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周時期,當時王朝的都城都多次遷徙,要論遷徙次數之多,當首推商朝。商朝是我國曆史上第二個奴隸制王朝,曾盛極一時。
關於商朝都城遷徙的次數,據不完全統計,商朝前前後後一共遷都13次,即史料中記載的“殷人屢遷,前八後五”。商朝總共才500多年的歷史,前後遷都竟達13次之多,平均每40年就要遷都一次。可見,商朝都城遷徙之頻繁程度絕無僅有。
商朝頻繁遷絕非是某一中因素可以解釋的,它應該當是各種因素併發的結果,其中有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政治形勢所迫。商朝中期,由於王位繼承權的不確定,由此而引發了長達數十年的王位爭奪戰,史稱“九世之亂”。為了避亂加強王權,就需要頻繁遷都以擺脫保守勢力的束縛。
此外是經濟方面的需求。商朝處於早期農業階段,生產力水平較低,長期耕作導致地力衰竭,只能透過不斷的遷徙以改換耕地來發展農業。
還有就是出於軍事鬥爭的需要。縱觀商朝遷都的地點,可以發現新都大都臨近前線,這顯然是為了強化邊防,對抗外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