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絲朋友們大家好,今天老師和大家聊聊為何中醫有個說法叫“情多,人不壽”。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這是宋代大詞人柳永的一首作品。作為宋詞史上婉約派的代表人物,柳永用寥寥數筆,向我們展示了他心中的那一片感傷。尤其是最後一句“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更成了千古絕唱。
但是,作為一箇中醫人,從中讀出了另外一層意思。這就是——情深,人不壽。
你看這詞中人,為了一份牽掛,整個人都消瘦了,衣帶漸寬,但是卻無怨無悔。
現實生活中,很多人也是如此!心中被俗務牽絆,或牽掛,或擔憂,或焦慮,或懷念……最終,也讓自己落成了疾病。縱然沒有“衣帶漸寬”,卻也滿身的苦楚,影響了健康。
由此,我想就“情深,人不壽”跟大家聊一個我前幾個月看到的一張典型的醫案。它源於明代大醫李中梓的《裡中醫案》。
關於這個李中梓,也就不詳細介紹,一句話,他是明代的偉大醫學家。
話說有這麼一回,李中梓遇上一個病人。
這個人啥毛病呢?就是小便不通,排不出尿來。
尿不出來怎麼辦?中醫的治法,就是得利水通小便,把尿匯出來。
去找李中梓之前,病人請了不少其他郎中。有的,用了六一散。有的,用了五苓散。(所謂六一散,就是由滑石和甘草組成的,善於清熱利尿。五苓散,則是張仲景的經方,用豬苓、茯苓、白朮、澤瀉、桂枝組成,可以溫陽化氣、利尿。)
但是,所有這些方藥用下去以後,都是無效的,或者說,見效甚微。
輪到李中梓來治了,他就多了一個心眼兒:既然別的郎中用前面的方法都不行,我也就改弦更張吧。按照老路走,說不定還得丟臉、丟手藝。
接著,就看李中梓診脈。
他就發現啊,患者的兩側寸脈,特別洪大。這個細節,引起了李中梓的注意。緊接著,李中梓就問,說這個患者,平時是不是心事太多、牽掛太多啊?
這時候,家裡人就說了,此人天生一副慈悲心腸,見不得別人受苦。路遇裝扮悽慘的乞丐,他也要跟著掉幾滴眼淚。在平時,遇事則瞻前顧後,遲遲拿不定主意。生活中事無鉅細,都得一一替別人想到。要趕上親友故去或遠離,他會躲在書房,暗自垂淚好幾天。
李中梓一聽,當時就明白了,道:此乃心火刑金,氣化不及也!
於是,李中梓寫了一張配伍。基本用藥就是黃連、知母、黃柏、麥冬、牛膝、茯苓、人參。具體用量,由於年代久遠,這裡已經無法考證了。
結果如何?醫案記載,兩劑用下去之後,“小便如泉”。
這背後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李中梓的話,到底有什麼含義?
還是開篇我提到的那句話,情深,人不壽啊!
你看,這個患者的脈象,兩寸洪大。兩寸,就是兩側寸部。兩側寸部,候的是心肺上焦。兩側寸脈洪大,提示我們這個人心火大,心肺有熱。
那麼,他的心火到底從哪裡來的呢?根據患者平時的性格和行為特點,我們可以看出來,就是愁出來的,操心操出來的。你想想,路遇乞丐也能掉淚,家人遠遊就神情傷感,遇事舉棋不定,瞻前顧後,這人活得多累?
心事多,就會耗傷心陰。因為我們的心,是神智活動的基礎啊。心為陽髒,五行屬火。你的每一次思考,都會引動心陽。久而久之,心陽亢盛,心陰受損,心火就大了。
心火亢盛,結果是什麼?這就是心火刑金。
我們的肺,屬金啊。火,能克金。心火一大,就會影響肺金的功能。肺,主的是津液的輸布。我們小便的排出,要依靠肺氣的宣降。肺在上頭行氣、輸布津液,加一把力,我們的小便才能從膀胱裡排出來。如今,肺氣受心火的損傷,導致輸布和宣降失常,其結果,自然就是小便排洩得異常了。
從這些關係中,我們可以縷出一份因果關係——心火亢盛、肺氣失常、小便不出。
這就是李中梓所說的,“心火刑金,氣化不及”。
既然如此,要想調治的話,自然就去清心火了。清心火,該是解決問題的根本之道。
現在,你看看李中梓用的這些藥材:黃連、知母、黃柏、麥冬、牛膝、茯苓、人參。
這裡,黃連清心火,知母滋陰清熱,黃柏瀉火堅陰,麥冬滋心陰清心熱,牛膝引火下行,茯苓健脾寧心。所有這些,都是在治理我們的心火。最後,加一個人參。人參,益氣,促進小便的氣化、排出,同時還具備養心陰的功效。這就是基本意圖。
醫案,到這裡,說完了。用藥的思路,我也給你解讀清楚了。
從中,我們能感受到什麼呢?
萬病起於心,情深人不壽啊。為什麼現在有人講,好人活不久,壞人總長壽啊?問題就是鐵石心腸、自私自利的人,偏偏不去思考那麼多,不去遷就那麼多,人家的心不累啊。相反,有些人,處處顧慮,處處隱忍,處處替別人周全,最後讓壓力都指向了自我,他們活得心累啊。
心,是五臟六腑之大主。心中少一點壓力,就有利於心陰心陽的平衡。心安,五臟六腑皆定。心亂,五臟六腑皆搖。尤其是心肺上焦有熱,會直接影響全身的氣機執行。這就是一個疾病的溫床,會生出許許多多的病來。有的人,因心火而失眠。有的人,因心火而耳鳴。有的人,長期思慮,心血虧虛,落得頭暈乏力,唇色淡白,血壓偏低。還有的人,心火偏亢,熱入血分,落得脫髮的毛病。更有老年人,晚年不幸,悲苦自憐,一步一步,加重了老年痴呆……
所以我說,人活著,不要太累,不要累心,要懂得取捨,懂得拒絕,懂得不去承擔過多的壓力。這不是自私自利,而是一種生活的智慧、養生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