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風.淇奧》,基本上沒人知道是誰寫的和寫給誰的。其實,它是衛國二公主姬婭寫的詩,讚美的是她的表兄,齊公子小白即後來的齊桓公。姬婭是中國文學史上,見於記載的第一位愛國女詩人,也是世界文學史上最早的愛國女詩人。她的詩作全部收入了《詩經》。後來因政治聯姻,不得不嫁給了許國許穆公,成了令人心嚮往之的許穆夫人。她十分愛慕她的表兄公子小白,形容他比淇奧的青青綠竹還偉岸、帥氣,簡直像個玉人。
貧而樂道,富而好禮。當孔子把《詩》裡的“貧而無諂,富而無驕”提高到“貧而樂道,富而好禮”的更高層次時,子貢表示贊同, 用《詩.衛風.淇奧》中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來表達。認識到要不斷加深道德修養,而不能停留在淺層表面上。孔子誇獎子貢說,可以談《詩》了。
那麼,“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是什麼意思呢?有人說是加工象牙,當然是不確切的。實際上,是對木、 石、金、玉的加工。切,只是粗加工,磋,則進一步。而琢和磨了以後,表面得到細緻加工和拋光,才最終完成。特別是玉的加工,更需要如此工序。
淇奧,是指淇水的河灣,想想意境就很美。詩境出自美人筆下,美人美景交相輝映,不禁讓人由衷的感慨,為何沒有生在那個時代呢?!淇水發自河南林縣,匯入衛水。
說到姬婭,還有一段美麗的故事。姬婭長得美麗多姿。許國和齊國爭相求婚。姬婭想嫁給齊國表兄公子小白。可是在許國重禮的打動下,衛懿公把她嫁給了許穆公。公元前660年,北狄入侵衛國,衛懿公在亂軍之中戰死。姬婭聽聞衛國亡國,異常悲痛。她想讓許穆公幫忙收復國土,但許穆公怕引火燒身,不敢出兵。姬婭悲憤交加,她毅然決定趕回衛國臨時駐地漕邑,今河南滑縣。許國的大臣紛紛阻攔。姬婭決心堅定,沒有理會,並寫下了千古名篇《載馳》。表明了自己堅定的意志和歸國的決心。姬婭回到衛國後,先卸下車上的物資,救濟難民。接著與新君哥哥衛戴公及大臣商議復國之計。他們招募百姓四千餘人,一邊安家謀生,一邊整軍備戰。同時,姬婭還向齊國求援。齊國國君,表兄齊桓公派遣兒子公子無虧,率兵救援衛國,幫助衛國打敗了狄兵,收復了失地。衛國重新建國,又延續了四百年之久。姬婭這位女詩人,堪稱文武全才的奇女子。
另外,《八佾》中,子夏問於孔子: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孔子曰:繪事後素。有註解說這是《詩.衛風.碩人》中的句子。但是,詩中只用“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來形容宣姜夫人,並沒有“素以為絢兮”之句。有人認為這一句是《詩》中的詩,當然不妥。很明顯,這三 句來源於過去的歌詞,而《衛風.碩人》不過是用了前兩句。 子夏提出的是原有的詞句。“素”是素顏,整句是以素顏為絢麗的意思。可見當時也崇尚素顏美。繪事後素,是指在素顏的基礎上化了妝,才顯得好看。從而得出“禮後 "的結論。所以子夏才有領悟地說: 乎!而孔子則肯定了他的認知。那就是,做事,要以禮為基礎。
還有,《子罕》第二十七章中,孔子說:衣敝韁袍,與衣狐貉者立而不恥者,其由也與!不忮不求,何用不減?子路終身誦之。但是孔子卻有意澄清一點,強調“是道也,何足以臧”?意思是說,要把基本點放在道上,並非“不忮不求” 就可以了。那麼,“不忮不求”是什麼意思?《詩.邶風.雄雉》 中,“百爾君子,不知德行。不忮不求,何用不減”之句,是說女子埋怨丈夫又忮又求,離家去發展,致使自己芳心懷念。 忮(讀zhi),又讀(jⅰ伎),有人講是“強害”,不對,說是嫉妒, 也不對,應該是羨慕和攀比的意思。所以莊子《齊物論》說: “大勇不忮”。子路有勇,穿敝縕袍而不忮穿狐貉的,因而無求,與之相當,何用不臧?就是用什麼都沒什麼不好。但這個 境界還沒達到道的要求,何足以臧?就是達到“不忮不求” 還不夠,要提高到道上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