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來看一個我家的故事:
兒子昨晚睡覺凍到了,早上起來便有些鼻塞、嗓子疼,我提醒他晨讀,他表現得很不情願,有些氣急敗壞,時不時發出“哎呀哎呀”的聲音吸引我注意,我假裝沒聽到,幹著自己的事。
讓他養成晨讀的習慣,可以說我已經煞費苦心,而堅持晨讀讓他一直保持著較好的成績,一旦有哪段時間偷懶不晨讀,成績很快便會下滑,關於這一點他自己非常清楚。但是,仍阻擋不了他時不時地偷懶。
我用了一個錯誤的方式(學習了多年的教育,仍攔不住我偶爾“發昏”)我對他說,晨讀這件事你自己決定吧,不想讀就不讀吧。他馬上聽出來我言不由衷,我繼續掩飾,又強調了一遍:不想讀可以不讀(口氣自然不那麼友善)。
我自認為隱藏地很好,他卻總能準確地把握我的真實想法,他是個神槍手,能精準地感知到我的真實想法,然後一擊而中。
簡.尼爾森博士在《正面管教》中提到:
“我們說話的語氣能最準確地表達言語背後的感覺,而孩子也總是能精準地察覺出你的真實想法。”
的確如此,他說:“我還是讀吧。”孩子們擁有很強的覺察能力。
雖然他完成了今天的晨讀,我的目的達到了。但是我知道,這次“聽話”了,不代表下次也“聽話”,他終將對我的控制表示反抗,到那時,衝突就發生了,這是我不想看到的。
更重要的是,從長遠來講這種控制的手段,不利於培養他成為一個自律、自信的人。簡.尼爾森博士在《正面管教》中教了我們一個好辦法:贏得孩子4步驟
我在頭腦中演習了一遍4步驟,晚上放學後,我要這樣對他說:
第一步:說出對方情緒
媽媽看到你早上不舒服,應該是昨晚睡覺凍到了,所以早上又難受又困是嗎?一想起晨讀就很煩,是這樣嗎?
第二步:對他的情緒表示理解、同情
媽媽理解你的感受,身體不舒服,又沒睡醒,肯定什麼也不想做,不想晨讀,媽媽上學的時候早上起來特別費勁,尤其是冬天,沒有暖氣特別冷,哆哆嗦嗦地穿衣服,一想到一會要上學去就煩得不行。
第三步:說出你的感受,讓孩子感受到你的愛
媽媽讓你堅持晨讀,是因為擔心不堅持晨讀導致成績下滑,每次考不好你都會很傷心,媽媽不想讓你傷心,每次看到你哭,媽媽特別心疼,所以希望你能每天都能堅持晨讀。
早上你那麼難受還是堅持讀了,是不是因為害怕媽媽生氣?
第四步:引導孩子關注解決問題
我們找個時間我們一起來想想,有沒有什麼好辦法讓你不再覺得晨讀煩人,好不好?
簡.尼爾森博士在《正面管教》中提到:若要讓孩子做得更好,就得先讓他感覺好。這裡提到的感覺好,是讓孩子感覺到自己有能力做事情,而指責、羞辱、打罵的方式都是在告訴孩子“你不行”“你很糟糕”。
晚上,我會用上面的步驟和兒子談一次話,明天會更新我們商討的解決方案,歡迎繼續關注。#教育微頭條##教育##幼兒教育大家說#
我是@絡一讀書一位踐行終身學習的媽媽,我會持續分享學習方法、教育理念,歡迎點贊、評論、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