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讀《家長——如何引領孩子內心成長》,讀得很慢,基本是不靜不讀。
讀皇甫軍偉老師的書,內心總會升騰起一份敬畏和莊重感。在他的面前,感覺自己就像個小學生,對於家庭教育有著太多的“無知”了。
很喜歡本書的第一個章節,用美去喚醒孩子的內心,感受生命的美好。
心有力量,雲淡風輕
- 美是前行的熱情和動力,是開啟智慧大門的鑰匙
書中大部分時候都在講花草樹木,講雲雨雷電,講與茶對話。總結成一句話,就是講大自然教育。
在皇甫軍偉老師看來,天地萬物都在無聲地做教育,教育要開啟孩子和天地萬物對話的靈動與智慧。
或許是因為自己所居住的地方盛產茶葉,對於那段“讓孩子學會和茶對話”的主題尤有感觸。
通常,我們談採茶、炒茶、賣茶和喝茶,談的是摘下一片葉子,炒的是上百上千斤鮮葉,賣的是加工好的幹茶葉,喝的是幹茶。
總的來說,無非就是一個謀生的工具,一種解渴或雅緻的愛好罷了。
可不同於世俗的是,皇甫老師看到的,卻是茶葉的生命和茶所生存的整個世界。
在一杯茶裡,他看到的是渺小中的偉大,是無數生命的無私給予和釋放。
原話是這樣說的:
“茶葉裡面,蘊含著它所生長的那一片天地裡的資訊。茶葉裡面蘊含的味道,那一片泥土的味道,那一片天地的味道,包括滋養它的那些雨水、陽光的味道”。
皇甫老師還說,賣茶有五個層次。
最低層次的就是賣茶葉,也就是賣葉子。不可否認的是,大部分人都是這麼幹的,講茶葉的顏色、香氣、湯色和耐泡度等。
比低層次高一點的是講茶樹。然後是講茶林,再高一個層次就是講茶與山的關係。
最高層次的是茶韻,講人與那片天地的對話。
透過茶走進美,透過茶去感受生命的美好。
茶不只是茶,茶是可以喚醒生命狀態,引領孩子內心成長的。
美也不只是美,美是我們前行的熱情和動力,是開啟智慧之門的鑰匙。
- 美是內在的寧靜
前段時間火爆網路的一張齊齊整整的“大象一家”休息照,打動了全世界網友的心。
大象一排一排躺整齊,小象擠在中間抱著媽媽的大腿甜甜地睡著,這超有愛的一幕,讓人一見就覺得好美,然後心生歡喜。
皇甫老師說:“美給我們打開了一扇門,在感知和感覺這個空間裡面,我們會捕獲喜悅,喜悅帶著我們往靜處走”。
因為看到美好而感受到了喜悅,又因喜悅而感知到內心的寧靜。
為什麼人一走進大自然,與山山水水、花草樹木待在一起就會覺得神清氣爽、身心暢快?
現代人生活在鋼筋水泥鑄造的城市裡,雖然物質豐富,生活便捷,一切都應有盡有。
但這些都無法給到人精神的慰藉和心靈的供養,這也是為什麼大家都向往詩與遠方,喜歡“躺在”大自然的懷抱裡。
大自然能夠給到人們心的寧靜,情的富養。
心一旦有了力量,遇事就能雲淡風輕。
多帶孩子走進大自然,去體驗和感知大自然的美,去感受自己內心的那份喜悅與寧靜。
也請把保護動物,愛護大自然,守護好我們的地球裝在心裡,顯現在行動上。
心的喚醒,由內而外
- 跟著自己的心走,去感知和探索內在的美
皇甫老師說:“內心沒有美感的人,不可能換一個高度去看問題”。
在書中,皇甫老師說起在人民大會堂看《千手觀音》演出發生的一件事。
有個從來不笑的孩子在去看演出之前腳扭了,本來他不想去,但還是被其他同學攙著去了。
去了之後,在觀看演出的過程中,孩子至少鼓掌了一二十次。
演出結束後,這個從來不笑的孩子瘸著腿跟那幫聾啞女孩子握手。握完手,走出人民大會堂,外面吹風特別冷。
皇甫老師讓人攙扶他,他說“不用攙”就自己走了,問他疼嗎?他說不疼。
這個孩子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變化,是因為他看到有一個舞蹈裡,所有的演員就只有一條腿。
男孩透過看演出領略到了藝術的美,這種美提升了男孩內心的教養與高度,並懂得了敬畏。
用通俗的話來說,內心的美就是對一朵花、一隻螞蟻、一塊石子、一滴雨水,都能夠做到的有教養、有修養和有敬畏心的對待,而不只是看它有沒有用,你是害怕還是喜歡。
你能夠與自然和諧相處,你願意善待這世間的萬事萬物。
孩子的心一旦開啟,內在的美就會被喚醒。因此,跟著自己的心走吧!
- 積極、正能量也是一種美
皇甫老師說:“當孩子的生命呈現美的時候,自然就會吸引來關注和抬舉”。
在某短影片平臺上,常看到有小朋友撿起馬路上的空水瓶子或者其它垃圾扔進垃圾桶裡,然後再拍拍手錶揚下自己,煞是可愛。
每當看到這樣的行為,我總會不自覺地留言大拇指並點贊。
還有那些扶老人過馬路、愛護花草樹木,保護動物的小學生,以及見義勇為的少年,他們都是在綻放自己內在的美。
他們的內在美是一種積極的正能量的美,這種美能夠帶給他人以美好、幸福,更可以讓自己的生命擁有更廣闊的空間,更開闊的路,更高遠的人生境界。
美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父母與孩子一起去感知美、發現美和釋放自己的美,這本身就是一種積極、正能量的美。
所以,美美的生活,美美的學習,也美美的工作吧!
生命美好,生而不凡
每個生命都是獨一無二的,不只是人,還有這世界所有的生物。
每個生命也都是美好而不凡的,他們都有著各自的精彩與不凡之處。
活出自己生命的美好與精彩,愛護大自然,敬畏、善待每一個生命,這可以成為我們每一個人的人生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