,考古學家們已經習慣了提取樣品送到碳十四實驗室,以獲得確切年代。宋殷說,僅北大每年就要檢測兩三千份碳十四樣品。
一把鐵鏟、一把刷子、一部顯微鏡……隨著科技的發展,考古早已不是我們印象中的模樣。有人說,考古就像偵探探案,用支離破碎的線索透過推理儘可能還原歷史真實。而科技,就是考古學不可或缺的“翅膀”。在張雪蓮看來,科技方法與考古學研究的融合是明確的方向,考古人也要彼此瞭解,相向而行。
張雪蓮說:“考古學者應該多瞭解一些碳十四測年方面的應用,而碳十四測年方面的科研人員也應該去到考古學遺址,來觀察瞭解,深入探究考古學上的需求。”
考古人說
吳小紅:我是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的吳小紅,我現在主要從事的是考古遺址的年代研究,中國地大物博,有很多的考古遺址不斷地發現,我們希望能夠對這些考古遺址進行精確的碳十四年代測定,為進一步的考古學研究提供一個可靠的年代學的支撐。
張雪蓮:我是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張雪蓮,我目前更關注的是碳十四測年怎樣與考古學密切結合,希望透過高精度測年基礎上的深入探討,細化年代學標尺,為中華文明起源研究時空框架的建立提供年代學依據。
宋殷:我是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的博士後宋殷,每當從烘箱中取出處理完的碳化粟的時候,我彷彿能聞到來自幾千年前的香氣。希望更多的人可以加入實驗室,更好地服務於考古學界,服務於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