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連續陰雨,天氣寒冷,人們多數選擇儘量不出門,但時間久了就會覺得煩躁不安。所以只要霧散雲開,天空中出現一縷溫暖的陽光,大家就會迫不及待地想出去透透氣。北宋才子蘇軾也是如此,在他43歲那年被貶黃州,由於初來乍到,又逢陰雨綿綿,先生的心情可謂糟糕到了極點。
出門不便,也沒有朋友來訪,更看不到璀璨的鮮花,只能在家埋頭讀書,卻沒有絲毫的創作靈感。這樣的日子讓他坐立不安,好容易等到天晴,他終於長舒了一口氣。下面分享的是雨後初晴,蘇軾即興吟誦了兩首佳作,寫景如畫,妙語連珠。
雨晴後,步至四望亭下魚池上,遂自乾明寺前東岡上歸二首(其一)
北宋:蘇軾
雨過浮萍合,蛙聲滿四鄰。
海棠真一夢,梅子欲嘗新。
拄杖閒挑菜,鞦韆不見人。
殷勤木芍藥,獨自殿餘春。
第一首詩展現出雨後初晴的景象,池塘裡的水漲了很多,水面上被衝開的浮萍都開始慢慢地合攏,陣陣蛙鳴聲卻傳遍了整個村莊,也反襯出鄉村生活的寧靜,更展現了詩人很喜歡此處悠閒恬淡的生活。
多日的寒雨,早已將海棠花摧殘殆盡,不僅美好不再,而且令人哀婉。不過梅子初熟,卻令人倍覺欣喜。作者用“真一夢”三字,描繪出海棠花的凋謝,既充滿了憐惜之情,又委婉地表達出詩人自己坎坷的人生,也是倍受風雨煎熬。
詩人又緩步來到自己開荒耕種的菜園,他扔掉拄杖,深入田間,挽起袖子,開始挑菜。看著地裡的莊稼長勢興旺,先生更加覺得欣喜,感覺自己的辛勤勞動,終於有所收穫。不過如此明媚的春光,詩人卻再也不能像往日那樣欣賞佳人蕩著鞦韆,心裡多少還是覺得有些悵惘。
暮春時節,其它的花兒都逐漸凋謝,只有牡丹花正在盛開,既為春天的結束,畫上了完美的句號,也令蘇軾覺得時光匆匆,歲月蹉跎,不經意間自己已過不惑之年,真是令人唏噓不已。“殷勤”二字,採用擬人手法,表達了詩人的讚美之意。
雨晴後,步至四望亭下魚池上,遂自乾明寺前東岡上歸二首(其二)
高亭廢已久,下有種魚塘。
暮色千山入,春風百草香。
市橋人寂寂,古寺竹蒼蒼。
鸛鶴來何處,號鳴滿夕陽。
第二首詩描寫詩人散步時觀望的景象,詩人在黃州只是一個虛職,平時並沒有什麼事情,所以非常悠閒。除了勞動和創作,才子還不時地與朋友們在一起吟詩喝酒,也經常去附近的寺院與高僧們聊天。
大家欣賞他的學識,尊重他的人品,也感慨其坎坷的命運。可是詩人經過一段時間的適應,同時也瞭解到許多貧苦百姓的艱難生活,卻覺得自己是因禍得福,才得以享受當下輕鬆恬靜的日子。
詩人悠閒地四處走動,不知不覺地來到了一處高亭,走近一看,卻廢棄已久,旁邊都成為了魚塘。詩人左顧右看,卻不見一個人影,周圍顯得一片荒涼悽清。
夕陽西沉、天色漸暗,遠處群山的輪廓逐漸變得模糊;微風拂過,卻帶來了陣陣的幽香。如此清新純淨的味道,雖然沒有花香醉人,卻令人更加熱愛鄉村和田野。
詩人又繼續往前走,很快就來到了市橋古鎮。可是夜幕降臨,集市上的人們都不見了蹤影,遠處古剎裡挺拔的青竹卻顯得鬱郁蒼蒼,也展現出暮春時節綠肥紅瘦的特點,更體現了詩人深藏於心的孤寂感。
這時不知從何處,忽然傳來了幾聲“鸛鶴”的鳴叫聲,在夕陽晚照的背景下,顯得格外淒厲,彷彿是在悲哀地訴說,又似在抱怨心中的不平,其實都反映出先生貶謫生涯的悽苦和孤獨。
蘇軾的這兩首五言詩抒寫委婉,寫景如畫,更是妙語連珠。第一首詩中,浮萍聚合、蛙聲陣陣,充滿了野外風情;而海棠凋零、梅子初熟,卻令人一悲一喜。作者閒來挑菜,靜心賞花,充滿了悠閒之意。
第二首詩裡,卻充溢著一種惆悵和悲愁,無論是廢棄的高亭、寂靜的市橋,還是慘淡的斜陽、悽切的鶴鳴,都暗喻著一種難以言喻的孤寂和落寞之情。而“海棠真一夢、號鳴滿夕陽”等詩句,更是妙語連珠,值得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