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跟我說想要孩子‘要就是了’。”珍·克利裡惱怒地表示,“我們這一代大多數人根本負擔不起。是否有孩子不是自己能掌控的,這是個令人挫敗的現實。”據瞭解,35歲的珍曾是一名教師。沉重的經濟負擔讓她想有一個家庭的夢想可能永遠都沒法實現,而這是很多英國千禧一代共同面臨的困境。
據外媒報道,英國年輕人為了存錢,有人搬到房價更便宜的地區,有人做3份工,還有人為此換職業赴海外工作。然而,養孩子所需要的錢卻依然不夠。
英國出生率處於破紀錄的低谷
五分之一的英國女性將中年無子
英國的出生率已經處於破紀錄的低谷,其中30歲以下女性的生育率已經達到自1938年有記錄以來的最低水平。造成當前狀況的因素有很多:很多人主動選擇不生育,有些人因生育障礙,還有很多人因為不確定性、氣候危機等因素而拒絕生育。但在眾多原因之中,經濟負擔和居住成本的上升是一個長期存在、且越來越大的問題。
上個月,英國工黨主席安妮麗絲·多茲(Anneliese Dodds)才指出,很多人就是因為“成本壓力”而被迫推遲組建家庭的計劃。
為非自願無子的女性提供支援的組織Gateway Women創始人喬迪·戴指出,英國五分之一的女性到中年都還沒有孩子,其中80%都是因為外部環境因素,而非生育障礙。這8成的人中有的因學生貸款、專注職業發展等問題,導致其家庭計劃被大幅推後。與此同時,房價的上升、可負擔育兒服務的缺乏也讓當代英國人越來越難獲得財務安全。
住房危機下
經濟負擔成生娃重大障礙
據“兒童貧困行動組織”(Child Poverty Action Group)訊息,2021年,將一個孩子撫養到18歲的花費為71611英鎊。英國人覺得,從養育孩子的角度來說,與歐洲其他國家相比最糟糕的地方就是英國。最近一份超過2萬名在職家長參與的調查顯示,97%的人認為育兒成本太過高昂。
喬安娜·扎亞茨有個3歲的女兒,本來還想再生個孩子,但發現經濟上根本就不可行,因為育兒成本太高。“我是波蘭人,我伴侶是義大利人。這兩個國家都有很高的育兒補貼。然而,英國在這方面卻嚴重落後。”喬安娜說,儘管他們都在工作,但目前的育兒開銷已經相當於另付一份房貸了。
喬安娜為此找了個薪水更好的海外工作,想試試看能不能存些錢來生育第二個孩子。但是,她為此要跟家人分離數月甚或數年,還不一定能實現,“我37歲了,還在不斷變老。計劃最終也可能因為我的生物鐘而實現不了。”
對英國年輕一點的千禧一代來說,經濟負擔也是他們要孩子的重大障礙。27歲的莎拉·海格是一名研究人員。她和伴侶在博士畢業後都背上了鉅額的學生貸款。買房還是生孩子成了一場艱難的心理鬥爭。在她生活的劍橋地區,買房要40萬英鎊起。可她也沒法搬去其他房價便宜的地區,因為絕大多數的實驗室都在這裡或同樣昂貴的牛津地區。最終,她決定了先存錢買房,“你不能沒有穩定的住所就建立一個家庭。租房已經不是選擇,因為驅逐提醒只需提前2個月。我們可能在8個星期後就變成無家可歸的人。”
倫敦國王學院政策研究所所長巴比·達菲教授指出,英國的住房危機尤其影響千禧一代及以後的人要孩子的決定。“嬰兒潮一代80%的人有自己的房產,千禧一代只有40%,這是一個巨大的轉變。這把當代人推向了租賃市場。而這個市場是未管控、昂貴且不穩定的。”達菲教授指出,再算上高昂的育兒開銷、工資停滯不漲,以及削減社會支援性服務的緊縮政策,這些造成了一種信念的坍塌——當代年輕人的未來並不會比父輩好。
英國年輕人稱,打三份工
也養不起孩子
住房並不是影響年輕人的唯一因素。29歲的行政助理菲奧娜現在正同其他7個人分租一個房子。她拿著2.2萬英鎊的年薪,還另打了兩份兼職補充收入,但還是看不到足以建立家庭的財務穩定的路。
“我連一條狗都養不起,怎麼養孩子?”菲奧娜提到,英國的財富差距大,意味著一旦出現狀況,就幾戶沒有喘息的空間。她前些年曾精神崩潰過一次,不得不停止工作。而那段經歷讓她知道落入貧困線有多容易,“比你以為的容易多了,而那實在太可怕了。”
菲奧娜稱,“打三份工,連狗都養不起,更別說養孩子” 圖據網路
珍·克利裡和伴侶決定無限期地推延養孩子的計劃,“我們只能在自己準備好了、能給孩子能力範圍內好生活的情況下才養孩子。”而菲奧娜決定不要孩子。
紅星新聞記者 林容
編輯 郭宇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