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自順治入關後的諸帝,表面上都標榜滿漢一家,摒棄滿漢藩籬。實際上他們對漢臣多多少少總是有那麼一點不放心,一些要害部門的一把手,以及朝廷最高的榮譽,往往都不會賞賜給漢臣。
清代臣子最高的榮譽包括哪些呢?這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具體來看,要分兩個大的方面:
一是生前榮譽:包括官職、爵位、賜號(巴圖魯一類的)、騎乘之典、冠服獎賞、繪功臣影象等等。通俗地講就是,某大臣官居大學士、軍機大臣,有公、侯、伯等高階爵位,還有皇帝賜給的黃馬褂、四團龍補服、雙眼花翎,以及賜巴圖魯稱號、紫禁城騎馬等等。
二是死後榮譽:包括加銜、賜諡、配享太廟、入祀賢良祠、昭忠祠,史館立傳、入城治喪等等。死後榮譽,最能體現地位的就是配享太廟、加銜和賜諡這三項。
上面列出的只是個大概,其中大部分榮譽很多漢臣都曾獲得過。比如張廷玉配享太廟、李鴻章賜三眼花翎、曾國藩賜諡文正等等。在所有榮譽中,配享太廟應該是最難獲得的,別說漢臣,就是滿洲王公貴族也是可望不可及。所以,我們經常說張廷玉是清代的第一漢臣。
那麼,除了配享太廟以外,還有以下幾種榮譽皇帝也是不輕易賜給漢臣的。
1、太師
太師、太傅、太保古時被稱為“三公”,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屬於虛銜,皇帝往往賜給朝廷中最有功勞和威望的大臣。歷朝歷代,太師獲得者都不算少,一般都有十幾個或是幾十個。
到了明代,太師的這一虛銜就不輕易賜給大臣了。御史能想到的就是李善長、張居正和周延儒三個人。因為朱元璋廢除丞相制度後,內閣首輔便成為了實際上的宰相,如果首輔頭上再加上一個太師銜,那麼皇帝就不好駕馭了。
清代有多少太師御史沒有仔細查過,但即便是八旗王公貴族,獲此封號的也不多,御史暫時能想到的就是鰲拜和遏必隆兩人(應該不會超過三個)。漢臣中有沒有誰獲得過太師呢?人數也是兩個,其中一個名氣很大,他是咸豐皇帝的老師杜受田(賜諡文正),剩下一個就是康熙時期的禮部尚書顧八代,他死後康熙追贈太傅,雍正又追贈太師。
三公中追贈太傅、太保的就很多了,隨便數數也得有幾十個。由於太師頭銜過於尊貴,又很容易讓人理解成皇帝的老師,所以一般不輕易賜給大臣。
2、入旗
清代區別政治地位的主要標誌就是“旗籍”,旗人和滿人是劃定身份的一個重要分界線,因為旗人在政治、經濟上都享有特權。
入旗是指本來並非旗籍,而特許加入某旗,還有就是從地位較低的旗編入地位較高的旗,這種情況屬於“抬旗”。入旗和抬旗是有標準的:“或以功,或以恩,或以佐領,或以支,皆出特命。”
相比而言,抬旗的情況更為多見,而入旗的情況極為少見。乾隆時有幾次入旗的事例,比如金川之役中,四川土番桑吉斯塔爾因功被乾隆賜號“察爾丹巴圖魯”,升頭等侍衛,入內務府滿洲旗。
此外,乾隆時期漢臣中也有兩人被特命入旗。一個是在平定三藩中立有重大軍功的張勇,乾隆五十九年,特旨從張勇的三世孫始,其家族歸入漢軍正黃旗;另一個是孫士毅,他於嘉慶元年四月被特命入漢軍正白旗。御史只找到了以上三個漢人入旗的特例。
3、繪功臣影象
清代也仿效東漢雲臺二十八將、唐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例,將有功之臣繪圖紫光閣。繪功臣影象順治、康熙時就有,但真正形成定製的是在乾隆朝。
乾隆朝素有“十大武功”之名,這十次著名戰役中凡是立有重大戰功的大臣,都獲繪圖紫光閣的這一榮譽。其中絕大多數都是旗人,漢臣中僅有高天喜、于敏中、王傑、董誥、孫士毅等寥寥數人。有清一代,繪圖紫光閣的漢臣僅有九個。
繪圖紫光閣是以軍功為標準的,清代的漢臣是沒有領兵打仗的,因此軍功似乎就成了旗人的特權。及至太平天國運動爆發,以曾國藩為首的漢族官僚集團崛起,但他們也沒有獲得過繪圖紫光閣的榮譽。
4、建專祠祭祀
清代大臣死後,如果有重大功績按例文臣入祀賢良祠,武臣入祀昭忠祠。有清一代,王公大臣都以入祀賢良祠為莫大榮耀,不過整體人數不算少,共有177位。入祀昭忠祠就很多了,官吏有一千五百餘人,如果加上兵丁共有一萬三百餘人。
無論是賢良祠還是昭忠祠,他們死後的牌位都被集中供奉在這兩個地方,每年按時祭祀,吃的都是同一塊冷豬肉。而專祠則不同,這是朝廷為了表彰某一大臣的功績,而專門下旨在京師建造的屬於個人的一個祭祀場所。
有清一代,建專祠祭祀的少之又少,滿洲王公大臣中有著名的人物有額亦都、遏必隆、圖海、佟圖賴、李榮保、傅恆、勒保、僧格林沁等。而漢臣中,僅有李鴻章一人享此殊榮。
當然了,像賜諡文正,三眼花翎等也是不易獲得的榮譽,但這些都沒有從本質上突出滿漢之分,只要是夠得上標準又或是皇帝恩寵,都可以特旨賜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