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學勤是1962年文化部評選出來的22大影星之一。
他與電影的緣分從《邊寨烽火》開始,在拍攝了《戰火中的青春》後到達了演藝事業的高峰。
在出演了一系列優秀影片後,他成為了長春電影製片廠的掌舵人。
在事業上龐學勤可以說是功成名就,但是在生活中他卻一度被命運安排成了苦情劇男主角。
龐學勤與妻子楊洸是一對志同道合的電影人,但對於他們的結合楊洸的父親曾顧慮重重,並與龐學勤有一番交心的長談。
面對準岳父的推心置腹,龐學勤立下誓言,這一生都會好好對待楊洸。
那麼他到底有沒有兌現諾言呢?請到他的故事中去尋找答案吧!
01
1929年,龐學勤出生在江蘇省內一個名叫東坎的小鎮上。
那是一個動盪的年代,在成長中他見證了很多苦難的發生,也早早地鍛煉出了獨立幹練的性格。
10歲那年,龐學勤就成了當地兒童團的團長,足以證明他在同齡人中是出類拔萃的。
那時候龐學勤不止和同伴們一起貼標語、做宣傳,也經常主動出擊擾亂敵人視線。
幾年後縣裡成立了自己的文工團,勤奮上進的龐學勤也成為了其中一員。
彼時他也不過十四五歲的年紀,卻依然能被任命為副團長,帶領團內一百多人在周遭演出。
1945年4月,龐學勤所在的縣文工團被收編到新四軍蘇北文工團,他成為其中的主要團員。
在幾年間裡,這個文工團一直活躍在鹽阜、蘇北和華中等地區,以文藝的形式宣傳抗日思想,配合武裝力量共同打擊敵人。
龐學勤在團裡也是一材多用,除了在大戲中出演角色外,他還是合唱隊中的一員。
在緊張充實的工作中,兩年的時間匆匆流逝。此時的龐學勤英姿勃發、積極上進,不僅加入瞭解放軍,並且還入了黨。
他也從一名基層團員成長為能力出眾的指導員、創研組長,且還參加了1948年打響的淮海戰役。
與如今每天埋頭於繁重學業中的學子們相比,龐學勤那一代人的青少年時期過得實在可以說是驚心動魄。
02
1951年,炮兵指導員龐學勤接到了組織上為他安排的新任務,去北京電影學院學習。
由此,龐學勤開始了他的電影事業。
在北京電影學院期間龐學勤結識了很多影壇新秀,也邂逅了一位靚麗的女同學,楊洸。
楊洸是一位土生土長的北京姑娘,她的父親是一位很有學問的長者,對女兒也是盡力培養。
在進入北京電影學院之前楊洸曾是中央音樂學院的演員,專業素養非常出眾。
在校學習的過程中學員們時常要參加舞會,這樣的場合楊洸自然是如魚得水,可部隊出身的龐學勤卻對此一竅不通。
就這樣,楊洸成了龐學勤的舞蹈老師,一種情愫也開始在兩人心中蔓延滋長。
在當時那個年代,學員談戀愛是不被允許的,被發現了是會被開除的,所以龐學勤和楊洸誰也沒有貿然行事。
一直到即將畢業的時候,身為男士的龐學勤才將楊洸約到了北海一處小橋附近,主動對心儀的物件表白了心意。
而楊洸雖然也柔情滿面,卻並沒有馬上答應他,她覺得自己應該徵求一下父親的意見。
龐學勤沒有想到,就在見家長的過程中,他得知了一個關於楊洸的秘密。
03
在龐學勤的眼中,楊洸的父親是一位很有修養的老人家。
見面之後他和龐學勤有過一次單獨的談話,在談話中楊洸的父親將女兒的情況透露給了龐學勤,希望他慎重地考慮兩人之間的關係。
原來楊洸現在看起來很正常,但其實在青春期時她曾經有過患精神疾病的傾向。
雖然這麼多年一直她的病情沒有反覆,可誰也不敢保證今後會發生什麼。
這個不太好的訊息讓龐學勤感到很是意外,想想自己和楊洸幾年的相處時光,他最終還是決定不放棄這個可愛的姑娘。
楊洸的父親沒有再多說什麼,只是拜託他今後一定要好好對待自己的女兒,龐學勤一臉鄭重地答應下來。
那時候火熱的事業和愛情讓龐學勤對未來充滿了希望,他根本不會想到腳下的路竟然那樣崎嶇難行。
熱戀的日子生活總是甜蜜美好的,1955年楊洸在一次考核中獲得了考官的讚美。
龐學勤為了給愛人慶祝,在家中切了一盤西紅柿,撒上綿白糖,早早吊在井裡冰鎮上,等楊洸一回來他立刻把冰涼的西紅柿端上來給她一個驚喜。
在那個年代,能吃上這樣一份糖拌西紅柿也是非常不容易的。
1958年,龐學勤和楊洸喜結連理,組成了一個幸福的小家,次年,厄運降臨。
那一年,楊洸正在拍攝影片《冰上姐妹》,劇組中有一個人得上了會傳染的紅眼病,包括楊洸在內的很多人都被傳染上了。
為了不讓眼睛影響拍攝進度,她使用了一種名叫可的松的激素類藥物,沒想到因為用量問題而引發了更嚴重的眼疾,視網膜周圍炎。
這個病在當時是非常棘手的,楊洸被送到北京治療,過程中需要往眼球裡打針,她的視力幾近失明,這讓龐學勤很是心疼。
那對這對小夫妻來說,是一段艱難的歲月。
04
自從楊洸去北京治病後,龐學勤就開始了兩地奔波的生活。
那段時間因為罕見的自然災害,所以糧食方面非常緊缺。
不幸中的萬幸是,當時龐學勤所在的劇團會不時到漁場或者部隊演出,對方則給演員們準備一些魚和豬肉作為報酬。
每次龐學勤拿到自己的那一份魚或肉都捨不得吃,他總是將食材處理好,然後做成易於儲存的炸製品。
得知團裡有誰要去北京,他就拜託人家幫忙給楊洸捎去。
偶然他有了空閒的時間,會立刻乘車去北京看妻子,龐學勤希望自己的意外現身能給楊洸帶來驚喜,希望病中的妻子能開心一些。
楊洸這一失明就是4年,期間還要做很多次視力矯正手術,龐學勤生怕妻子因為乾重活而引發眼睛出血。
所以他不僅在工作之餘擔起了家中裡裡外外的活計,到了北京也捨不得讓妻子幹一點活。
像是洗衣做飯、收拾房間,就連楊洸的內衣也都是龐學勤來洗。
1964年,在諮詢了多個醫生的建議得知懷孕對楊洸的眼病無害時,龐學勤夫婦將生子提上了日程。
次年,他們的大兒子出生了,龐學勤給兒子取名為龐好,他希望兒子的到來能給妻子來帶病癒的希望。
或許老天也被龐學勤感動了吧!那之後楊洸的眼病確實有了一些改善。
幾年後當小兒子出生時,龐學勤給他取名越字,寓意也是希望妻子的病能夠越來越好。
兩個兒子給這個家庭帶來了歡樂,楊洸的病也真的一天比一天好了。
05
那些年,龐學勤不僅呵護著妻子楊洸,在事業上他也很有一番作為。
早在1959年,他就憑藉著在影片《戰火中的青春》中飾演的雷振林一角而名聲鵲起。
1962年,他與秦怡、陳強等人一同被文化部評為新中國的22大影星。
1965年,他還參演了經典影片《烈火中永生》,在片中他飾演了江姐的丈夫。
按照這個勢頭,楊洸眼病逐漸恢復後他本該在影壇上更加活躍,但事實上他並沒有這樣的機會,因為一個對家庭來說更大的災難發生了,楊洸的精神障礙復發了。
最初她只是變得沉默不愛說話,沒多久就發展到了狂躁。
發病時她會對身邊最親的人下手,龐學勤不能和病人計較什麼,只能默默承受。
當時龐學勤漸漸轉到了幕後工作,後來還當了長春電影製片廠的廠長。
可無論在外面工作多忙,回到家他立刻變身成為全能丈夫。
做飯洗碗、唱著歌哄兒子們睡覺,當一家人都進入夢鄉的時候,他再悄悄爬起來洗衣服,看劇本。
每到週末等待龐學勤的不是大好的休閒時光,而是全家人脫下來的兩大盆衣服。
有時候妻子的病情實在難以控制干擾了龐學勤工作,他會趁著兩個孩子不在家的時候把妻子送到醫院裡去。
楊洸走之前必然是一番掙扎,送走妻子後身心俱疲的龐學勤總免不了大哭一場。
這樣的日子可以說是暗無天日的,但龐學勤卻從來沒有怨過妻子,也從來沒想過放棄。
面對一個堅持執著、心有陽光的人,就連厄運也會被嚇跑。在龐學勤的細心照顧下,楊洸的狀態漸漸恢復如常。
從80年代到2004年楊洸患病去世這段時間裡,龐學勤與她終於過上了一段尋常夫妻的平靜生活。
這些歷經苦難之後的新生,成了龐學勤心中最美好的回憶。
06
楊洸去世後龐學勤遲遲走不出失去親人的悲痛,在那段時間裡是懂事的大孫子陪在他的身邊,一點一點拂去他心上的傷感。
父親為這個家所做的一切,龐學勤的兩個兒子都看在眼裡。
他們敬佩父親,更心疼父親,兩兄弟不希望父親操勞了半生,老了還要品味孤獨。
一個大膽的想法在他們心中漸漸成型,他們要為父親尋找一個談得來的老伴,而曾與他們家有著多年交情的高山英子,無疑是最合適的人選。
高山英子早年曾在長春居住,是龐學勤夫妻的鄰居,她與楊洸關係非常不錯。
後來她因故離開了長春,去往了日本。幾番輾轉的過程中他們失去了聯絡。
楊洸去世一段時間後,龐學勤的小兒子找到了高山英子的聯絡方式,得知好姐妹已經故去,高山英子十分傷感。
她將慰問的電話打給了龐學勤,老友失聯多年再次聯絡上,彼此心中自然百般感慨。
他們見了面,一口氣暢聊了好幾個小時。心也慢慢拉近了。
在兒子們的支援下,年過70的龐學勤鼓起勇氣對高山英子挑明瞭心中的想法,高山英子雖然心中有些顧慮,但最終她還是接受了他。
有了高山英子的陪伴,龐學勤的晚年生活變得不再形單影隻。
2015年10月12日,在這個世界上嚐盡了苦難,也收穫過幸福的龐學勤永遠的離開了。
他到底有沒有遵守曾經對老岳父許下的諾言呢?
答案顯而易見。
很多很多年前,還未得勢的劉秀曾發出過“娶妻當娶陰麗華”的感嘆,看過今天的故事,大概也會有人萌發出嫁人當嫁龐學勤的念頭。
這世上的男人千千萬萬,但如此知冷暖、有擔當的男人實在是太珍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