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跟著名著寫作文,這是我的第194篇原創文章。
在寫作文的時候,一涉及到動作描寫,很多小學生往往三、兩句就寫完了。然後他們就無奈地握著筆桿,很長時間寫不出一個字來……
這種現象怎麼解決?可以試試將動作分解開,細化成一個個小動作。
請看下面這段素材:
我看見他提起那條嶙峋的右腿,搖晃著劃出一道弧線;看見他那條腿每次踏下,身體不由自主地往右邊傾低。他這樣蹣跚前進而又能不摔倒,不能不說是個小小的奇蹟。(卡勒德胡賽尼《追風箏的人》)
這段話寫了什麼內容?不就是一個跛腳的人走路的樣子嗎?可是作者沒有簡單地寫成:這個人走路一搖一晃,而是將走路這個動作分解為“提起右腿——搖晃——踏下——身體向右傾低”,這樣下來,人物走路的畫面就自然浮現在讀者的腦袋中。
同時,文段最後還寫出了“我”的評價——小小的奇蹟——間接代表讀者發出了心聲。
這個技巧,我們可以這樣使用(順便說一句,四年級考試經常遇到的一種要求寫連續動作的題型,就可以靠這招對付):
1.原句:他看準來球,一下子打了回去。
分解:他擺正身子,眼睛一刻不停地盯著那黃色的小球,抬起右臂,猛地揮動球拍,一下子將乒乓球打了回去。
2.原句:放學後,他收拾完東西就回家了。
分解:放學後,他先將筆帽合上,將水筆輕輕放進文具盒裡。接著合上書本,把它和文具盒一起裝進書包,同時拉上書包的拉鍊,最後抽出書包的拉桿,昂著頭哼著小曲回家了。
3.原句:他將球投進了籃筐。
接到隊友傳過來的籃球,他先觀察了一下敵方球員的位置,又在心裡估摸下自己與籃筐的距離。然後將球托起,瞄準籃筐,原地起跳,手腕輕輕一抖,球在空中劃出一道弧線飛進了籃筐。
今天的技巧你學會了嗎?
我是李老師,喜歡我的文章的話,歡迎點選下方的按鈕分享轉發,咱們一起幫孩子掌握更多寫作文的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