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生命時報
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肝病科副主任醫師 張 濤
世界範圍內,每30秒就有一人死於肝炎相關疾病。說起肝炎,人們比較熟悉的還是“乙肝”“丙肝”。其實,病毒性肝炎的大家族不只這兩種,還有甲、丁、戊。
甲肝、戊肝的“脾氣”較像,多是急性起病,如果及時規範治療,絕大多數患者可在半年內完全康復;乙肝、丙肝、丁肝雖然也會急性起病,但性格“蔫壞”,若不經積極治療,易轉為慢性肝炎,甚至發展為肝硬化、肝癌。肝炎的脾氣不同,應對策略也有所差別。
甲、戊型:重防“病從口入”。甲、戊型肝炎病毒對所有人群易感,均是透過“糞口途徑”、經消化道傳播,被汙染的水源、食物可引起暴發流行。因此,防備這兩種肝炎重在管住嘴,生活中要做到飯前便後洗手、不喝生水、食物生熟分開、不吃來歷不明的食物等。目前,甲肝疫苗已納入擴大國家免疫規劃,對18月齡兒童給予免費接種;戊肝疫苗可自願接種。
甲肝、戊肝的臨床症狀較為相似,比如畏寒、發熱、乏力、納差、厭油、噁心、嘔吐、肝區疼痛等,尿色可逐漸加深至濃茶狀,或出現黃疸。但甲肝有“自限性”,通常在2~4個月內恢復,不需特殊治療,也不會轉為慢性,但如果出現明顯肝功異常,需服用保肝藥。戊肝患者中,約5%可發展成重型,尤其是高齡、合併乙肝的患者,一旦出現肝區不適需儘快就診。
乙型:重在疫苗接種和規範化治療。我國約有7000萬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77%的肝硬化患者、84%的原發性肝癌患者與乙肝相關。但目前仍無徹底治癒乙肝的藥物,只能做到有效預防和臨床控制。
乙肝可經血液、母嬰和性傳播,不經呼吸道和消化道傳播,因此,握手、擁抱、吃飯、共用物品等無血液暴露的接觸不會被傳染,但不可共用剃鬚刀、牙刷、針頭,或進行無保護性行為等。
接種疫苗是預防乙肝的最有效方法,接種後產生的保護性抗體在95%以上,即使母親是病毒攜帶者,新生兒阻斷率也高達87.8%;即使已被感染,也可透過規範化抗病毒治療有效控制疾病進展。
丙型:重在早期篩查。目前,我國約有1000萬例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只要規範的抗丙肝病毒治療,95%以上可實現病毒轉陰。丙肝的傳播途徑與乙肝相同,只要接觸時無血液暴露就是安全的。
雖然丙肝尚無預防性疫苗,但真正阻礙世界消除丙肝的是“如何有效篩查出病毒感染者”,至今我國仍有70%以上的感染者未被發現。
丁肝:重在防乙肝。作為一種缺陷病毒,丁肝病毒“狐假虎威”,必須有乙肝存在時才能被感染。因此,目前沒有單獨抗丁肝病毒的藥物,主要是抗乙肝病毒藥物。
需要提醒的是,抗乙、丙肝病毒藥物需在醫生指導下按時服藥、定期複查,切忌自行停藥、換藥或輕信虛假廣告,否則可能引起病情反彈、復發及耐藥,得不償失。
本文來自【生命時報】,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資訊公共平臺提供資訊釋出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