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原名鐵木真,被草原眾部推舉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可汗,海洋之汗,也是天可汗。他後來又被稱為中原王朝延續者,唐宋之後大統一王朝元朝的奠基者,元太祖,法天聖武皇帝。也就是說他是習慣於能征善戰的皇帝,馬背上起家,也在馬背上去世的唯一皇帝,這時遊牧帝國正處在最鼎盛時期,橫掃歐亞大陸。
而漢武帝也是以武功方面佔據優勢的帝王,也在文治方面很突出,加強集權,獨尊儒術及幣制改革。這也就為什麼稱他雄才大略的原因,文治與武功兼備,相比具有一定知識水準的他較成吉思汗不是一個只會打仗的莽夫。一個代表草原之王和中原之王誰會分出勝負有待商榷,首先不得不提,兩個王朝都處在上升階段,而這個時期中原基本統一,靠秦北方長城維持。
如果成吉思汗放在漢朝,看看當時世界形勢,在這個草原與中原交往較不發達的時期,中原也與西域幾乎處在間隔期,東西方交往處在萌芽階段。同樣對西方瞭解甚少的成吉思汗是很難走向世界征服者頭銜的,原因是通往西域那塊絲綢之路還未打通,西域只分散零星小國,是從希臘那邊而來的亞歷山大帝國分裂出來的,俄羅斯草原也荒無人煙,並未通向歐洲。那時歐洲地中海也有一個像漢朝一樣強大的國家,這時正處在羅馬帝國擴充套件期,當時羅馬帝國和漢朝共稱為東西二帝,兩方都瞭解不多,這也讓起初的漢朝無法對西方感興趣。在這個處在東西方閉塞的年代,所以成吉思汗如果想打通西域,他肯定作為第一人,必先與中亞的貴霜帝國有交往,瞭解西域的形勢,緊接就是他的最西面波斯薩珊,原亞歷山大所留下的地盤,可惜這不可能,原因是這是前無古人的壯舉。
如果他真的有這樣巨大的實力,必先解決鄰居漢朝,像攻金和夏那樣順利。可惜大漢也在走上升階段,在高祖劉邦時期打敗了西楚霸王項羽,緊接著漢景帝平定七國早已統一了秦留下的分裂地盤,所以成吉思汗智取中原很難。
成吉思汗早期的蒙古還算承認中原王朝的宗主權,而漢朝不一樣,匈奴汗國走上峰,把漢朝當成臣子。成吉思汗當時藉口進攻中原是有原因的,因為他認為金朝皇帝庸碌無為,加上祖上之仇,新仇舊仇一起算,所以他發起南侵是有目的的,出師有名。而漢朝卻不同金朝,他一向都沒有招惹過那些遊牧民族,反而是遊牧民族自個找上了門。
而相比漢武帝卻不是庸碌無為,他也在開疆拓土,將除匈奴以外周邊勢力幾乎都納入版圖,包括河西走廊匈奴勢力,及東南南閩越,朝鮮半島,就這匈奴也被漢朝打殘,最遠遠征到貝加爾湖。所以對於漢武帝劉徹而言周邊還找不到稱職的對手,他的武字恰恰證明他也是一個比較好戰的皇帝,雄才大略的帝王。
如果漢武帝真的有那麼一天遇到成吉思汗這樣強勁對手來襲,肯定會做好充足應敵準備,對手下說:“寇可往,我亦可往。隨即派出路兵馬出境,穿插敵方腹地,尋找戰機,給敵人一個措手不及,給我狠狠的打,讓他知道犯我天朝者雖遠必誅。”可是成吉思汗也不是等閒之輩,一位中原資深老臣這樣評價成吉思汗,說:“這個鐵木真很會用兵,他曾馳騁草原數年,早已深知兵法。”成吉思汗一聽多於數倍敵軍壓來,說:“一刻不準耽擱,全軍輕裝奔襲戰場,趁對方立足未穩,部署不齊和他決戰,快去執行。”
縱觀整個中國歷史,中原王朝往往認為遊牧民族是強勁的對手,從蒙古帝國橫掃歐亞可以看出,遊牧民族力量有多強悍!而相對這個世界,卻只有中原王朝才可以遏制他,這個不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