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很多年輕的家長都傾向選擇在孩子哭的時候,不去抱,讓孩子自己平靜下來以後再去安撫。認為這樣可以提高孩子的獨立性,減少對家長的依賴,以後走向社會能夠獨立處理事務,成功的機率更高。
但是,孩子哭了不去抱真的好麼?
美國學者羅蘭米勒在其著作《親密關係》中,提出了幾種依戀型別。分別是安全型依戀、焦慮-矛盾型依戀、迴避型依戀。
羅蘭米勒認為,那些只要飢餓、尿床和受到驚嚇時能馬上得到悉心照顧和呵護的嬰兒,能夠舒心地依賴他人,覺得他人可以信任,能夠從別人那裡獲得安全和友善。長大以後,也能夠快樂地與人交往。
如果那些在需要大人照顧和呵護的時候,大人們心不在焉、焦急煩躁或者有時候根本就不出現,那麼這些小孩兒就會產生焦慮而複雜的情緒。這些孩子不能確定大人是否能夠及時地來照顧自己,長大以後與他人的關係就會變得過分依賴,對他人的關注過分貪求。
如果那些在需要大人照顧和呵護的時候,大人們完全拒絕或者帶著敵對的態度勉強去做,孩子在長大後,會認為他人是靠不住的,在於他人的關係上會畏縮不前。會經常懷疑和遷怒他人,不容易形成信任和親密的人際關係。
羅蘭米勒研究表明,在遇到危險或者陌生環境時,安全型的兒童會跑向媽媽,很快能夠安靜下來,然後開始勇敢地探索新的環境。焦慮-矛盾型的兒童會緊緊抱住媽媽,大哭大鬧,完全不顧及父母的安危。而回避型兒童往往躲開家長,和父母保持距離,即使很害怕也不願意和父母待在一起。
所以,孩子哭了到底要不要去抱,幫助孩子建立起正確而向上的親密關係之後,再逐步培養其獨立發展的能力,是明智家長們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