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每個家庭都形成了一定的飲食習慣,這些習慣會直接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水平,在吃飯的順序上其實有著很大的學問。下面是關於吃飯順序常見的幾個錯誤,快來看看你中招了幾個呢?
第一,餐後馬上吃水果是錯誤的。人體消化食物的順序是按照進食的次序進行的,如果先吃成分複雜且難消化的食物,再吃簡單易消化的食物,會影響後者的吸收,降低其營養利用價值。
各類食物在胃裡停留和消化的時間也是有講究的。例如,麵條、米飯等高糖澱粉類食物以及富含膳食纖維的蔬菜,在胃裡停留的時間大概為1—2小時;富含蛋白質或脂肪的肉類食物,在胃裡停留的時間則需要4—5小時之久;水果和甜品的主要成分為果糖,不需要在胃裡消化,而是直接進入小腸被吸收。因此,如果餐後馬上吃水果,胃裡的主食、肉類會影響水果的胃排空,導致其在體內高溫下發酵,甚至腐爛產生毒素,最終導致胃炎、腸炎等消化道不適症狀。因此,正確的做法應該是預留消化其他食物的時間,然後再吃水果。
第二,飯後喝湯易引起消化不良。吃飯時喝湯的最大弊端在於食物未充分咀嚼就被吞嚥下去,而飯後喝湯則會沖淡食物消化所需的胃酸,影響消化程序。長此以往,容易引起胃動力不足,繼而出現消化不良的症狀。因此,綜合考慮推薦大家在飯前喝一小碗湯,這樣既能暖胃,又能加速營養物質的代謝吸收,還能避免餓肚子的人狼吞虎嚥吃得過多、過急。
第三,先吃肉容易長肉。前面提到人們在飢腸轆轆的時候,食慾旺盛、進食速度快。如果先吃肉,會無形之中攝入大量的脂肪和蛋白質。蛋白質攝入過多容易增加肝腎代謝負擔,脂肪攝入過多不利於控制血脂。吃肉就吃飽了,人們對蔬菜、主食的興趣會大大降低,草草吃幾口了事。這樣一來,糖類和微量元素攝入量遠遠達不到人體日常所需,而蛋白質、脂肪攝入卻超標,長此以往容易出現高血脂、肥胖等健康問題。
那麼正確的做法是怎樣的呢?教給大家一個口訣——“主食在先,菜送口,肉類食物排最後”,按照這種吃飯順序,保證大家吃得既科學又營養。
除了吃飯順序有講究,吃飯速度也不宜過快。如果你很喜歡吃精米細面等高糖澱粉類主食,還吃得特別快,這些食物進入體內後會刺激胰島素大量分泌,引起血糖大幅度波動,增加代謝障礙,加劇肥胖、“三高”、糖尿病等代謝綜合徵。因此,吃飯時一定要細嚼慢嚥。
說起來不過是用餐順序、用餐習慣的小變化,做起來改變的卻是健康生活的大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