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年來《道德經》之所以無人能解,原因無外乎“道德”的定義千人千語,萬人萬解。如同莊子在“齊物論”中所言,若人人都將自己的成心當做判別是非的標準,那誰還沒有一個標準呢?
相同的道理,一萬個人心中就有可能存在一萬種定義道德的標準,因此古往今來無論誰定義道德,都難逃受人追究難詰的結局。不但孔孟老莊如此,佛陀、耶穌同樣也不例外。
而關於道德,關於哲學,中國近代哲學大師胡適先生在《中國的哲學》一書中評價:“凡研究人生切要的問題,從根本上著想,要尋一個根本的解決。這種學問,叫做哲學。例如行為的善惡,乃是人生一個切要問題。平常人對著這問題,或勸人行善去惡,或實行賞善罰惡,這都算不得根本的解決。哲學家遇著這問題,便去研究什麼叫做善,什麼叫做惡;人的善惡還是天生的呢,還是學得來的呢;我們何以能知道善惡的分別,還是生來有這種觀念,還是從閱歷經驗上學得來的呢?”。
因此,在黑格爾的這樣哲學大師眼中,孔子與他的弟子們所講述的道德哲學,不過都是些老道的經驗教訓。如同經常走某條路,久而久之便對路況瞭然於心,哪怕閉著眼睛走也清楚哪裡有坎兒,哪裡有坑。這便屬於老道的經驗教訓。而在人群中生活久了,自然也會知道做人應當誠信,謙遜,友愛……否則無法在社會中長久立足。而這些行為選擇,同樣也屬於老道的經驗教訓。
曾幾何時,梨花對中華傳統文化,乃至世界諸多文化的看法與黑格爾、胡適一致。同樣認為,人類文明起源於鍥而不捨的自然現象觀察與規律總結。但隨著對中華傳統文化不斷深入瞭解,梨花又漸漸意識到,這樣的想法很可能大錯特錯。比如中國人對天文節氣,對醫學易理的認識與把握都大大超出了循序漸進,從無到有的生成邏輯。甚至達到了未卜先知,匪夷所思的程度。並且不止中華傳統文化如此,世界文化史上很多消失的古老文明也同樣如此。比如瑪雅人對天文曆法的認識高度,埃及人對建築的高超技藝。
現代大多數的人固執地認為,古代埃及人建造金字塔使用的石條源於天然採集,因此推測建造“胡夫金字塔”需耗費十萬人,二十年之力。但1974年,法國化學家約瑟夫·戴維道維茲卻給出了不同的解釋。他認為,建造金字塔所使用的石條,有可能是人工澆鑄而成。約瑟夫·戴維道維茲大膽猜測,古代埃及人先將從採石場裡挖來的石灰石破碎,後與水混合製成石灰石漿料,再與高嶺土、鈉鹽、白堊(碳酸鈣)混合,就可以在現場澆築成型,製造石條。因此他猜測,古代埃及人建造金字塔所耗費的人力與時間,遠沒有現代人估算的那般龐大。為了支援自己的觀點,約瑟夫·戴維道維茲還找到了很多的證據。首先他發現建造金字塔使用的石塊,要比當地採石場上的天然石塊輕百分之二十,而澆築製成的石塊由於在澆築過程中會有很多的空氣混入,因此在石塊內部形成大量氣泡,使得石塊變得比較輕。
其次,如果是天然的石塊,石塊中的古生物化石應當層層沉積,均勻分佈。但金字塔的使用的石塊中,古生物化石卻分佈散亂。這很可能說明建造金字塔的石塊,都經過破碎後重鑄的人工澆築過程。
但這個解釋至今仍有很多人反對,反對的原因無外乎不願承認史前文明的存在。不過這也只是少數具有權威的現代人的極端看法,相反,早已消亡的諸多古代文明均認為,世間萬物莫不運轉在週而復始的輪迴過程中,如同年復一年的四季更迭,一代銜接一代的生物演化。文明的存續同樣也不例外。其中最著名的例子便是瑪雅人關於七個太陽季週而復始的假說。還有中華古籍《周脾算經》中關於氣候更迭的規律闡述:“陰陽之數,日月之法。十九歲為一章。四章為一蔀,七十六歲。二十蔀為一遂,遂千五百二十歲。三遂為一首,首四千五百六十歲。七首為一極,極三萬一千九百二十歲。生數皆終,萬物復始。天以更元,作紀曆。”。
當然,您或許認為《周脾算經》的中記載純屬無稽之談,但現代地質學家卻發現地球生物在演化的過程中,確實存在週而復始的莫名滅絕規律。比如發生在4.4億年前,導致百分之八十五物種滅絕的“奧陶紀大滅絕”。
還比如發生在3.65億年前,導致海洋物種大量滅絕的“泥盆紀大滅絕”。
2.5億年前,導致百分之九十六物種滅絕的“二疊紀大滅絕”。
2億年前,導致爬行類大量滅絕的“三疊紀大滅絕”。
和6500萬年之前,導致恐龍滅絕的“白堊紀大滅絕”。
迄今而至,人類對以上確實存在過的物種滅絕現象的成因解釋,也僅僅是小行星撞擊地球的偶發因素。還沒有哪個權威機構能如同《周脾算經》,對物種滅絕的規律給出如此係統性的解釋。
《周脾算經》的解釋原理其實很簡單,華夏古者認為既然天地週而復始,空間與時間無時不刻都處在此消彼長的迴圈過程中。那麼由天地孕生的自然萬物,也應當如同孕育它們的母體般處在週而復始的迴圈過程中。所以萬物才有生有死,有成有毀。四季才週而復始,迴圈不止。文明同樣也不例外。因為文明的產生與隕滅,與自然環境的優劣有著必不可分的必然關聯。再高階的文明也有抵禦不了的自然災害,比如華夏古籍《淮南子·覽冥訓》中記載“望古之際,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載,火炎炎而不滅,水泱泱而不息。”。
什麼叫“天不兼覆,地不周載”?空間不再覆蓋,時間不再承載。那麼您說,什麼樣的文明程度,能抵禦得了破碎時空的自然鉅變?
無獨有偶,大約成書於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蘇美爾泥版書中同樣記載“那種情形恐怖得讓人難以接受,風在空中可怕的呼叫著,大家都在拼命地逃跑,向山上逃去什麼都不顧了。每個人都以為戰爭開始了……”如果蘇美爾人真如同我們想象的那般愚昧落後,面對未知的自然災害首先想到的應當是天神的憤怒,而不是戰爭。也只有瞭解戰爭能夠帶來天塌地陷的可怕後果後,蘇美爾人才會想到是戰爭降臨。
長篇大論的說了這麼多,無非是想說中華民族固有的道德觀念,並不是老道的經驗教訓,而是源於上古文明的文化傳承,龍的傳承。莊子所說的“天德”,效法天地執行規則的行為品德。因為《莊子·天地》中記載“物得以生,謂之德”言明,天地生成萬物的規則便是“德”,便是人們應當效法的行為準則。
那麼天地生成萬物的規則是什麼?《莊子·天地》開篇便直截了當的言明“天地雖大,其化均”空間與時間雖然廣袤無邊,但它們彼此分佈卻均衡、對等。
《周易·象傳》開篇也說“天行健,地勢坤”天地的運轉形態是對等、對稱,而運轉趨勢是創生萬物。
關於“健”,《說文解字》中記載“健,伉也”。
那麼何謂“伉”?對等,對稱之象,所以古時情投意合的夫妻也稱伉儷。
更加神奇的是,如果按照古人的天地寓意時空的理解,使用現代天文學對天體在執行過程中所產生的空間與時間數值進行比較,您將發現古人說的一切都是真的。天與地,空間與時間在運轉過程中,確實時時刻刻都對等、對稱。
比如以天文單位Au作為空間單位的火星平均日距1.5236Au,如果連續乘積三次,結果將約等於3.53……(1.5236×1.5236×1.5236≈3.53)。
而以“年”作為時間單位的火星公轉週期1.88年,如果連續乘積兩次,結果同約等於3.5368……(1.88×1.88≈3.53)。
還比如,以天文單位Au作為空間單位的金星平均日距0.7233Au,如果連續乘積三次,結果將約等於0.378……(0.7233×0.7233×0.7233≈0.378)。
而“年”作為時間單位金星公轉週期0.615年,如果連續乘積兩次,結果同約等於0.378……(0.615×0.615≈0.378)。
也就是說,天體空間數值的三次方,除算時間數值的兩次方,結果相等。這便是德國天文學家約翰尼斯·開普勒在十六世紀末發現並命名的天體執行三定規律之一,調和定律。
但舊石器晚期,也可能是在三十萬年之前(唐初訓詁學家韓愈的說法),中華文化的創始人,上古伏羲氏,便已定義出了易學象數的立卦之數,即卜算天地之數,參天兩地而倚數。
什麼是“參天”?空間幅度交錯(乘積)三次。
什麼又是“兩地”?時間幅度交錯(乘積)兩次。
什麼又是“倚數”?什麼是“天圓地方”?又如何運用《周脾算經》中記載的上古象數歌訣——方數為典,以方出圓,笠以寫天?有時間,建議大家去看看梨花為了更好的註解《道德經》,所寫的《時空中的秘密》等五篇輔助文章,不但能夠讓大家更好的瞭解史前文明,進而更加正確的理解《道德經》。
長話短說,“天地雖大其化均”告訴我們的不止是時空對等、對稱的物理形態,還有天地創生萬物的共性規則——“均”。所以莊子在闡明大道出於泰初,時空有無並存的混淆狀態後,進一步補充道,萬物正是效法了天地持中而行的均衡運轉形態,才得以產生(物得以生,謂之德)。
也因此,老子在本章結尾補充道:“生而弗有,長而弗宰,是謂玄德”。
在中華傳統文化中,孕育生養萬物的母體什麼?是天地。所以中華民族才有盤古開天闢地的古老神話傳說。但多數中國人卻一直模糊的認為,天地是一種似是而非的抽象概念,但其實,天地指上下四方與古往今來,現代科學重新命名的物理概念空間與時間。
也就是說,盤古劈開的天地,即是現代所說的時空。而老子所說的孕育萬物的母體“玄牝”,指的也是它。那麼時空為什麼又叫做“玄牝”?因為“玄”指黑而有赤色者,而《周脾算經》中明明白白的記載“天青黑,地赤黃”,天地時空的色彩是青黑與赤黃並存混淆。而“牝”指母性。如此,青黑與赤黃並存混淆的天地時空,不正是孕育萬物的母性之門?
本章老子說,天地孕育萬物時會矯枉萬物的擁有,即“弗有”。因此人們不難發現,世界上並不存在純粹唯一的事物。例如沒有不存在雜質的黃金,也沒有不存誤差的計量單位,更加沒有百分之百純粹的唯一的事物。
任何事物,若從微觀角度去看都不純粹,因此迄今為止人類依然沒能找到創造世界的基本元素“上帝粒子”。
所以老子在本章開篇才會講出這樣的話“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至柔,能嬰兒乎?滌除玄鑑,能毋有疵乎?愛民治國,能毋以智乎?天門啟闔,能為雌乎?明白四達,能毋以知乎?”。
老子反問,彼此相成的精神與肉體合抱為一,能夠永不分離嗎?聚守精氣想使思緒變得柔和,但能夠如同嬰兒的思緒般柔和無擾嗎?清除雜質深入到細微的極致,但能夠完全沒有瑕疵嗎?愛護民眾治理國家,但能夠事事順其自然完全不使用巧智嗎?運用感官之時,又能否杜絕情慾困擾靜守如雌?通曉各方的道理,但能夠大公無私完全不存偏見嗎?
其實老子是想告誡世人,世間本不存在真理,絕對或唯一的行為標準,只存在永無止境的變化,因事而更的弗居行為。如他在《道德經·第十三章》中所言“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
老子說,受到寵愛其實不是什麼好事兒。得到之時保持警惕,失去之時同樣保持警惕,這才是寵辱若驚。老子的言下之意,受人寵愛與受人侮辱都是需要矯弗的處境。所以他提倡功成身退,弗居自保。但老子沒有提醒的是,知恥後勇的人之共性。
而差不多相同的行為理念,《莊子·大宗師》中也曾提及,上古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謨士。若然者,過而弗悔,當而不自得也。
莊子說,上古真人不倚眾凌寡,不自恃成功,也不圖謀世事。像他們這樣的人,錯過了時機不會後悔,趕上了機遇不會得意。
眾所周知,普通人錯過時機都會後悔,但莊子卻說上古真人“過而弗悔”,錯過時機會矯枉自己的沮喪心情。同理,“當而不自得也”指,趕上了時機矯枉洋洋得意的自得心態。由此可見,莊子口中上古真人是一群什麼樣的古怪之人,至少在唯利是圖的多數現代人看來,這些人不諳世事,不近人情。怕是也只有在老莊孔孟這些華夏先賢眼中,他們才是行為的表率,道德的宗師。
由此也不難理解“弗”字本意為何指“矯枉”,而“弗居”的本意指,以均衡為宗旨的行為理念。所以老子才說“夫唯弗居,是以弗去”。因為世間萬物禍福相依,得失相符。若從相對角度而言,雖然失敗非常令人惋惜,但您也不得不承認,失敗其實也人生中無法替代的巨大財富。從某種意義上講,只有失敗後重新振作起來的人才是真正的成功者。故佛家常說“自古度人先度己,從來知滿再知空。”。
也因此,老子在本章結尾強調“生而弗有,長而弗宰”,天地在孕生萬物的過程中,會矯枉萬物的所有。例如在禍福之間,讓人們自己做出抉擇。並在萬物成長的過程中,矯枉萬物的主宰。例如在得失之間,同樣讓人們自己做出抉擇。
俗話講萬物有得必有失,而人生的智慧,大道的環中之要便在於如何在失中看出得,又如何在得中預見失。這便是“玄德”,天地的均衡品德,莊子所說的無為天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