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媽媽在孕育新生命的準備期,就已經開始注重營養,在孕期就更加希望營養全面豐富,孕期服用營養補充劑已成常態。不過,市面上各式各樣的營養補充劑,有綜合營養素的,有單一營養素的,有藥品類別,也有保健品產品和食品產品,孕媽應該怎麼選擇產品和確定補充劑量?臨床科專家表示,孕期營養補充劑 過量或可增加流產風險。
醫學指導: 何智映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臨床營養科主治醫師
孕期,這些營養素需要補充多一點在懷孕時是一種特殊生理狀態,營養需要增加,但根據科學資料看,關注重點需要營養素。根據《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表(DRIs2013)》摘錄資料顯示,在孕期,鈣、鐵、鋅、碘、葉酸和維生素A的攝入都有不同程度增加。 鈣是保證我們的骨骼健康;鐵能預防缺鐵性貧血;碘可以保證胎兒的神經和肌肉的發育,預防智力障礙;維生素A可以預防胎兒生長髮育異常;葉酸有助於預防胎兒神經管畸形和胎兒發育遲緩,以及預防孕婦發生先兆子癇、胎盤早剝等。
合理補充防過量,攝入過多反而有危害很多孕媽媽同時服用多種營養素補充劑,這種情況反而要關注是否會過量!例如,不少複合維生素片裡已經含有多種營養素,包括鈣、鐵、葉酸等,再疊加吃其他單一的營養素補充劑,總量可能會超量。每種營養素都是補充適量則好,少了會導致營養素缺乏症,影響生長髮育和健康,多了則會造成身體負擔,帶來不良影響,最嚴重時可導致中毒。 例如像鈣的補充,孕中期推薦攝入量為1000mg/d,每天一顆複合維生素片裡含有125mg鈣,某鈣片一片600mg,每天吃2片,另外再加2杯牛奶,約含550mg鈣,此時這位孕媽媽 一天就上述3種東西補的鈣為1875mg,加上普通膳食約能提供400-500mg的鈣,實際上一天下來總鈣攝入量達到2375mg,超過可耐受最高攝入量2000mg。過多的鈣可能增加便秘、腎結石的危險,還會影響鐵、鋅等礦物質的吸收。
鐵的攝入也是容易過量,若沒有明確診斷缺鐵性貧血,不宜自行購買補鐵劑。尤其是兩廣地區有地中海貧血的孕媽媽,必須要在醫生的指導下,在明確缺鐵的情況下進行補充。此外,也要注意維生素A具有蓄積性,孕期每天大劑量攝入會增加胎兒畸形和流產的風險。 巧搭配、促吸收,國內標準補充劑更適合孕媽此外,營養補充劑的服用也有講究。鈣片適宜在餐後或睡前服用,最好選擇含有維生素D3的鈣片,如果是夜間容易有腳抽筋的情況,最好在睡前服用鈣片+維生素D,或喝牛奶+維生素D。補鐵的時候配合維生素C可以促進鐵的吸收。鐵與鈣錯開時段補充,同時攝取會影響吸收。其他複合維生素片或單一營養素補充劑,可在餐後服用,尤其是飲食質量比較低的正餐。 值得一提的是,不建議孕媽媽購買國外版本的單一補充劑或者綜合營養素片,不同國民的飲食結構不同,營養素缺乏和過量的情況不盡相同,可能會造成某些營養素超高量或沒有新增,關鍵營養素如維生素A、鐵、碘多不同。儘量選擇複合國內生產標準的營養素補充劑,以藥品類別和保健品為佳。孕期營養:膳食補充為主,補充劑為輔孕早期注意增加碘、葉酸和鈣的攝入,並持續整個孕期,使用有碘鹽,每週2次左右的海帶或紫菜湯,葉酸則服用葉酸補充劑或複合維生素片,選擇複合維生素片的注意看葉酸含量是否有400mg。每天一杯奶可以保證鈣的攝取。若有明顯早孕反應,可適當補充維生素B1、B2、B6和維生素C。 孕中期則要關注鐵、鈣的增加,鐵主要來源於動物內臟、動物血和貝殼類食物,每週吃2次動物內臟,每次25g左右,或吃鴨血、蟶子等也可以補鐵。鈣可以透過兩杯純奶補充,不足的部分透過鈣片,一杯牛奶≈一片300mg的鈣片。 孕晚期保持孕早中期的補充方案即可,尤其注意預防缺鐵性貧血。 孕期的營養要以合理膳食為主,每天有12種食物,或每週有25種不同的食物,豐富多樣的食物更容易保證營養素的全面攝入,且含有很多有益於健康的植物化學物,如花青素、葉黃素、黃酮類和番茄紅素等等。營養補充劑需根據飲食情況確定攝入量,建議在營養醫生的指導下合理補充,避免過量攝入,助力孕期營養健康。 採寫:南都記者 李春花 通訊員 白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