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對人的影響重大,健康型家庭和控制型家庭對孩子一生的影響截然不同,健康型家庭和孩子是一體的,共生共長,控制型家庭和孩子是對立的,父母更在意自己的控制權,而不是孩子本身。
對照看看健康型家庭 vs 控制型家庭有什麼不一樣吧。
出自Dan Neuharth 《如果我的父母是控制狂》
一、愛
健康型家庭:呵護的愛。幼小的冰心問:“媽媽,你到底為什麼愛我?”母親溫柔地不遲疑地說:“不為什麼,只因你是我的女兒!”父母愛孩子就是那麼簡單,不用問為什麼,愛就是愛。
控制型家庭:有條件的愛。父母覺得孩子是“欠”自己的,你要乖,你要聰明,你要漂亮,你要學習好,你要給家裡長臉,你只有做到什麼樣了,我才獎勵你愛你,但是要繼續保持喲。這種愛,就像吊在驢前面的蘿蔔。
二、尊重
健康型家庭:孩子無論多小,都是一個獨立個體,不是父母的附屬品,父母尊重孩子的感受、情緒,尊重孩子的物品、喜好、選擇。但尊重不是不作為,孩子從懵懂無知到成為獨立的成人,道理原則,生活常識,規則等等都是需要父母手把手教。
控制型家庭:孩子就是父母的財產,用來滿足父母的需要。孩子不需要有自己的想法,聽話就好。
三、溝通
健康型家庭:溝通是雙向的,首先父母表達要真誠,並給孩子充分表達意見的空間,尊重孩子的觀點和問題,合理意見家長採納,問題一起解決。
控制型家庭:“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問那麼多幹什麼,讓你幹嘛就幹嘛”,“小孩子哪有那麼多事,閉嘴!”
四、情緒
健康型家庭:尊重並接納孩子有各式各樣的情緒,幫助孩子認識和疏導自己的情緒,給孩子時間空間恢復情緒。
控制型家庭:父母有情緒孩子要接受,孩子的情緒就是不乖不懂事,“哭什麼哭”,“你有什麼好委屈的”,“再哭把你丟出去”。
五、反饋
健康型家庭:孩子是處於正向的鼓勵環境中,孩子的潛能、意願得到肯定和鼓勵,失敗了有安慰。
控制型家庭:溝通是單向的,只有父母單方面對孩子提出要求、評價、批評,甚至羞辱,孩子不允許有自己意見。
六、教養原則
健康型家庭:父母能以身作則,要求孩子的事情自己先能做到,能做到逐步對孩子放手。
控制型家庭:教養的原則混亂、顛倒,父母言行前後不一,對孩子的要求朝令夕改,還要用父母的權威要求孩子無條件服從。
七、內在生活
健康型家庭:讓孩子會珍惜自己,愛自己,鼓勵孩子發展自己喜歡的興趣愛好,讓孩子形成穩定堅韌的核心,發自內心的自信,和正向的自我認知,不自卑不自負。
控制型家庭:孩子並不能形成穩定堅韌的核心,孩子也會不能真正地愛自己,對自己的評價來源於外界,以及是否實現自身慾望,不是自卑就是自負,說到底內在還是自卑的,不確定的。
八、社交活動
健康型家庭:正向對孩子介紹社會,告訴孩子社會有好有壞,鼓勵孩子首先能用真誠的態度對待別人,鼓勵孩子多和人交往,多參與社會活動,同時也教孩子如何保護自己。
控制型家庭:時刻灌輸陰暗論調,外面都是壞人,別人都對你有所圖,別人所做的一切都是不懷好意地為自己牟利,一定要多佔便宜。
實際上,很少有家庭可以做到100%的健康型,大部分家庭都是在健康和控制之間來回。父母本能裡都希望孩子活得好,無論多少都願意去付出,那就管住一點內心野獸,更好地做個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