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談及北宋歷史,幽雲十六州都是無法繞過去的問題,趙匡胤的子子孫孫們為了與北遼和北金爭奪這塊領土,展開了長達二百多年的拉鋸戰。
可最終的結果是:幽雲十六洲並沒有被北宋和南宋收復。
曾有多次機會擺在他們面前他們卻沒有好好珍惜,直到失去之後才後悔莫及,幽雲十六州的歸附已是改朝換代,1271年忽必烈揮鞭中原吞併南宋統一全國之後,幽雲十六州才合歸於一。
也是直到元朝建立之後,幽雲十六州的問題才最終得以解決,而此前北周,北宋和南宋三個朝代為了收復這塊領土,不惜與北方遊牧民族交惡,兩個政權所挑起的戰爭可謂是從未停歇過。
幽雲十六州:幅員遼闊,戰略地位十分重要
幽雲十六州也叫燕雲十六州,是中原政權防止北方政權入侵的天然屏障,自古以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
中原政權得到幽雲十六州可以有效防止北方政權的入侵,如果這塊領土陷入北方政權的手中,則中原無險可據,北方政權可以利用幽雲十六州成為入侵中原的橋頭堡和跳板。
幽雲十六州就是指今天的河北和山西北部地區,幽指的是北京,而云指的是當今山西大同。
幽雲十六州的具體範圍是指以北京和山西大同為中心,東至河北遵化,北至陰山長城一帶,西邊可抵山西神池,而南部到達天津一帶。
憑藉著北方的燕山山脈,幽雲十六州不僅是中原的天然屏障,也是中原地區糧食的主產區,同時,中原地區要想養馬,這十六州也是絕佳之處。
自從幽雲十六州淪入到北遼政權的手中之後中原政權再無安寧之日,縱觀北宋和南宋的歷史就能一目瞭然。
無險可據,與宋朝對立的遼金政權可以率軍長驅直入,對宋朝政權時常造成極大的困擾,同時也給中原地區的百姓帶來源源不斷的痛苦。
那麼幽雲十六州的問題是怎麼產生的?是哪個朝代,是誰將這塊地拱手讓給了北遼政權?
幽雲十六州問題產生的根源:拱手相讓而不恥乎。
幽雲十六州問題最先源於五代時期,具體的歷史背景是:
唐朝末年局勢動盪,唐朝起所建立的藩鎮和節度使制度所餘留的弊端已經日益凸顯出來,朝廷中央已經失去了對各地藩鎮和節度使的控制。
各地藩鎮擁兵自重,互相攻擊,形成藩鎮割據的局面,發展到最後,後梁開國皇帝朱溫發兵消滅了唐朝政權,中國歷史開始進入五代十國時期。
從907年朱溫滅唐建立後梁起,在中國大地上先後出現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和後周共五個政權並存,史上稱之為五代時期。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後晉王朝的創立者石敬瑭,困擾中原數百年的幽雲十六州問題與此人有著偌大的關係。
石敬瑭原本是後唐的節度使,怎奈此人野心勃勃,又加上自己有一點實力,便想消滅後唐自己成為皇帝。
可惜心有餘而力不足,僅靠自己的實力是無法與後唐政權相抗衡的,而此時石敬瑭想到了北方剛形成不久的北遼政權。
石敬瑭派出使者前往遼國與遼太宗耶律德興進行商議,表示自己願意割讓幽雲十六州和事成以後以稱“兒皇帝”的代價請求遼國出兵輔助自己攻滅後唐。
北遼建立政權不久也急需與中原政權討好關係以穩定自己的地位,誰知道這個時候中原地區跳出一個奇葩人物居然主動向自己示好,不僅要割讓領土給自己而且還願意像自己稱臣,這樣的良機可會是千年難得一見。
耶律德興肯定是滿心歡喜地接受了石敬瑭所提出的請求,收到北遼皇帝耶律德興的回覆之後,石敬瑭瞬間信心滿滿,於936年在山西晉陽叛變,自立為王。
後唐知道訊息之後第一時間出兵平反,耶律德興趁機率兵出擊,南下與石敬瑭的叛軍形成犄角之勢,大敗後唐軍隊於晉陽附近。
後唐政權此次大敗之後,再也沒有能力發起對石敬瑭的圍攻,同年11月遼太宗耶律德興在晉陽封石敬瑭為大晉皇帝,兩人攜手約為父子,乘勝追擊,最後消滅了後唐取而代之的是後晉王朝。
石敬瑭為了讓自己當上這個皇帝,連自己的臉面也都不要了,居然向遼太宗耶律德興稱父。
更為可恥的是,他的皇帝身份是以幽雲十六州作為交換代價,自此幽雲十六州便納入了遼國的版圖之中,成為了契丹族的盤踞之地。
後周和北宋都在用力的活著,曾頑強收復失地卻也脆弱未成
時過境遷,歷史悄然轉到後周時期,後周皇帝周世宗是一個有大志且能力非同一般的皇帝,相比起石敬瑭,周世宗確實有骨氣多了。
周世宗柴榮在位期間,革除弊政,在經濟政治等各方面都進行了改革,是後周成為了五代中經濟最繁榮的朝代,於是周世宗的下一步目標便是完成國家再次統一。
時逢遼國內部政權交替,朝政腐敗,周世宗便大舉進軍遼國,先從其手中收回石敬瑭時期失去的幽雲十六州。
公元959年,周世宗親自率軍大舉進攻北部契丹族建立的遼國,時逢遼國內部發生矛盾無暇光顧外界事務,周世宗僅用了40多天便成功收復了被遼國所佔據的三州和三關。
本來一切都非常順利,周世宗也完全有能力將幽雲十六州成功收復,可惜的是就在周世宗出兵伐遼的這一年裡,由於疲勞過度不幸身染重病,出征的隊伍只能班師回朝。
收復幽雲十六州的任務便就此擱置,960年後周大將趙匡胤陳橋兵變,消滅後周建立北宋政權,趙匡胤和趙光義兩兄弟在位期間也曾向遼國出兵想要收復幽雲十六州但最終都以失敗為終。
究其原因,是收復幽雲十六州的最佳時期已經逝去,原本後周皇帝周世宗在位期間是收復幽雲十六州最合適的時期,誰料周世宗突然染疾無法完成光復大業。
而等到北宋政權建立之後,遼國內部政權已然穩定,已無法讓中原政權可趁有懈之機。
至此北宋300多年曆史裡,各位皇帝都不曾忘卻要收復幽雲十六州,但是沒有哪個皇帝已將幽雲十六州成功收復,直到北宋和南宋覆滅之後,幽雲十六州才併入到統一的國土之中。
至於北宋為什麼要收復幽雲十六州,目的和後周一樣:
幽雲十六州本身就是中原的領土,被北遼佔據是中原政權的恥辱,收復幽雲十六州能洗刷恥辱,同時也能完成國家統一。
其次,幽雲十六州佔據了非常重要的戰略地位,是北宋北部的天然屏障,失去幽雲十六州就等於房子失去門,對房主的威脅是非常巨大的。
北宋想收復幽雲十六州其實也是為了自己政權穩定著想,只有將幽雲十六州收復回來才能保證北宋長治久安。
自從遼國佔據幽雲十六州之後,在幽州建立了陪都,稱為燕京,與北宋故城汴梁遙相呼應,對汴梁構成了極大的威脅。
而且每次遼國都以幽雲十六州作為踏板對北宋政權進行干擾,最終還逼迫北宋與遼國簽訂澶淵之盟。
但此事絕非是終點,北宋擔心北遼還有下一步更大的動作,所以收復幽雲十六州刻不容緩,一直是北宋國事重中之重。
綜合以上,這就是北宋為什麼要收復幽雲十六州的根本性原因。
遺憾的是,直到宋朝滅亡幽雲十六州也沒有被收復。
1271年蒙古部落首領忽必烈消滅南宋建立元朝實現全國統一之後,幽雲十六州才終於回到了中原,只不過這個時候已是改朝換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