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先生的木牛流馬只活在小說裡,而在我國流傳了幾千年的榫卯技術卻真真地出現在了生活中。魯班凳、木拱橋、會行走的小豬佩奇……他以一雙巧手,把普普通通的木頭打磨成了工藝品,引來各大網站百萬關注,以及破2億的播放量。
更驚人的是,隨便哪件作品,都沒用一滴膠水、一根釘子。
世界友人們看得那叫目瞪口呆,紛紛詢問:這是什麼中國功夫?拿我們的話說,這就是當代魯班啊!
這一次,1957年出生的山東聊城人王德文,又一次詮釋了成功的文化輸出。
在廣西梧州市蒙山縣陳塘鎮幽靜的山林深處,鋸木的沙沙聲與潺潺的小溪流水聲相互應和。簡陋的竹茅房前,月季花、繡球花開得正盛,一位頭戴斗笠、身著樸素唐裝的老人正一腳踩在地上,一腳踩住固定木材的繩索,鋸子、鑿子、斧頭、磨砂紙……在他手中用得那樣得心應手。
他就是王德文,正是最近走紅海內外網際網路的“阿木爺爺”。“阿木爺爺”之所以被眾人關注,靠的是他的絕活兒——熟練的傳統木工技藝。
其實,能做到如此優秀,都歸功於從小練就的紮實基本功。窮苦人家出身的王德文,9歲就沒了父親,母親體弱多病,照顧弟弟們的擔子,理所當然地落在這個大哥身上。於是他早早輟學,跟著大人到生產隊幹活。當時,也想過拜師學藝,可在那個衣食短缺的年代,肩負養家重擔的他,只能在農活間隙,給人打打下手來偷師。
13歲時,他試探著問木匠,我給您拉鋸行嗎?木匠沒忍心拒絕。王德文就這樣當起人家的學徒,只是讓他意想不到的是,這斧頭、鋸、鑿子、刨刀一拿就是50年。即便如今不用指望它養家餬口,他也沒放下。
學木工是個苦活。學徒必須記下每一樣工具的特性,還要熟諳板凳、桌子、榫卯結構的製作技巧。當時的王德文每天晚上都從各處找邊角料,回家打磨、練習。而師父呢?他要求極其嚴格,每一次扯沾墨的細繩,墨跡下去就落刀,誤差不能超過一毫米,角度更是不能有任何偏差。而對刨木頭的要求,則是要光滑到手感像玻璃。這對當時的王德文來說,都還好。其實,最大的挑戰是“嚴絲合縫”,中國木工榫卯結構不用一顆釘子,靠的就是這種木頭與木頭緊密的結合,連水都不能滲下去,這極其考驗耐心和刀工。稍有閃失,一整塊木料就會作廢。在物質匱乏的時代,這是絕不能出現的失誤。
憑藉著一股熱愛與日復一日的練習、鑽研與琢磨,終於沒多久王德文就出師了。在那個傳統木工最鼎盛的時期,他便開始了走街串巷,給人出活,也因而成了十里八村有名的木匠。此後很長時間,家裡常有客人拜訪,指定讓他定製傢俱。可好景不長。幾年後,隨著現代化工藝興起,西式傢俱大大沖擊了木質傢俱的市場,老匠人的黃金歲月被徹底碾碎。
但是王德文始終覺得,傳統工藝還有復甦的時候,於是 他就一直在等,等這一天的到來。可直到50多歲,連最後的一兩個老客戶也不再上門,於是,2017年他索性退休,跟妻子搬去廣西與兒子住在一起,含飴弄孫。
02
像大部分農村大爺一樣,阿木爺爺的外表平平無奇。可他有個天大的本事:你想要啥,爺爺都能給你做出來!
為了哄小孫子開心,他做了會走路的小豬佩奇和機器人,沒得感情的手搖式泡泡機,益智漢諾塔,甚至還有驅鳥神器,每一件都能把孫子都得哈哈大笑,開心不已。
作為短影片從業者的兒子阿成便把父親為小孫子製作玩具的影片上傳到西瓜影片上,瞬間引起了關注,並喚起網友對童年的回憶。更有很多西瓜網友發出“別人家的爺爺”感嘆與羨慕。
網友的種種評論讓阿木爺爺十分高興,更是萌發了那顆在少年時種下的種子:王德文清晰地記得16歲那年,他在給一戶人家做木工時,一天人家拿出一個木枕頭,裡面縫隙走線複雜,但只需沿線開啟,幾次翻轉,枕頭就會變成一把精巧的凳子。那一刻,他就被這種技藝震撼了。徵求主人同意後,他把凳子帶回家苦苦鑽研三天,照著凳子紋路製作,才最終學會製作這伸縮自如的凳子。“那樣工序煩瑣的傳統木質傢俱,當時幾乎沒什麼市場。”王德文說。多年以後,他才知道,這種凳子就是魯班凳,而它的技藝已經有2600多年的歷史,如今會製作的人也是寥寥無幾。
人生前半場,王德文靠著木匠手藝養家。人生後半場,他決定以鑽研木工技藝為樂。於是,他決定要用傳統木工技藝再次製作一張記憶中的魯班凳。
除了想象力,魯班凳也很考驗功夫。製作過程中需要用到鋸、刨光、磨、鑽、鑿、摳、上漆、打蠟等幾十道工序才能完成。而最核心的“靈魂”,便是以缺補缺的榫卯技藝,一鋸下去,兩個面相互咬合,天衣無縫。
對於習慣工業消費品的現代人來說,這種無異於藝術的手工智慧,在當下已經鳳毛麟角。而在阿木爺爺的手裡,為了更為現代人接受,他將魯班鎖製作成蘋果型、菠蘿形狀……這種困難幾乎不能想象。
2018年開始,王德文的影片在網路上引起越來越大的反響。影片裡,王德文在一塊紅木上畫線,並透過鋸、刨、鑿、磨等工序,不用一根釘子、一滴膠水,乾脆利落地製作出了魯班凳、魯班鎖、搖椅、拱橋等精緻木器。其中,因製作了由42根榫卯稜、4根榫卯柱、1個榫卯基,外加27道鎖環環相扣構成的世博會中國館模型,王德文被網友譽為“當代魯班”。
03
別看影片中王德文動作乾脆利落,其實,為了製作魯班凳,他在底下做了大量工作,首先是上網蒐集詳細資料,並在紙皮板上反覆試驗,經過許多天的研究和嘗試,最終才取得成功。
對王德文來說,做木工活兒看似簡單,其實每一個步驟都需要花巧心思。他製作的許多作品採用的都是榫卯結構,在展現中國木工傳統技藝巧奪天工的同時,也非常複雜煩瑣,不過王德文樂在其中。
“我從小就對木工活兒特別感興趣,我這一輩子把這一件事幹好、幹細緻就行了。”王德文說。
為了方便王德文繼續製作作品,兒子王保成在陳塘鎮的一處深山裡搭建了一座竹茅房。如今,這裡儼然成了木藝工作室。一套稱手的工具、一段木材,就能讓王德文待上一整天。
2020年,王保成也加入木器製作中,給父親打下手。在父子二人的協作下,小孫子的玩具中添置了木質的數字華容道和魯班紅心鎖,隱於山林間的木藝工作室則增加了木拱橋和木質車床。
從魯班凳、魯班將軍案到榫卯結構的世博會中國館模型、漢諾塔、蘋果魯班鎖、菠蘿魯班鎖、木質小豬佩奇,喜歡琢磨的王德文時常會在一榫一卯中加入一些新元素,讓傳統工藝與當下碰撞出美麗的火花。
看到自己的影片在網路上受到年輕人的喜愛,王德文很高興。在拍攝影片的過程中,他總是要求王保成將製作過程中的每一個步驟儘量拍得仔細些,“這樣就可以讓更多感興趣的人跟著學習、製作,也可以把傳統木工技藝用影片記錄的形式保留下來,影響更多人”。談及火到破圈,他說:“什麼網紅,我就是一個普通的手藝人。”
今天,對於部分冷門的“非遺”藝術來說,當下面臨的無非兩個難點:一是難以融入當代生活,二是藏在深巷無人問。歲月漫長,技藝卻和人一樣易老,這是大多數傳統手藝不得不面對的宿命。所以,即便有幸被“請”進博物館,成為偶爾被人記起的標本,實際上也失去了部分生命力。
榫卯技藝卻不一樣。一來,魯班凳在當下依然有實用性,小豬佩奇證明了傳統可以融入當下,中國館展現了榫卯的藝術美,以及對現代建築可提供的參考意義。二來,西瓜影片提供的短影片舞臺,足以讓任何願意主動傳播的創作人被看見。
這或許不失為破解以上兩個難點的一種路徑。
所謂榫卯,即在兩個構件上,採用凹凸部位相結合的連線方式,凸出的部分叫榫,凹進的部分叫卯,也是中國古代建築、傢俱及其他木頭器械的主要結構方式。
來源:人民網 最人物 新週刊 她刊
責任編輯:小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