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很多人為了面子,喜歡把家裝得富麗堂皇;現今,人們的物質條件越來越好了,人們內心也越來越富足了,化繁為簡成為了年輕人主流的裝修手法。
不過,無論是曾經流行的“富麗堂皇”、還是現今流行的“化繁為簡”,都離不開一個共同特質,那就是“千遍一律”,各家各戶看著都差不多。
一位80後臺灣獨居小哥就看膩了這種千遍一律裝修風格,為了彰顯自身獨特的品味與個性——不走尋常路,把家裝成了“赤貧風”;
全屋如同毛坯房一樣的水泥灰牆漆,搭配破舊的傢俱、乾枯的花草、老舊的擺件,甚至護牆板與地板都是特意做舊處理的,每個角落都散發著破敗腐朽的氣息。
他家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家居場景,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玄關
玄關
開啟進戶門,一股“赤貧風”的韻味撲面而來,深色水泥灰牆面貫穿全屋,天花上的管道不加修飾裸露在外;乍一看,有點像走進了80年代小弄堂的即視感。
細細品味卻發現,炭灰色的做舊鞋櫃不僅與水泥灰牆面配合默契,手摸也非常細膩光滑;鞋櫃採用懸掛式安裝手法結合低瓦數暖色光源搭配,營造出的視覺效果復古又使人安靜放鬆。
屏風隔斷
鐵藝屏風隔斷是做過防鏽處理的,它的存在讓玄關通風透光,同時又起到了動靜分離的作用;這種設計手法打破空間的單調感,增加了室內趣味性。
餐客廳與書房
整個客餐廳區域呈開放式,餐廳設計在室內原有的橫樑下方與半牆高的電視牆並列,使得空間開闊又有一定的秩序感。
客廳
天花不弔頂,復古的鐵件軌道燈結合一盞三腳落地燈陪襯,沙發背景用80年代流行的時鐘點綴;簡單也隨意,卻展現出復古、質樸的家居氛圍。
餐桌椅是用舊貨市場淘回來的舊木做成的,吊燈光源透過乾花草灑落在斑駁的舊木桌子上,彷彿上了年紀的慈祥老人一樣暖暖的讓人覺得安心,給予用餐區域另類的悠閒氛圍。
餐桌的一側延伸至電視牆後,復古壁燈厚實質樸,這塊區域是屋主用來當書桌使用的。
餐桌後方,是一個頂天立地的雜物櫃,這裡可以收納衣物、也是生活雜碎的收納櫃,櫃門上的歐式倉庫門圖案正好與人字拼實木地板上下呼應,給人一種簡約卻不簡單的視覺享受。
與收納櫃連線的是書桌分隔出來的辦公區域,做舊的飾面板搭配世界地圖貼簡單裝飾,藝術氣息十足;室外的光線透過百頁簾若影若現的,很唯美。
臥室
臥室復古水泥灰磚上牆,搭配古銅色壁燈與壁畫點綴,厚實質樸又有著斑駁的滄桑感,給人一種簡單、隨性、粗獷、又不加修飾的視覺效果,散發著迷人的藝術氣息。
臥室沒有傳統床,實木板架高搭配席夢思,簡簡單單的實用性卻極高;即便以後結婚生子後,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地臺當床睡也不錯。
衣帽間是幾塊歐松板搭配幾根鋼管構成,這種搭配手法有一種“未完成”的耐人尋味感,像不像沒錢裝修的臨時搭建品?
實際上歐松板是一種硬度高、不會輕易變形的板材,在上面刷了一層清油以後防潮又防曬;這種結構對於獨居的屋主而言,既是日常衣物的收納櫃,也是衣物的晾曬區域,收衣服的時間都省略了。
裝修完工後屋主把室內居家照發到網上後,引來眾多追求個性的網友評論與轉發,但是也有一些無法欣賞這種風格的網友留言評論說“父母看到要心疼”。
各花入各眼,每個人的審美觀念不一樣,得出來的結論自然也就不一樣;那麼問題來了,屋主家的這種“赤貧風”是你喜歡的菜嗎?
老曾:家居作者,專注於家居生活與家居裝修這些事兒;關注我讓你裝修少走彎路,房子越住越溫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