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這位已經84歲高齡的老奶奶,小心翼翼地從抽屜裡翻出了1978年獲得的“全國三八紅旗手”獎章。
這份她珍藏已久的榮譽
與她臉上的皺紋一樣,
記載著山陽第一代女子民兵的歲月輝煌。
老奶奶名叫項婉芳,
是土生土長的山陽漁業村人,
曾受到周恩來、劉少奇、朱德等
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
聽項奶奶講那過去的故事......
↓↓↓
▲點選可檢視影片
▲年輕時的項婉芳
乘
風
破
浪
如果說“乘風破浪”是現在的一種“潮流”,項婉芳當年“乘風破浪”的經歷絕對是開創了先河。
當時在山陽漁業大隊裡,只有男人才能出海捕魚,婦女都習慣在後方擔任紡線結網的工作。在勞動力日益緊缺之時,項婉芳破除“婦女不能踏船頭,婦女到了船上要觸黴頭”的迷信,鼓足勇氣帶領了30多個婦女揚帆出海,成了當時山陽漁業村的“婦女捕魚第一人”。
然而,海上的大風大浪和惡劣環境對男人來說尚且艱苦異常,更不用說女同志了。第一次出海時,迎接項婉芳的考驗首先是暈船,隨著海浪上下顛簸的漁船讓項婉芳胃裡也跟著一起翻湧,“吃的飯全都吐完了,但還是振作精神,堅持作業。”經過一段時期的鍛鍊與堅持,終於克服了暈船現象。
從山陽出海到嵊泗、花鳥島等地方捕魚,海上的情況瞬息萬變,需要的不僅僅是勇氣,更需要技術及應對突發情況的能力,“有次碰到大浪,浪頭掀起時足有幾層樓那麼高,幾乎將當時漁船掀翻。真的很危險。”如今回憶起來,項婉芳依舊心有餘悸。當然,經歷了困苦之後的豐收喜悅也格外令人難忘,“有時候一網拉上來,幾百斤活蹦亂跳的新鮮海魚,心裡真的很開心。男同志能做的事情,我們女同志也做到了。”
▲電影《海霞》資料圖片
不僅號召一批女同志學會了海上捕魚技術,在項婉芳的帶領下,當時被稱為“巾幗號”的14號船,捕魚量更是提高了31%。
▲項婉芳
鏗
鏘
玫
瑰
經歷了“大風大浪”的項婉芳,用現在的詞來形容就是:颯!這位山陽漁業村第一批下海捕魚的女漁民,再度成為了第一批山陽女子民兵。
“放哨,訓練,觀察海上船隻......”從女漁民到女民兵,雖然身份有轉變,但不變的是項婉芳不畏困難,帶頭先鋒的模範精神。靠著這股奮進向上的力量,項婉芳成了當時民兵班的班長。
▲電影《海霞》資料圖片
1959年,項婉芳被評為全國“三八紅旗手”。同年5月,她光榮地出席在北京召開為期15天的“殘廢、復、烈軍屬積極分子”代表大會,受到劉少奇、周恩來、朱德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併合影留念。說起當時的場景,如今84歲的項婉芳依舊難掩激動:“當時開心的不得了,因為年輕,文化程度也低,看到國家領導人感到激動又緊張,但他們真的很親切。”
1960年6月,項婉芳出席在上海“中蘇友好大廈”(現為“上海展覽中心”)召開的代表大會,會議書面交流了她的先進事蹟,宋慶齡到會並作了講話。但採訪時項婉芳卻謙虛地說,“成績只能代表過去。”
由於當年的珍貴照片和紀念冊在一次搬家中不慎弄丟,對於現在僅存的“全國三八紅旗手”獎章,項婉芳像寶貝一樣珍藏著。看著獎章,回憶起當唸的戰友,項婉芳不禁動容,“雖然很多人都已經不在了,但回憶還在!”
這獎章就如同時光一樣,雖已斑駁,但芳華依舊......
▲全國“三八紅旗手”項婉芳
不
忘
初
心
出生前父親就被侵華日軍無辜殺害,5歲母親過世,15歲被介紹到貧農家中當童養媳......身世貧苦的項婉芳想起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她告訴記者:“那時候日子真的苦,只有體會過的人才知道。沒有米飯吃的時候,吃糠、吃豆、吃地瓜成為了常態。”
▲電影《海霞》資料圖片
但當時越是辛苦,便越能體會到如今日子的甘甜,:“共產黨真的好!現在的生活是當時無法想象的,我現在每個月在家裡什麼也不做,也有幾千元的退休工資。”漁民出身的項婉芳雖然言語樸實,但卻透著“親歷者”感同身受的真摯。
就在不久前,項婉芳獲得了“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這位質樸的老黨員,雖然年事已高,但依舊積極參加黨員活動。今年“七一”,村裡組織集中收看“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大會,項婉芳愣是堅持從家中步行到村裡,只為與大家一同感受這難忘的時刻。
雖然現在已住進了高樓,但有時候,項婉芳還是會來到金山嘴漁村的海岸邊,看看潮起潮落,望著如今金山海岸線畔的山陽女子民兵哨所,回憶起當年出海的日子和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
來源:i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