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在母親患癌去世後發現自己得了相同的癌症,這種心情誰能瞭解?而且自己還是一名腫瘤專家,聽起來真的太諷刺了,然而這件事卻真實發生在徐克成院長身上。
徐克成的母親身患重病,腹部的腫瘤大到用手就能摸出來,他知道這是晚期很難治療,但是依然儘自己所能為母親治療,然而母親還是在幾個月後離開了。
事情到這裡並沒有結束,幾年後,徐院長自己也被確診肝癌,他有一瞬間的恐懼和迷茫,母親沒能躲過死神的黑手,自己能躲得過嗎?
確診後,徐克成經歷了幾次手術,身體逐漸開始好轉,他現在除了是患者,還是一名醫生,他不想錯過這次“寶貴”的機會,決定將新療法用在自己身上,說白了就是把自己當成小白鼠,若是成功了,將會有更多的病人活下來,若是失敗了,也會成為一次有意義的治療。
如今15年已過,徐院長身體非常健康,沒有復發跡象,他的方法也幫助5位癌症患者重獲新生,最小的患者不足1歲。
徐院長根據自己的患癌經歷總結出4條經驗,分享給大家
“三分靠治療,七分靠心態”
或許是得益於自己是醫學專業,比普通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更強一些,在短暫的恐懼和迷茫後,徐院長很快就恢復平常心,他知道此時負面情緒幫不上自己的忙,還有可能促使癌細胞壯大,只有心態樂觀一點,消除恐懼,才能強化免疫力。
“再沒有食慾,也得把飯吃好了”
臨床上三至七成的癌友有厭食的現象,還有部分患者有腸梗阻,吃了不吸收,到了癌症晚期這種現象更加明顯,可以這麼說兩成患者的身體是被“餓”垮的,所以,癌症患者的飲食要比其他疾病患者的飲食更用心。有兩件事要牢記,第一件事,化療前不要進食,不吃油膩、有異味的食物。第二件事,吃飯速度要放慢,可少食多餐。
“不要把自己當成癌症患者,每天正常工作”
在工作中忙碌起來,比一個人躺在病床上發呆來得強,和身邊的同事、朋友交流,感覺自己就像健康人一樣,這種心情對身體有好處。如果你已經辭掉工作,可以給自己找點事做做,比如說做社工、去旅遊、做手工等等,不要把心思放在身體上,當然,這也不是叫大人勉強自己,如果身體很差了,還是要注意休息的。
“每天抽點時間去運動,增強武力值”
運動其實就是鍛鍊自己的抗打能力和武力,訓練免疫細胞,對控制病情有一定幫助,建議大家每天抽出40-60分鐘時間來運動,有助於提高生存率。儘量多走路,身體條件還行的可以慢跑、做瑜伽、游泳,增強骨骼、肌肉力量。如果感覺比較累,那就減少運動頻率,每週保證3-5次,不可過度消耗體力。
有人打敗了癌症,也有人輸給了癌症,同樣是肝癌,不同的人可能會有不同的結局,但是我們從抗癌成功的人身上都能看到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他們心態好,不輕易放棄,還積極地治療、運動,這些都是他們成功的原因。
有人質疑,徐院長抗癌成功的原因是不是因為拒絕化療?
化療一直被人們所詬病的就是它的副作用,為啥醫生自己都不願意做?很多人都產生了不好的猜想,覺得醫生讓患者化療就是去送死。這完全是一種誤解,因為徐院長在做這個決定前是查找了大量資料,他認為自己目前這個病情做化療效果不大,反而還會減弱免疫力,於是他選擇了另一種治療方法,希望能和腫瘤共存。
但是不能否認,在某些疾病的治療上,化療確實是最好的辦法,比如說淋巴癌、白血病等等,透過化療患者的生存率可以由30%提升到80%,差距非常明顯,所以我們不能說化療一定沒有用,還是要看癌症是什麼型別,處於什麼分期,由醫生評估後製定最優方案。若是醫生讓你化療,請你不要一味地拒絕,有什麼疑問可以直接諮詢醫生。
抗癌成功的事蹟還有很多,在看到這些事蹟的時候,我們的內心深受鼓舞,原來癌症也並無所不能,經過幾十年的研究和發展,它早就不是以前那個戰無不勝的“大魔頭”了,只要我們詳細瞭解它,積極配合醫生,就能找到方法把它“降服”,為自己爭取更長的生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