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2月,衝擊波碎石首先應用於腎結石的治療,時隔半年才應用於上段輸尿管結石;中段輸尿管結石一度被認為是“無主地”;下段輸尿管結石最初也被列為禁忌。
直到80年代中期,衝擊波碎石才逐漸應用於中下段輸尿管結石的治療,時至今日,仍然是全程輸尿管結石的一線治療方法。SWL(體外衝擊波碎石術)時,輸尿管的分段採用泌尿外科分段標準。輸尿管各段結石的術前準備、採用的體位及衝擊方法皆不一樣。
適應證與禁忌證
全程輸尿管結石均可用SWL治療。其最佳適應證是結石直徑≤ 1.0cm,患腎功能良好。
2017年EUA指南小組應用系統評價方法評估了SWL與URS(輸尿管鏡取石術)的利弊,結果顯示,與SWL相比,URS的四周無石率均有顯著增加,但在3個月內,兩組的無石率差異不大。
URS再治療機會較低,並且需要的輔助治療較低,但對輔助治療的要求較高,且併發症較多,住院時間更長。與URS相比,SWL的併發症較少(表1)。此外,從價效比來看,國內SWL費用只有URS的1/20~1/10,無論是社會保障系統,還是個人支付,SWL都應該首先被考慮。
表1 直徑大於10mm上段輸尿管結石SWL與URL療效及併發症比較(點選可放大)
輸尿管結石SWL的禁忌證與腎結石一致。需要關注的是,輸尿管結石遠端是否通暢及結石嵌頓程度。此外,由於輸尿管毗鄰腹主動脈和髂動脈,年齡超過50歲的患者,需要注意衝擊波傳導徑路上是否有動脈瘤的存在。
衝擊波可導致輸尿管出現肌層及漿膜層水腫,肌細胞空泡化、線粒體腫脹及線粒體嵴破壞等改變。臨床治療中也發現,某些反覆衝擊無效改用開放手術的患者,輸尿管壁已發生纖維化甚至瘢痕化,周圍粘連嚴重。原則上,同一部位輸尿管結石SWL間隔時間建議一至兩週以上,結石移動到新的部位可在1天內復震。
本文內容節選自《衝擊波碎石原理與應用》(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醫脈通已獲得出版社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