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半個月,嫦娥五號帶回的月球土壤研究成果密集釋出,其中在16天內,中國科研人員就向《nature》投稿3篇重大論文。
嫦娥五號帶回來的月球土壤第一篇文章於15號釋出,第一次將月球的地質壽命延長了至少8億年。
月球到底是什麼時候“死亡”的一直都是科學家關注的話題。科學家以月球內部地質是否繼續活動作為判斷月球死亡與否的標誌。
美國阿波羅登月帶回的月球土壤研究認為,月球大約在28億年前就已經停止地質運動,表明月球至少在28億年前就已經死亡。
但是美國阿波羅採集的月球土壤比較古老,中國嫦娥五號此次採集的月球土壤十分年輕,最後的結果也表明:月球地質活動起碼在20億年前還在活動,這就將月球的壽命拉長了至少8億年。
而最新一篇文章是研究月幔區域的含水量問題。結果表明明,月幔源區的含水量僅有每克重量只有1-5微克的含水量,表明月幔極其乾燥。
你可能會疑惑,這些問題對人類社會好像沒有什麼幫助,沒有任何實質性的意義。
但是要知道,月球土壤是極具戰略性的資源。
因為未來人類必定會實現可控核聚變,而可控核聚變最理想的材料就是氦三。
此次嫦娥五號帶回的月壤中已經發現了氦三。
要知道嫦娥五號僅僅帶回來了4斤的月壤,而這四斤的月壤還是隨便開採的,這就表明月球土壤包含大量氦三。
據估計,氦三在地球上的價值每噸180~200億之間。只要用100噸的氦三作為可控核聚變的材料用來發電,就足夠全人類使用一年。而月球表面的氦三含量就有110萬噸,足夠人類使用1萬年了。
歐陽自遠院士在接受採訪時稱,月球土壤含有大量氦三,目前我們正在研究月球土壤氦三的提純技術。如果研製成功,8噸氦三聚變產生的發電量就夠我國使用一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