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陳佳靖
編輯 | 黃月
《感受自由》
在英國,扎迪·史密斯被譽為青年一代作家的代表。過去二十年裡,她先後發表了《白牙》《簽名收藏家》《美》《西北》《搖擺時光》《使館樓》等小說作品,憑藉獨特的個人風格和對種族、政治、性別等公眾議題的關注,成為了英國多元文化的代言人。在小說創作以外,她也發表過大量評論性文章。《感受自由》收錄了她過去十年間的非虛構創作,話題從時政、藝術、哲學、文學、生活到個人經驗,大多是她對奧巴馬任職總統時期美國和英國所發生事件的即時反應。其中既有對眼下這個時代的深入體察,也延續了她一貫的對流行文化的關注和反思。
對於扎迪·史密斯而言,“寫作是三個不穩定的、變幻無常的要素的交集:語言、世界、自我。第一個要素從不完全屬於我;第二個我只能略知一二;第三個則是對前兩個要素可變、即興的回應。”她力圖在寫作中準確地平衡這三種要素,賦予其該有的分量。相比說服讀者認同某種觀點,史密斯更傾向於塑造一種思維方式,讓讀者和作者一樣開啟視野,勤于思辨,並相信閱讀具有和寫作同等的自由度和緊迫感。
《浮木》
2020年,楊本芬出版了她的第一部自傳體長篇小說《秋園》,講述了母親“秋園”——一位普通中國女性一生的故事,並以她的經歷串聯起百年中國的滄桑,描繪了底層鄉間人物對苦難的承受與抵抗。這一年楊本芬八十歲,比起“晚熟”作家的身份,她更代表了一個渴望記錄人生的普通人。她的作品讓人們看到,哪怕是最微小的個人,也可以呈現與記錄鮮活的歷史。
今年,《秋園》迎來了續集《浮木》,讀者將繼續跟隨這位八旬奶奶走進她在中南腹地的那些家人、親戚、鄉親們的生活,見證他們在大時代中載浮載沉、漂泊無向的命運。他們多是勞碌一生的人物,許多人沒有善終,他們雖然平凡如草芥,卻藉助作者的筆墨得以復活。此外,《浮木》也講述了有關“之驊”,即作者本人的故事,其中有工作中印象深刻的往事,有與老伴的相處,也有與孫輩的隔代之情,是楊本芬對自己曲折而動人的一生的回顧。
《我們要當作家》
《我們要當作家》的故事發生在1974-1978年間,地點是頗具傳奇色彩的愛荷華作家工作坊,有近30位師生曾在這裡生活,包括約翰·歐文、簡·斯邁利、T. C. 博伊爾等。他們都為了一個共同的目的聚集在一起,那就是“創意寫作”。當時,愛荷華工作坊已小有名氣,但仍處在發展初期,這些剛剛在文學圈嶄露頭角的天才作家們也正處於他們人生中的關鍵節點。他們在這裡即興創作,不斷摸索。儘管“創意寫作”本身尚未理論化或職業化,但從某角度看,愛荷華正在修建一座安全之巢。當學院繼續向高深理論領域發展時,愛荷華希望想象力能在工作坊找到棲身之所。
在愛荷華工作坊,大家相互支援,但也給成員施加各種壓力,比如要定期交稿,約束自己,還要完成一系列個人及社會義務。本書也為創作者提供了不少建議,但均以個人經歷或趣聞逸事的形式出現。這些真實的經歷或許比指導手冊更能幫助渴望當作家的人瞭解作家這一職業:他們如何費盡周折地去獲得資助,為社會地位而焦慮,為深厚或淺薄的友誼而悲喜,以及最終所獲得的創作成果等。
《臨界:鮑德里亞訪談錄》
本書是法國記者菲利普·帕蒂與當代著名思想家讓·鮑德里亞展開的一場深度訪談。作為一名極富爭議的後現代理論家,鮑德里亞的觀點總能挑動人們的神經。20世紀60年代末以來,他撰寫了一系列分析當代社會文化現象、批判當代資本主義的著作,包括《物體系》《消費社會》《象徵交換與死亡》等。他還曾提出“超真實”的概念,認為我們透過大眾媒體所看到的世界並不是一個真實的世界,而是由被操控的符碼組成的“超真實”世界。在他看來,訊息不是在生產意義,而是在消解意義。同時,模式和符號也變成了控制這個世界的方式。
鮑德里亞的思想並不容易理解,有人認為他的書寫太過抽象、模糊,缺乏嚴謹細緻的分析,《臨界》則以訪談的形式為讀者提供了一條走近鮑德里亞思想的新路徑。二人探討的話題相當廣泛,涉及海灣戰爭、盧安達和新世界秩序,全球化與普遍化,捲土重來的族裔民族主義、消費社會與社會排斥、生活的全面失序等。“臨界”不是終結的那一刻,而是即將結束的那一刻。在臨界時刻,鮑德里亞告誡我們:當真實的幻覺被驅散時,我們絕不能相信真實仍然是真實——因此,真實就是沒有客觀性的現實。”
《布達佩斯之圍》
布達佩斯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漫長、最血腥的城市攻防戰之一。1944年11月,蘇聯紅軍包圍了當時由納粹德國軍隊以及匈牙利法西斯分子防守的布達佩斯,守軍最終在1945年2月無條件投降。這場持續了100多天的戰役致使近16萬人死亡,其中很多都是平民,其血腥程度只有列寧格勒戰役、斯大林格勒戰役和華沙戰役能夠與之相提並論。然而,戰爭之後,關於此役的德文、匈文或俄文件案材料幾乎全部丟失或被銷燬,另有一些史料由於政治原因被束之高閣,不對外開放。布達佩斯戰役因此成了二戰歷史研究中有所缺失的篇章。
在這一背景下,本書試圖復原布達佩斯戰役的真相。它不僅是一部優秀的軍事史,也從人性、政治和社會等層面對這場恐怖而醜惡的戰爭進行了剖析。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挖掘現存史料的基礎上,尋訪了大量戰爭的親歷者與倖存者,為這段歷史補充了珍貴的個人敘事。出於政治、心理等原因,匈牙利人無法或者不願重新審視他們的祖國和人民在布達佩斯戰役中的悲劇歷史,這也是作者書寫本書時遇到的困難之一。
《中國人超會吃》
對於吃的執著,中國人在世界上罕有對手。儘管各地風土人情不同,中國人的飲食態度卻有一致之處。比如對食物極高的包容度——吃臭的食物,各個城市基本都有炸臭豆腐的攤位。再比如蘇州、揚州等自古富裕之地對“不時不食”“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堅持。另一方面,中國人在吃的問題上又非常樂於擁抱改變,追求創新。中國的許多家常菜都在走出國門後風靡世界,而像小龍蝦這類非中國原產的食物近年來也成為國內夜宵市場的霸主,被各地發展出多種奇特口味。
本書從菜、肉、魚、禽、豆、米、面七大食物類別出發,圖文並茂地記錄了來自不同地方的55道美食,透過一道菜的源流與變化,呈現中國人對吃的熱愛與講究。除此之外,書中還收錄了14篇飯桌觀察和6篇市集採訪,為讀者剖解當下中國人的飲食變化,探討網紅餐廳與蒼蠅小館的風靡、菜市場的買賣眾生相,以及外賣如何改變著我們的用餐習慣。
《為自然書籍製圖》
在16世紀,藥用植物學與人體解剖學是兩個備受矚目的科研領域。當時,植物學與解剖學都屬於醫學的範疇,在顯微鏡被髮明之前,醫學研究者嘗試在自己的研究和著作中使用影象,用以輔助他們的觀察、描述和研究。科學史家楠川幸子認為,這些影象不僅僅是對自然現象的簡單複製,也是一種多樣化的視覺試驗。圖畫自然是視覺的,但若想理解它們與觀察或描述究竟有著何種關聯,則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
在本書中,作者以富克斯的《植物史論》、維薩里的《人體的構造》和格斯納未出版的《植物史》等16世紀標誌性的插圖書籍為基礎,探究了印刷書籍中的圖畫在新的自然知識的形成和確立中所起到的作用。書中附有大量精美插圖,反映了當時的學者對圖畫應用於自然知識的不同態度。他們透過富有技巧且新穎的圖文發展出了一種視覺論證法,也為今天的讀者呈現出科學技術史中的一個獨特側面。
《鯨之殤》
人類捕鯨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兩千年。原始人類槳手划著敞篷船,利用骨質尖頭魚叉追捕鯨魚,整個過程兇險異常,有時要耗上幾天幾夜,甚至可能丟掉性命。那時的人們捕鯨只是為了食用,一整個部落每年最多殺死兩三頭鯨魚。然而,到了現代社會,捕鯨的目的發生了重大變化,捕鯨的手段也在技術革新下變得越來越精準有力。除了食用之外,鯨油會被用以照明,鯨鬚會被製成“角”窗和器皿,鯨魚徹底從可食用的獵物變成了一宗商品,在人類無限膨脹的慾望的驅使下走向了滅絕。
本書為加拿大國寶級作家法利·莫厄特為鯨類發聲的環保力作。作者從一頭懷孕母鯨被困海灣,最終被人類無情射殺的故事講起,揭示了過去兩三個世紀以來世界各大海域中鯨魚慘遭屠戮、幾近滅絕的真實情況。長期以來,幾乎沒有人公開反對人類屠殺捕鯨的行徑,相反,還有大量的小說、紀實書籍和電影都在讚美屠殺,頌揚鯨魚劊子手的勇猛無敵和男子氣概。《鯨之殤》讓我們看到了人類種種畸態和無情掠取地球上一切自然資源造成的可怕影響,這本書也被世界反捕鯨組織奉為經典,至今仍有強烈的警示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