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山西頻道
羊頭山廣場
羊頭山位於晉城高平北的神農鎮,海拔2000米。據史料考證,炎帝姓姜,姜表示其部落是以羊為圖騰的母系氏族,加上山顛北魏石刻的底座狀如羊頭,故名羊頭山。
神農城遺址
羊頭山白、清二泉
羊頭山主峰高聳,山巒秀麗,松林茂盛,古柏參天。相傳炎帝就是在這一帶採摘到第一粒穀物種子,併發明瞭農具,學會了耕種,從而使我們的祖先從漁獵遊牧生活轉變到定居農耕生活。據北宋《太平寰宇記》曰:“神農嘗五穀之所,上有神農城,下有神農泉。”此記可作為炎帝神農氏在遠古時活動於羊頭山之佐證。雖然不知神農城毀於何時,但現今石柱,水井和石井架依然存在,這些珍貴的古遺蹟給後人留下了無限的遐想。
炎帝陵
“太行來脈中天近,炎帝神功萬世尊”。在神農鎮眾多的炎帝文化遺存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羊頭山東麓,晉長二級公路邊莊裡村的炎帝陵。數千年的滄桑,雖然炎帝陵寢已不存在,但五穀廟正殿仍巍然屹立。現存在正殿東廂房牆壁內的“炎帝陵”石碑,系明萬曆三十九年(公元1611年)所立。每年農曆的四月初八,人們都在這裡舉行隆重的公祭炎帝廟會,會期長達近一個月。當地留傳“四月八,神農活,炎帝子孫都記得,祖先種地都靠他”的民謠。
羊頭山的寺院、石窟等建築成組成群地散存於山上。山腳下為中清化寺,亦名蓮花池、六名寺。山腰為上清化寺,現不存,遺址可見唐代基址及石佛像三尊,其建築規模宏大。其年代為南北朝至唐。
羊頭山石窟群
羊頭山石塔羊頭造像
羊頭山石窟開鑿於北魏至唐。它的奇特之處在於其石窟是就著山腰至山頂散佈的巨大石塊雕鑿而成,共計有40餘洞窟,已列入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砂岩大小不等,洞窟大小不一,形狀多為長方,一般為一石一窟,個別有一石二窟或三窟不等。其中第六窟最大。石窟內龕面整齊,四面滿雕佛像,或一佛二弟子,或一佛二菩薩。洞外有許多小龕,有佛、菩薩、天王、力士、供養人等,形制各異,雕工精細。此外,山腰至山頂還有千佛造像碑、石塔等。其中羊頭山石塔,是山上石雕作品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原為六座,兩座損毀,現存四座,分佈於山巔和山腰。山巔兩塔,南北對峙,十里外皆可望見。山腰兩座,一方一圓。此處石塔雖然不大,但造型特殊,在我國已知的古塔中,尚屬奇構。(文/桑莉媛、圖/高平市委宣傳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