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四是第四個中國醫師節。在那個特殊的節日,我不由又想起多年來一直思考的這個問題:做醫生,職業幸福感,是從哪裡來的?
醫學,是為“人”而設,是“人”學。身軀四肢、五臟六腑、眼耳鼻舌、骨骼肌肉、大腦脊髓、九大系統、兩大迴圈,再加上微觀層面上各種門類的細胞等等,醫學,可以說是所有科學中跟“人”打交道最為全面深刻、最為細緻入微的學科。而人文是人類文化中的核心,是詩書禮樂化成天下。醫學人文,是從人文角度對醫學的思考和總結。著名衛生法學專家徐青松教授總結了醫學人文精神的三要素:即人本、仁愛和公益。
“人本”即“以人為本”。以人為本,體現在醫患雙方。醫生懷抱奉獻的“醫心”,依其專業知識及經驗,提供醫學診斷、預後、治療選擇及結果等資訊,患者提供其本身對健康照顧的目標,其中所蘊含的更重要的價值是現代醫學的主旨精神,即“人文關懷”。於患者,重要的是信任醫生,從具豐富經驗的醫生專家那裡獲得治療意見,認清治療的方向,滿懷希望;於醫者,重要的是打破溝通的藩籬,在醫治體疾的同時,鼓勵患者釋放緊張,放下負擔,戰勝恐懼,即“身心同治”。
“仁愛”即“仁者愛人”。醫學是“人學”,“醫道”歸根結底自然也當是“人道”。而“人道”的核心則是“愛人”。孟子說“仁者愛人”,能夠“愛人”者,其本人必須首先是個“仁者”,擁有一顆仁慈的“愛心”。這體現在醫生對病人的善心、同情心及同理心,“有時比外科的手術刀和藥物還要重要”。徐青松教授說,“心的門是從裡向外開的”,敞開心門,表達愛,投入情感,替患者著想,考慮患者之病痛可能會影響到其家人以及造成沉重的經濟和心理負擔,這就是在行醫中融入了人文精神,是當今醫學模式從“生物醫學模式”向“生理-心理-社會醫學模式”轉變的必然發展。
“公益”即“人道主義”。醫生做公益是另一種的“治病救人”和“仁愛情懷”。醫者要牢記並時時提醒自己,“我不是在治療一個病人,而是一個活生生的人,一個有生命的人。”公益實踐多種多樣,做好事、行善舉、義診義教、救濟捐贈、幫助弱勢群體等,其中科普醫學知識也是一種公益,科普寫作往往結合醫學人文的思考,科普和醫學人文結合,旨在創造人類的福祉和利益。
若干年前我在《中國醫學人文》雜誌徵文發表的一等獎作品《君風》,詮釋的正是醫者人文精神的風範浩氣:
墨眉善目益師,白衫慈懷良朋。
殷言如蘭雋永,潔行似竹秀恆。
樂業不知春暖,助人那管秋冷。
詩云有匪君子,吾歌無疆君風。
人本、仁愛、公益,“三要素”融合,醫心、愛心、恆心,“三心”並舉,樹立醫者品德和氣質,培養審美情趣和藝術精神,把生命跟時代的崇高責任和人文精神聯絡在一起——是的,醫生的職業幸福,從醫學人文精神中來。(汪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