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期間遛娃,小區樓下的公共鞦韆女兒眼饞了好久,我就帶她去玩,卻經歷了挺不是滋味的一幕。
來到鞦韆前,一個年齡稍大一點的小男孩已經在上面蕩得不亦樂乎了,於是女兒就站在旁邊乖乖排隊等著。
過了幾分鐘,見男孩還沒有下來的意思,男孩的爸爸開始不好意思了:“你蕩了一會兒了,下來讓別的小朋友也玩玩。”
男孩斬釘截鐵:“我不!”
就這樣僵持了一會兒,眼見男孩爸爸從耐心勸說,到粗暴命令,最後直接把孩子從鞦韆上扯下來,順帶送上了經典說教式三連問:
“你這孩子怎麼這麼自私?謙虛禮讓的美德沒教過你嗎?這個妹妹比你小,都等這麼久了,你讓讓她怎麼了?”
男孩嚎啕大哭……
看到這一幕,面對心心念唸的鞦韆,女兒卻躊躇起來,雖然還是在那位男孩爸爸謙虛邀請下坐上了鞦韆,她的目光還是時不時看向哭泣的小哥哥,蕩得心不在焉。
我仔細觀察了一下男孩爸爸,他的臉上掛著氣憤和心疼,我猜想,他陷入了一種痛苦的糾結——一邊情緒失控,一邊自責;一邊覺得對不起孩子,一邊覺得自己沒做錯。
本來搜腸刮肚怎麼安慰一下小男孩的我,突然覺得先得搞清楚:遇上類似男孩爸爸所面臨的情境時,我們為什麼會反應那麼大?我們到底怎麼了?我們的反應又帶給了孩子什麼?
不然任何無法共情的安慰,對此刻的小男孩來說,都是沒用的。
被強迫出的謙讓
擺在孩子面前“讓還是不讓”的這個難題,很像我們去外面吃飯總要排號等位的場景。
作為等待方,苦等之下不免會對裡面的人心生怨念:“吃那麼久還不出來,真自私!”
作為正在裡面享受服務的一方,很多時候,我們會感覺被別人盯著的眼神“綁架”了,按規矩先來後到得到的位置也坐得不安心,想著趕緊吃完給人家讓吧,好像是自己給別人增加了負擔,不讓就道德虧損,全然忘了自己是來享受美食和休閒時光的。
這種“讓”真的是我們發自心底樂意的嗎?要不是怕別人虎視眈眈說三道四,我們還願意讓嗎?
尊老愛幼、謙虛禮讓這些美德本身沒有問題,有問題的是:如果謙讓是被強迫出來的,那便是對自己的一種剝削。
我們的成長環境,被“讓”文化洗腦太深了,有些家長怪孩子小氣,不知道謙讓、不懂得分享,殊不知“讓”和“分享”根本就是兩回事。
分享是在滿足了自我需要的前提下,自然地讓物質和精神上的愛流淌到別人那裡,得到更多快樂。
而“讓”等於要你放棄自己的權益,無條件把自己的快樂全部給別人,看到這個字都想問一句“憑什麼”。
在物權意識尚未完善的孩子眼裡,自己先得到的不論玩具還是鞦韆,都是屬於自己的,重要程度堪比大人手裡的金條、房本。
如果我們無法做到輕輕鬆鬆把100萬讓給別人,那也不應該強求孩子毫不在意就把自己的東西讓出去。
就像有一次,女兒和好朋友玩耍期間,她的小夥伴找不到頭繩綁頭髮了,我立馬大方地說我女兒多餘一個,然後就讓女兒把頭繩拿出來。
可面對平時關係最好的小姐妹,女兒卻不樂意了,被我說教了一通“要大方、要懂得分享”才不得不屈服,直到晚上還在唸叨頭繩的事。
我問她:“你平時都很大方樂於助人啊,今天怎麼了?何況她是你最好的朋友,送個頭繩這麼不樂意嗎?”
女兒的回答卻給我好好上了一課:“那個頭繩是我最喜歡的,但我生氣的不是這個,我本來想給她的,可是你都沒問我,直接就要給她……”
原來在我眼中非常簡單輕鬆且應當的一件事,卻是先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又剝奪了孩子的權利——不僅剝奪了她對物品的支配權,還剝奪了她委屈的權利和得到感謝的權利。
本末倒置的美德
我們從小就被各種教育謙讓的美德,比如最經典的“孔融讓梨”的故事,它真的那麼美好嗎?
4歲讓梨的孔融,除了成為千百代小孩的“道德標杆”外,其實還有兩樣“光輝事蹟”:
其一是在路上看見一個人在墳墓邊哭泣自己的亡父,臉色卻一點都不憔悴……於是孔融將此人殺了。
其二是,如此一個看見別人“假孝”便忍不住憤怒殺人的“大孝子”,卻說過這樣一段話:
“父之於子,當有何親?論其本意,實為情慾發耳。子之於母,亦復奚為?譬如寄物缶中,出則離矣。”
意思就是:父之於子,有什麼情分可言呢?探求結果的本源,不過是情慾的產物而已。孩子對母親來說,又算什麼呢?就如同放在瓦罐中的一個東西,出來後就分離了,沒有任何關係了。
這話對錯咱先不討論,只是說這話的孔融與我們印象中那個“讓梨”的孔融彷彿就不是同一個人,任誰都能感受到一種濃濃的分裂。
不得不懷疑他小時候對幾顆梨子的相讓,讓完弟弟讓哥哥,是不是一場表演?他高舉孝道的大旗甚至不惜去殺人,又是不是沽名釣譽?
而這討好意味甚濃的表演又是什麼樣的教育造成的?
被他人用強烈道德感“洗腦”過的我們,很容易就會本末倒置,先在乎別人的看法,再關注自己的感受,緊接著就是“道德綁架”他人:
“我就是這麼為他人著想,你也應該這麼做;你不這麼做,你就沒有美德;我真高尚,你真自私。”
我們忘了,美德不是為了得到讚譽才去努力表演的虛偽,而應該是一種推己及人的共情——自己先體會過滿足,才能設身處地為他人考慮。
就像飛機如遇特殊情況的緊急提示:請先戴好自己的氧氣面罩,再幫助身邊的老人孩子。
“水滿則溢”,自己都是空的,卻要去灌溉他人,這齣戲如何能長久?
愛自己=自私?
反觀身邊那些被教育成毫無底線讓步、付出的孩子,就能看到結果。
隨著成長,他們變成了委屈感、犧牲感極重的大人,一旦看到別人做著自我滿足的事,就滿腹抱怨,覺得那人好自私。
比如一個朋友總是抱怨丈夫不顧家,當別人建議她“那你也少管一些”的時候,她總會說:“他不管,我也不管,那這個家不就散了嗎?”
其實她的丈夫並非“一點都不管”這個家,只是沒有管到妻子期待的程度,他只是在自己舒服了之後,才願意做更多。
而這,恰恰是很多一直讓步、付出感重的人所不敢的——不敢把自己放在第一位。
這種時候,與其非黑即白評個是非對錯,不如關心一下自己,問問自己:“我”怎麼了?
“我對自己做了什麼,要淪落到一直讓步呢?”
“我需要別人尊重,可是我重視自己了嗎?”
“我如果重視自己、尊重自己,怎麼捨得總是把權利和快樂讓出去?”
人啊,有時候自己對自己,比別人對自己狠多了,長大後一直習慣性讓步的人,總能找到小時候被強迫忍讓的痕跡。
想通了這個問題,再遇到兩個孩子爭東西這樣的事,就會明白,要求一個孩子忍讓,是多殘忍的一件事,這樣的“謙讓”,和教孩子虛偽、教孩子傷害自己有什麼區別?
這便是由自己,共情到一個孩子的過程。
美德由心而生
看到這裡,可能有人會問:“可謙讓是一種美德啊,這美德難道不要了嗎?”
當然不是。
看著兩個都想玩鞦韆的孩子,一個失去鞦韆還被家長“道德綁架”哭,一個得到了卻無法心安理得享受,這時候大家都難受,我突然想到了在網上看到的一個小故事。
幼兒園裡兩個孩子爭東西,一個男孩去搶女孩手裡的玩具。
孩子們的老師沒有急著制止爭搶,也沒有要求哪一方做出讓步,而是悄悄跟女孩說了一句:“抓緊,別鬆手!”
女孩依言抓緊玩具不鬆手,可還是爭不過男孩,最終被搶了玩具,嚎啕大哭。
這時候,如果老師批評呵斥男孩,無異於直接宣佈:“誰弱誰有理。”
而這位老師只是走到男孩那邊,悄悄問了男孩一句:“你猜猜,她為什麼哭得那麼傷心?”
這看似輕飄飄的兩句話,卻讓女孩學會了“為自己撐腰”,讓男孩學到了“共情他人”。
這比道德綁架、強權壓迫帶來的教育效果更加有力量。
於是我也依樣畫葫蘆,問女兒:“你覺得他為什麼哭得那麼傷心呀?”
女兒的小腦袋自然想不到大人的原因,但她卻知道如果是自己先來的,還沒玩夠就被強迫讓出去,自己也會不開心。
於是她跑過去跟男孩說:“我們一人三分鐘輪流玩好不好,你先來的,應該你先玩……”
聽到這話的小男孩,反倒不好意思起來,然後兩個小朋友開始互相謙讓起來。
這時男孩的爸爸又開始了:“你看妹妹多懂事,你學學人家……”
我希望他趕緊閉嘴,卻也只能無奈道:“沒事,您別說了,讓他倆自己玩吧……”
作者介紹:
阿怪,尹建莉父母學堂原創內容編輯,育兒工作者,不斷學習和傳播育兒知識。養娃路上,我們一起成長。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尹建莉父母學堂ID:yinjianlifumuxuetang”,轉載本文請在公眾號傳送“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