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從何時起,兒童變得不像兒童了。
“剛過完5歲生日,化個純欲蜜桃妝”,短影片中,身穿露肩裝、操著娃娃音的孩子熟練介紹著化妝品;
“我雖不爭名逐利,但還想謀個一官半職”,講臺上,爭當班長的小學生激情洋溢地發表競選宣言;
“要娶媳婦,丈母孃一定開條件,要房、要車、要錢”,作文裡,十歲的孩子大談婚姻與房價;
……
兒童與成人的邊界日漸模糊。早在1982年,美國媒體文化研究者、批判家尼爾·波茲曼就在《童年的消逝》一書中斷言童年瀕於滅絕:“放眼望去,人們不難發現,成人和兒童在行為舉止、語言習慣、處世態度和需求慾望上,甚至身體的外表上,越來越難以分辨了。”近40年過去,狀況非但沒有改變,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勢。
前段時間,一個平均年齡僅8歲的偶像團體宣佈出道,引發輿論熱議。有評論直言“8歲成團,字都認不全,就開始認錢”,令人唏噓不已。
是什麼在侵蝕童年?
無處不在的教育焦慮,擠進童年的每一個縫隙。近年來,就業壓力、高考競爭、普職分流、幼小銜接如一座座大山壓在家長和孩子的心頭。“不能輸在起跑線上”“只有考上名校才能進入成長保險箱”,教育焦慮如野草燎原般在社會蔓延。於是,有了“雞娃”,有了“海淀家長”,有了“學區房”,有了寫不完的作業、上不完的補習班……孩子的世界幾乎被學業全然佔據,目標性、功利性碾壓著孩子的天真,消解著童年的稚嫩。
紛紜雜沓的網路資訊,洶湧地撲到兒童面前。21世紀,手機、網路代替傳統遊戲、童話成為兒童世界中的重要存在。家庭裡、公園中、商場內、火車上……隨處可見抱著手機的孩子。他們與成人玩著同樣的網遊,刷著同樣的短影片,接收著同樣的資訊。沒有篩選,沒有分級,髒話、色情、戰爭、暴力,就這樣無遮無攔地袒露在孩子面前,被尚未成熟的思想全盤接收。他們開始用稚嫩的嗓音哼唱撕心裂肺的情歌,在嬉笑玩鬧間吐露不堪入耳的髒字,“長著娃娃臉,寫著兒童字,說著成人話”,如此違和,又如此常見。
唯利是圖的商業手段,來勢洶洶地裹挾著孩子。記不清從什麼時候開始,“兒童經濟”迅速崛起。在巨大的消費市場面前,越來越多的商家將金錢的觸角伸向兒童。從親子類節目的興起到偶像養成類綜藝的火爆,從廣告代言到直播賣貨,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童星、童模層出不窮。一些家長也聞風而動,將孩子當作賺錢的工具,“啃小族”怪象由此而生。活在鏡頭下的孩子,小小年紀就擁有了“人設”,哭笑皆不由己,又怎能要求他們保持童真?一旦與金錢牽扯,童年就變了味道。
其實,關於童年應該是什麼樣子,沒有人能給出確切的答案,你我也都沒有權利去定義。只是,有一種現象我認為值得關注——與兒童成人化相對,成年人出現了童稚化表徵。在做客節目《十三邀》時,華東師範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劉擎曾分享過自己的發現:大學生閱讀能力下降,不太能夠延遲滿足,而是沉湎於大量豐富的、好玩的、有意思的資訊。他將之定義為“成年人的童稚化”。
兩相對比,不由讓人想起“揠苗助長”的故事。在“短平快”的成長中,一些本該在童年養成的習慣和品質被忽略了,這種缺失,或許一時不為人察,可終有一日會在人生中顯現,甚或需要我們用一生去彌補。
成長,到底有沒有捷徑呢?
“池塘邊的榕樹上,知了在聲聲叫著夏天……等待著下課,等待著放學,等待遊戲的童年……”也許有一天,我們對於童年的美好想象,那些天真爛漫、無憂無慮的日子,只能從歌中去追尋了。
— END —
來源 | 本文刊於《教育家》2021年10月刊第1期,原標題《是什麼在侵蝕童年?》
文 | 本刊記者 劉潔
設計 | 朱強
統籌 | 周彩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