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保合在吳橋雜技大世界演出。竇松尚攝/光明圖片
【走近文藝家】
他出生在雜技世家,6歲開始跟著父親撂地賣藝,從藝70餘載,依靠“三仙歸洞”“縮骨術”“深喉紉針術”等多項絕活,在國宴上征服各國外賓,在大小舞臺上讓老少觀眾瞠目結舌,憑藉出神入化的高超技藝贏得“鬼手”之名。作為吳橋雜技國家級非遺傳承人,他希望絕活可以得到傳承,更希望吃得苦中苦、不斷超越的雜技精神得以傳揚。
一根木棍、兩個碗、三個海綿球,別無其他道具輔助。77歲的王保合手握“魔法棒”,“指揮”三個海綿球在扣著的碗裡隨意進出,碗下幾個球?觀眾永遠猜不透。
這個令觀眾瞠目結舌的戲法名叫“三仙歸洞”,憑這一手絕技,王保合贏得“鬼手”之名。從藝70餘載,他練就了一身絕藝,被評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案吳橋雜技代表性傳承人。
“不管做什麼事,沒有苦,難得甜。”在王保合看來,練雜技尤其要下苦功夫,“進入新時代,可以不再吃生活的苦,但一定要吃藝術的苦。”
王保合身材瘦小,但是精神矍鑠,腰桿像旗杆,走路輕似燕。1944年,他出生在河北吳橋縣聶莊村一個雜技世家,6歲學藝,8歲登臺,堅守至今。
王保合的曾祖父王玉林,是當年著名的北京“天橋八大怪”之一,人稱“卸鎖大王”,靠著一手絕活“縮骨術”走南闖北,留下赫赫聲名。
王保合的父親王福壽除了精通“縮骨術”外,還會“中翻”“水流星”“三仙歸洞”“深喉紉針術”……節目不斷豐富,演出也越來越受歡迎,王保合自幼跟著父輩撂地賣藝討生活。
“那時四海賣藝全靠兩條腿,肩挑擔、手推車,帶著簡單道具,沿著大運河邊走邊演。”王保合現在仍時常哼唱當時賣藝的“鑼歌”:小小銅鑼圓悠悠,學套把戲江湖走,南京收了南京去,北京收了北京遊,南北二京都不收,條河兩岸度春秋……
王保合跟著大人們練功學藝,在顛沛流離中嚐盡苦頭。“那時都是露天練功,冬天手腳凍傷了,腫起來了,仍然要翻跟斗、耍流星……一會兒也不能懈怠,稍一偷懶就要受罰,再親的親人在傳藝時也變得格外嚴厲。”王保合說,特別是在練“縮骨術”和“深喉紉針術”這兩項家傳絕技時,長輩們督促得更嚴更緊。
“縮骨術”,就是盡力拉伸骨骼,尤其是肩膀附近的骨關節,使各個關節錯位收緊,從而縮小身體。這時要把寬腰帶用力紮緊,防止內臟下移受傷。“深喉紉針術”,就是口內含針,透過肌肉運動,把針紉上線,具有一定危險性,一不小心就被扎傷。兩項絕技,王保合前後用時七年才算練成,“在那個年代,沒有點真本事,根本混不飽肚皮”。
“三仙歸洞”是王保合在30多歲時才正式學習的,由他父親傳授。有人不看好這個“小戲法”,認為上不得大臺面,但王保合不這樣想。他認為手藝沒有大小之分,只要肯下苦功夫,練到絕頂必有收穫。
“三仙歸洞”首先是個“快”字。超乎常人的勤奮和悟性,成就了王保合快得讓人眼花繚亂的“鬼手神功”。在央視《歡聚一堂》節目表演時,攝製組用三臺攝像機從不同角度拍攝王保合手法後,依次慢放,仍然沒能看出其中玄機。
其次是“賣口”,就是把話說到點子上,抓住觀眾心理,隨時應對大家提出的各種“難題”。把觀眾請到方桌旁,湊到碗邊,甚至斜著頭盯住碗底,乃至於把球交到觀眾手上用力握緊,王保合都能把三個小球變來變去。“我每天在吳橋雜技大世界演出,總計不下數千場,每場演出都不一樣。”在簡單道具下演繹出的變化多端,讓王保合的演出貼近觀眾、妙趣橫生。
再有是“救戲”,就是收回無意或故意露出的馬腳。它要求表演者手法運用靈活,頭腦反應迅速,語言表達機智。節目看似小戲法,實則真功夫。“有些觀眾會提出脫離實際的要求,演員不能被難住,既要能圓場,又不能冷場。”王保合對這一技藝駕輕就熟,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現在,77歲的王保合常駐吳橋雜技大世界,在“鬼手居”演出,除展示絕活外,還將“勸人戒賭”等融入其中,寓教於樂。“三仙歸洞”技藝得到了傳承,他的後代和徒弟已能獨立擔綱演出。王保合堅持開門授藝,只要有擔保人保證學生人品等,他都坦誠相授。此外,他四處尋訪民間藝人,收集散失的民間絕活,讓雜技這一中華傳統藝術瑰寶不斷得到豐富和傳承。
和以前相比,雜技創新的步伐在加快。燈光、音樂、服裝、科技……在各種現代手段輔助下,雜技觀賞性、藝術性得到不斷提升。王保合認為,無論怎樣演變,雜技的手藝不能丟、功法不能減,“演員不能糊弄自己,更不能糊弄觀眾”。他經常給在吳橋雜技藝術學校學習雜技技藝的孩子們講,練功不要怕吃苦,不下苦功夫,難得真功夫。
“過去藝人就是‘要飯的’,四處‘散筷子’‘斂餅子’,現在成了受人尊敬的演員,人們都喊我‘藝術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演員地位真是提高了。”王保合說。有一次到西藏慰問演出,十公里一個道班,藏民拉起手跳起舞攔著不讓走,非讓演幾個節目才放行,王保合深受感動。他說,人民需要藝術,歡迎藝術,演員就更加不能給藝術抹黑,要捨得吃苦,練出真本事,只有這樣,才能把雜技技藝發揚光大,造福於民。
進入新時代,過去一些以傷害身體等招攬觀眾的節目逐漸失傳,包括“縮骨術”“深喉紉針術”等,因為尋不到傳人也面臨失傳。王保合認為:“現在生活好了,日子甜了,有些苦可以不吃了,有些絕活可以留存在書籍上,記錄在歷史中。但是吃得苦中苦、勤學苦練、不斷超越、孜孜以求的雜技精神依然要傳揚下去,這是我們的真正財富。”
(本報記者耿建擴陳元秋本報通訊員哈聰傑)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