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薩默塞特·毛姆說,養成閱讀的習慣,就是為自己建造一座避難所,於人生的種種不幸中獲得庇佑。且不說沉浸於書中描繪的悠長跌宕的歷史和浩瀚壯闊的星河,“我”之悲喜瞬間變得遙遠而渺小;就是在日常早晚高峰擁擠逼仄的地鐵上,一本好書也能隨時隔絕喧鬧,將我引入另外的時空和心境。
如何在茫茫書海中,找到切合當下的自我的避難所?不妨讓這本《有生之年一定要讀的1001本書》伴隨左右。這是一部小說的“百科全書”,也是一部伴隨自我成長的“一千零一夜”。這部書由158位文學研究專家組成的團隊起草,遴選了12個世紀以來的1001部文學作品,按照作品出版的時間順序編排,各部作品均包含原名與譯名、初版資訊、作者生平、內容概要、簡要評論等。除了文字介紹,這部書更不吝油墨,收錄了600餘幅作家肖像、圖書封面和相關配圖。瀏覽了小說的內容後,再花上幾秒鐘去凝視畫面,又多了一層更為直觀的感觸。
當我苦於每日的朝九晚五,想感受別樣的生活時,或許可以跟著這部書的指引,讓加西亞·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帶我到虛構的馬孔多小鎮,去體驗一部神秘而色彩絢爛的史詩;或是隨著史蒂芬·茨威格的《象棋的故事》《馬來狂人》,藉助他細膩的筆觸和驚人的心理洞察,深入人類豐富的精神世界,體驗那焦灼和慾望的狂瀾。
在伊莎貝爾·斯泰瓦·赫爾南德斯拍攝的這張照片中,加西亞·馬爾克斯似乎感受到了這部名著給他的壓力。
當我厭倦於塵世的當下,想把目光投向星空和未來,不妨隨著這部書,去尋找那些不容錯過的經典科幻鉅著。艾薩克·阿西莫夫的《基地》描繪了銀河帝國恢宏壯闊的興亡史,討論了人性、政治、經濟、軍事等文明的要素,讀起來不忍釋卷,同時又引人深思。天文學家卡爾·薩根的科幻小說《接觸》,透過複雜的數學與虛構的內容,把科學原理融入主流娛樂,讓人大開眼界。
當我感到困惑迷茫,或許可以跟隨這部書的指引,為自己重新注入信念和力量。赫爾曼·黑塞的《悉達多》用流暢舒展的散文文體,描繪了從小享受舒適生活的婆羅門之子悉達多在成年後追求智慧、奉行苦修的故事,讓讀者跟隨悉達多一起尋求真理,發現覺悟的道路不止一條、生活方式不止一種。毛姆的《刀鋒》講了一個年輕人因在戰爭中目睹好友為救自己而犧牲,拋棄了自己既定的美好生活軌道去追尋生命和存在的意義,最終領悟人生真諦,說明了物質帶來的滿足是短暫的,不斷追求自我完善的精神生活才能帶來持久的幸福。
寫作《刀鋒》時毛姆居住在美國,他也在那裡為好萊塢寫劇本。
當我想重溫經典,翻開這部書,借鑑專業文學評論家對名著的評論去重新閱讀,或許有時過境遷後的另一番感悟。馬塞爾·普魯斯特的《追憶似水年華》堪稱讓人幾乎望而生畏的鉅著,但循著評論,讀者更容易體味書中記敘的潮水般湧來的往事和隨著潮水再次浮現的情緒、觀念與記憶。石黑一雄的《長日將盡》用作者一貫的淡然筆調,描述了二戰過後,英國傳統貴族府邸的管家史蒂文斯獨自驅車拜訪從前的女管家,並在途中回憶過去往昔輝煌體面的時代和自己未能抓住的愛情。透過本書評論的點撥,讀者更能夠在史蒂文斯平淡卻令人心痛的回憶中,感受到在個人經歷背後,作者對整個社會的審視。
普魯斯特是高度敏感的神經性哮喘病患者,他和小說的敘述者有著很多共同點。
當我的孩子漸漸長大,希望同我一起探索感悟這個繁複世界,同時又保留著那天馬行空般的想象力,或許可以按圖索驥,從書目中尋找那些迷人的冒險遊記和奇幻故事。儒勒·凡爾納的《八十天環遊地球》講述了英國紳士福格在八十天內環遊地球的故事,在描述主人公經歷的一系列驚險刺激的奇遇的同時,又介紹了世界各地的地貌風俗,不啻為與孩子一起探索世界的理想讀物。J·R·R·托爾金的《魔戒》描繪了一個虛構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裡,各種族人民為追求自由而聯合反抗黑暗魔君。這個奇幻故事也是一場關於力量與貪婪、無知與啟蒙的探討,這樣的探討,或許正是幫孩子樹立起對正義與善良的信仰的適當途徑。
凡爾納小說的這幅生動的封面圖,是插畫師路易·杜蒙於1876年為英文版第一版繪製的。
當我並不為了應和某種情境,或是為了尋找某個答案而閱讀,我更加可以隨手拿起這部書翻一翻,去偶遇一個個智慧和思想的火花,迎接不期而遇的小小驚喜。
但或許這部書最期望我做的,是藉由講述一千零一個故事,帶我在文學史的長河中游歷,與它分享閱讀的美妙體驗;是藉由提供這樣一部小說的百科全書,滋養我作為讀者的成長,成長到想要時不時地與它爭辯,為何一部讓我深為震撼的作品卻榜上無名;是藉由幫我建造這樣一座避難所,見證我的靈魂在經歷了人生的滄桑起伏後,變得更加豐富而充盈。從這個意義上而言,《有生之年一定要讀的1001本書》帶給讀者的不僅僅是文學世界的一次彙總或小結,更是閱讀旅途的深情回望,在那回望中將過往的道路和心情一一釐清,給予我們更多的勇氣和力量,走向新的生命旅途。
《有生之年一定要讀的1001本書》[英] 彼得·伯克賽爾 主編江唐 顧海東 王博 張維軍 譯中國畫報出版社
(本文圖片來自《有生之年一定要讀的1001本書》)
欄目主編:顧學文 文字編輯:王一
來源:作者:英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