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公益,是好事,但絕非易事。
文丨劉曉潼
編輯丨江倩君
萬物皆可跨界,這在餐飲界與時尚界之間更是常見。
早有老乾媽登上紐約時裝週、旺旺推出周邊服裝、海底撈推出彩妝……品牌們期待透過跨界增加曝光、銷量,甚至是為了打造更立體的品牌形象,以成功破圈。
酸菜魚,遊進時裝週
不久前的10月9日,太二酸菜魚與服裝品牌Bronze Lucia攜手登上了2022春夏上海時裝週。
太二×Bronze Lucia上海時裝週T臺秀現場
(圖源:太二)
作為跨界“老手”,太二曾與喜茶聯名製作了“酸菜魚歐”、與亞歷山達聯名做“酸菜味冰淇淋”、與banana in蕉內聯名推出“襪!你太二了”系列。
但此次太二在上海時裝週的跨界與其以往嘗試都大不相同:本次跨界聯名的主角,是太二的流浪貓公益IP「何英俊」。
賣酸菜魚怎麼和貓扯上關係了?
讓貓也吃上“酸菜魚”
近年來,從“雲吸貓”、逛貓咖,甚至“榮升貓奴”,寵物貓逐漸成為了越來越多年輕人的感情寄託。隨著中國居民人均收入及消費水平的不斷提高,養寵人數比例逐步提升,而背後對應的,是寵物飼養相關法律缺漏等問題。
如半年前發生的“寵物盲盒”事件,反映出當下寵物的繁殖、買賣、遺棄情況混亂不堪,城市裡的流浪動物數量及其生存問題也備受關注。
如何令更多人關注流浪動物問題,並接受TNR救助(Trap誘捕—Neuter絕育—Release釋放)和“領養代替購買”等科學救助觀念?
講好故事,一直是太二所擅長的。流浪貓的公益故事,太二還能講好嗎?
太二的官方公眾號一直以四格漫畫輸出「二老闆」與「小二哥」兩個品牌IP,一個是固執做魚的老闆,另一個是犯二有活力的小二形象,努力傳達專業做魚又貼近年輕人的品牌形象。
而在公益IP「何英俊」的創作上,太二刻畫了一隻有“剪耳”“異色爪”流浪特徵的黑白痞貓形象。
「何英俊」簡介 (圖源:太二)
藉助「何英俊」的故事,太二利用做酸菜魚用不到的魚肉和魚骨為主要原料,上線了“保證顧客不吃”的新品——公益貓糧。該產品不作售賣,年輕人路過太二門店無需消費就可領一份,帶給身邊的流浪貓。
何英俊公益貓糧(圖源:太二)
貓吃魚,太二“賣魚”,碰了個湊巧。
另一方面,太二按月捐贈公益貓糧給中國小動物保護協會、熙熙森林等公益機構,還上線了公益主題菜“何英俊貓爪酸奶凍”、公益周邊“何英俊沒門地墊”以及近期與Bronze Lucia的聯名服飾,每售出1份,便會捐贈部分公益產品利潤,用於流浪貓絕育及醫療救助等。
類似於當下年輕人在螞蟻森林“種樹”——吃完酸菜魚,順便帶走一袋貓糧給身邊的流浪貓,或是買周邊同時獻愛心,成為了害怕麻煩的年輕消費者參與公益的契機和起點
據太二官方公眾號公益資料展示,2021年5月27日至10月8日,「何英俊貓糧」門店領取量已達14727袋、公益機構捐贈量4050kg;「何英俊公益基金」向中國小動物保護協會已捐贈100675元。
另外,太二曾舉辦號召當代年輕人“洗掉標籤做自己”的澡堂快閃、“吹走標籤,髮型自由”的髮廊快閃……如今創意腦洞也用到了流浪貓公益活動上。
9月中,太二就聯合阿派關愛小動物社會發展中心舉辦關愛流浪貓公益展,透過“流浪貓食堂”“流浪貓宿舍”等場景,讓觀看者深入瞭解流浪動物現狀,太二用一貫以來的不濫情、不悲情、“講趣味故事”的方式,向大眾傳達流浪貓科學救助方式。
太二關愛流浪貓公益展
(圖源:太二)
餐飲企業做公益:理性與感性
做公益,是好事,但絕非易事。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餐飲行業受到劇烈打擊,甚至一度停滯。而隨著疫情轉入常態化後,餐飲在逐漸復甦,餐飲企業也在“公益”和“自救”中尋找平衡點。
太二做公益的底氣何在?
目前太二已在全國超過80個城市,包括澳門特別行政區開設了超過300家直營門店,同時出海在新加坡開了首店。今年8月九毛九公佈2021年中期業績,其中太二2021年上半年營收為16 億元,同比增長138.6%。
但根據Frost & Sullivan調研資料顯示,2014-2018 年酸菜魚市場收入規模複合增速高達 32.3%,太二所在的酸菜魚這一單品類賽道同質化競爭日趨激烈。在保持品牌業績增長的同時,主動承擔社會責任,如今看來已是這間年輕化餐廳提升品牌價值的重要路徑之一。
後疫情時代的餐飲企業,如何創造超出食物對味蕾與腸胃的價值,答案或許是給予食客精神層面上的共情與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