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段時間我跟一個老大哥一起吃火鍋。
大哥的孩子,都上學了。
很正常的,他開始跟我抱怨他的生活,主要是和孩子有關。
人這種動物很有趣,甭管你年輕時怎麼浪怎麼不羈,有了孩子之後臉都會拉的跟茄子一樣長,然後在煙霧升騰中抱怨,養孩子可太難了,太煩了。
吃的喝的這些還好說,照顧上學也能解決,唯獨孩子本身,是最煩的。
給孩子一個玩具,能拆了看裡面的構造;
給孩子一個畫筆,準能四處畫畫;
最不能忍受的一點是,好不容易下班了,孩子就會揪著自己問個不停,這個可是一點辦法都沒有。
大哥放下酒杯,說這孩子一點也不像別人家孩子那樣乖巧,沒個定性,很可怕。
隨後他發出了靈魂一問,我相信這也是有孩子的年輕父母都會好奇的一點——對孩子來說,到底什麼特質才是最重要的特質?
我笑了,你剛剛講半天了,這不就是你說的嘛,多問啊。
就是多問,保持一顆好奇心,孩子自己就會去尋找一個答案。
作為老知乎使用者,從14年就開始浸淫在這個平臺上,到如今我深知一點——一個好問題永遠勝過一個好答案。
答案,是一個角度。
但問題,怎麼問,問什麼,往往會啟發更多的思考。
這比答案本身還重要。
我小時候問題很多,最開始我爸媽還能憑藉著個人知識水平解決,我覺得能回答出來這些問題的他們簡直是我的偶像和神明,隨著問題越來越專業,他們開始解答不了,就花大錢塞給我一套硬殼的《十萬個為什麼》。
書越看越著迷,得到了答案,但同樣還有更多問題,得承認,我從小就有槓的天賦。
隨著閱讀量的增長,我也逐漸知道自己該向誰發問,該怎麼問,以後遇到了一個新的領域,就算一無所知,也知道該問出哪些問題,怎樣獲取答案。
這時回看一下原點,愛問問題真的是個好特質,換句話說,問出一個問題,就開啟了探索世界,認知世界的過程。
當年一本本《十萬個為什麼》,能塑造出一批批愛問問題的孩子,他們認知世界,開啟了新人生。
2
我恭喜老大哥,孩子能夠擁有源動力,用自己的手、眼、腦三方認知世界,得到答案,你該做的不是心疼玩具,而是慶幸自己有個優秀的孩子。
我們就是這麼長起來的,就是從《十萬個為什麼》開始,最後成為了開發者,成為了工程師,成為了科學家,成為了飛行員,成為了白領,最重要的是,我們也從當年的孩子,變成了孩子的父母。
一切都源於當年的“為什麼”。
這幾天,我刷知乎時看到了吾輩問答系列中更新了一款影片,叫《第十萬零一個為什麼》,很有趣。
它是一封給父母和孩子的影片信,特效挺精彩,有點《格列佛遊記》的既視感,如果順著鏡頭看下去,它其實就在回答當下父母面對的問題。
一開頭,它將鏡頭置於父母兒時的視角下,彼時《十萬個為什麼》開啟了我們新世界大門;隨著手機、PAD等時代新元素出現,帶來角色轉變的暗示,此時已經轉換成了孩子的視角;
這時,十萬個為什麼也進行了迭代,由我們這代人為他們準備了新的《十萬個為什麼》,由他們去看,去開啟新世界的大門。
新世界是什麼樣的?
一個個幼態的孩子的剪影,他們置身於深藍大海或者浩瀚宇宙中。這樣的視覺衝擊下,無疑孩子們面對的是更大,更新的浩瀚宇宙。
影片最後留下了一個問題——比起回答我們該給孩子一個怎樣的未來,更應該好好問問,我們要給未來一個怎樣的孩子?
前者是聚焦於父母,是上對下,責任與主動權在父母;
後者聚焦於孩子,是個人對社會,責任在父母,主動權在孩子。
最後這個問題,其實剝落了一個社會問題的外衣,露出一個本質:我們都說養孩子養孩子,這彷彿是個關起門來的,延續家族血脈關係的私事,一群因此困擾的父母聚集起來,就成了一個如何為全社會培養承擔社會責任的公民的公事。
如何解決這個公事,是我們所有人該考慮的問題。
這就是我覺得這個影片最有趣的一點,它作為知乎吾輩問答系列的一個新作品,始終沒有離開它的本質——一群愛較真的人在努力聚焦社會問題,主動承擔責任,試圖用知識解決。
這群人,是他們,是我們,是當年的那群愛問為什麼的孩子。
他們是知乎使用者,構建了知乎社群,他們經歷了從傾信權威,變成了一人提問,眾人回答的過程。這個過程中,無數個不同領域的從業者分享自己的親身經歷,造成的影響是許多人的世界觀因此改變,無數人因此受益。
從為什麼出發,得到答案後,就培養出了質疑精神和責任意識,更能消解權威,拒絕崇拜,更客觀的解釋世界。
知乎因此具備了源動力,打造出的【吾輩問答】這個深度內容IP,是以此為矛,刺向更大的宇宙。
一方面,它這是知乎特色的營銷方式,讓優質內容創作者用問答的形式分享自己的見解;
一方面,它能夠證明的內容的價值,讓有問有答的創作者們更有恆心,也多了一個向外展示正面形象的視窗;
最重要的是,它證明了這批當年愛問為什麼的孩子,如今是如何用自己的知識構建深度內容平臺,不止於此,繼續前行,繼續拆解社會問題本質,然後用一個個為什麼,努力解決它。
養兒這件公事,知乎的這群年輕父母們深深思考後,化身為策劃、編輯、校對員,得到的解決辦法,是一本書。
一本包含著200個問題,800個科普知識點的《知乎版十萬個為什麼》。
爸爸媽媽當年藉此開啟世界,現在交給你。
問為什麼,是個好習慣,要傳下去。
人生苦短,但每解決一個問題,都有歡喜。
3
還是兒時的記憶,還是兒時的書籍,如果你看這本《知乎版十萬個為什麼》,你會發現它很不一樣。
在內容上,它已經進行了迭代,我們當年好奇的是,百慕大三角洲到底有什麼秘密,有沒有雪人和大腳怪;
現在孩子已經問到了,為什麼人在虛擬世界裡不會覺得餓,為什麼火星上的游泳池和地球上的不太一樣?
知乎永遠不缺問題,它上面富集了我們提出的精彩且刁鑽問題,這些當年我們好奇的問題已經被解答,逐漸成為了常識。這群年輕的父母們又把新的問題與答案加入其中,交給孩子。
有問題,就會有答案。
這些內容經過中科院院士內容稽核,又經過幼兒園實地調研蒐集,就為了給孩子科普啟智。
科學性過關後,書內還設定了新IP角色劉小看山,這隻小北極狐陪著孩子靈動的翻閱繪本內容,寓教於樂。
這是一本聚集著內容的書,但也不僅僅是一本書,更是一種關係的傳承。
孩子當下獲得知識很重要,讓孩子學會探索未來更重要,將來成為一個學識豐富,樂於分享見解,承擔起責任的大人,最重要。
其實,這可以回答我文章開頭的老大哥的問題。
養孩子,沒必要操心,孩子會問,會成長,會自己創造未來。
我們是父母,更是孩子好奇心的領路人,孩子的世界,應該由他們自己獲得的答案構建。
孩子想成為什麼人,最終還是靠孩子自己選。
4
最後,以我之見,現在的年輕父母,很棒了。
我們會苦惱,會為孩子問出問題答不上而撓頭,會擔心給不了孩子更好的生活,這是我們的責任感作怪。
因為比起我們的父母,我們已經見識到了更大的世界,我們已經獲得了很多答案,在這個基礎上,我們想要塑造出更加優秀的孩子,對社會更加負責的公民,讓孩子在我們的肩膀上看得更遠,這就是我們嘔心瀝血的原因。
在這個大前提下,現在的父母開始各領域出擊。
從生理上,給孩子補齊了各種氨基酸魚油等補劑;
從興趣上,給孩子報了小提琴、馬術等興趣班;
從讀書上,初高中知識點,以及從幼兒園時期孩子該讀國內還是國外的繪本,該入手程式設計機器人還是人工智慧機器人都瞭如指掌。
孩子有沒有興趣,無所謂,盡我所能,堆砌所有資源,讓孩子挑,就是盡責。
但恕我直言,這其實是目前教育行業的一個誤區。
一群得到了足夠多答案的父母,在儘自己所能,試圖窮舉所有可能性。
這是靜態而非動態的看待孩子的成長,用自己的求知習慣套在孩子身上,忽視了孩子生理成長的過程,身為父母,卻越來越不會問為什麼,失去了提問的熱愛。
窮舉,得不到答案。
單方面靜態灌輸,必然會造成絕對的權威,和一個絕對服從或者絕對叛逆的孩子。
關係會失衡。
這不是物質或者知識匱乏的問題,而是孩子主觀能動性的問題。
我們之所以需要孩子愛問,去質疑,去打破權威,是為了讓孩子擁有一顆挑戰未知位置的心,而不是擁有一個已有世界的歸順者。
與其問孩子為什麼對已有的世界不感興趣,不如說為什麼我們身為父母,卻不愛問為什麼了。
我們本身,為什麼沒有保持對提問的熱愛?
為什麼我們沉溺於已知世界,為什麼我們逃避孩子的問題,為什麼我們不再對未知事物保持好奇,為什麼我們會沉默?
熱愛不應該因為時間而衰退。
父母不能傳送給孩子所有的知識,孩子需要自己學習;
同樣,孩子不能問出無窮問題,父母也應該像孩子一樣保持提問的習慣。
父母和子女,本來就是一段動態平衡,互相進步的關係,父母沒必要在孩子面前保持絕對的權威,孩子也沒必要做父母的絕對附庸,雙方都在成長,這一段關係才有增量。
塑造一段有增量的關係,是父母和孩子,都應該做的事。
人,之所以爬上了世界之巔。
不僅是肯幹。
還有肯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