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壕是最基本的戰地工事之一,戰壕對平射火力有很好的防護效果,並且能夠有效降低曲射火力帶來的人員傷亡。
在21世紀的今天,許多軍事強國已經利用無人機、大規模殺傷武器、鐳射制導導彈等高科技武器實現了遠距離精確打擊,坦克裝甲部隊的普及讓運動戰成為常態。那麼,戰壕在現代戰爭中還有用嗎?
答案是有用,並且還在使用。在最近的納卡衝突、以及敘利亞戰爭中都可以看到戰壕的身影。在烏克蘭東部,一支由俄羅斯支援的反政府武裝部隊在兩軍停火線的一邊挖出了一條250英里長的堅固戰壕。
無人機也許已經取代了戰場上空的信鴿,但是戰壕的使用卻沒有什麼變化。
一、推土機攻勢———戰壕在現代機動化作戰下的無奈
1990年8月,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並在12小時內推翻了這個毫無準備的國家。
1990年11月,聯合國安理會給了伊拉克最後期限,要求他們在次年1月15日撤離科威特。與此同時,布什總統也將北約軍隊集結于波斯灣,等待1月15日限期的到來,隨時發動反攻奪回科威特。代號為“沙漠盾牌”行動。
剛拿下科威特、屁股沒坐熱的伊拉克人當然不會就這樣坐以待斃。薩達姆從國內動員了三十萬大軍進入科威特迎擊北約。一種古老的戰爭技術被運用在這片土地上,那就是挖戰壕。
“薩達姆線”是伊拉克軍隊的第一道防線。這條防線的核心是一系列的戰壕,周圍遍佈沙堤、反坦克溝渠、鐵絲網和雷區。薩達姆妄想用這些一百年前的把戲將西方人拒之門外,但現實卻很殘酷。
北約的地面作戰從2月23日當地時間四時開始,“薩達姆線”是他們的第一戰。在此之前,他們已經對伊拉克佔領軍發動了40天40夜的空中打擊。地面早已潰不成軍。
攻破薩達姆線的是美國第一機械化步兵師。美國人並沒有逐個清除戰壕,他們先是使用安裝有掃雷犁的M1A1坦克進行開路,再派出M9戰鬥推土機碾壓一切,朝著伊拉克人犁去。許多伊拉克人在戰壕中試圖反擊的時候被活埋了不少。
第一波地面攻勢結束後,“薩達姆線”只剩下一堆埋在地下的壕溝,以及人們的殘肢斷臂。美軍在進攻中沒有傷亡,因為他們都在裝甲車裡。當伊拉克人看到他們的戰友被活埋時,他們選擇集體投降。
大約70英里長的戰壕在短短几個小時內就被挖走了。8000名守軍中約有2 000人投降。目前還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伊拉克士兵被推土機活埋。
伊拉克在海灣戰爭中犯下的錯誤與二戰中的法國人一樣。新技術和新理論的運用,為歐洲帶來了具有運動戰特徵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人開著坦克繞過了有史以來最強大的靜態防禦屏障——馬奇諾防線,突破阿登森林,直達法國腹地。這場經典的戰鬥標誌著戰壕模式在未來將退出主流戰場。
二、戰壕的前世今生
人們常常認為,這一軍事戰略是過去時代的遺物。事實上,戰壕戰在現代某些缺乏裝甲和空中支援的地區仍然是步兵最有效的戰略。戰壕作為戰地工事之一的優勢在於簡單快捷。只要人力夠多,一兩天時間就可以把它挖好。也可以慷慨地將它拋棄。
相比之下,像馬奇諾防線那樣的鋼筋混凝土堡壘群需要耗費的工時更久、經費更多。並且想對付這樣的工事,機動性強的敵軍只要使用迂迴戰術繞道就行了。
兩伊戰爭期間,在伊拉克軍隊取得初步戰果之後,戰事就演變成了多年的戰壕戰。伊朗發動過第一次世界大戰式的人海浪潮攻勢,並且和70年前一樣失敗和血腥。數以萬計的人死於徒勞無用的進攻。
對於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計程車兵來說,越過戰壕、攻向敵陣是最可怕的命令,因為這意味著他們當中的大部分人將成為槍下鬼,死在衝鋒的路上。
其餘的時間他們都躲在戰壕裡。戰役開始之前,指揮官先是讓普通士兵挖好散兵坑,工兵們再將其轉化為複雜的戰壕系統。其深度足以讓人安全站起來、使之不必暴露在敵人的視線之內(2.4米深、1.8米寬),這是最基本的要求。
如果確定雙方還將長時間地持續這種對峙僵局。那他們就會在戰壕進行深加工。用沙袋和木板加固戰壕,以防止坍塌。
戰壕中面向敵人的那一側被稱為“胸牆”,踏臺是士兵射擊時站駐的位置,進攻時可以踩著它作為階梯翻越到無人區。往上還有彈藥架。
背向敵人的一側為“背牆”,裡面有躲避炮轟的“貓耳洞”,平時用木製擋板隔開。腳底下還有擋泥板,避免士兵的腳長期泡水。
戰壕是彎曲的,而非筆直。這是為了防止敵人攻入戰壕後使用直射武器將毫無防備計程車兵一窩端。一個完整的戰壕系統至少有三層結構。最靠近敵軍的是前線壕、往後是支援壕、最後一條壕溝的後面是炮兵陣地。
三、戰壕的衰弱
為了抵禦突如其來的正面攻擊,雙方士兵都不得不挖掘保護性戰壕,以避免傷亡,同時維持來之不易的領土。
戰壕戰的巔峰時期是一戰,重新定義現代戰爭並促使戰壕戰退出歷史舞臺的新技術也萌發於一戰。人類利用三種武器宣告了戰壕戰的式微——坦克、飛機、毒氣。
戰壕戰為軍事戰略家提供了寶貴的教訓——靜態就是徒勞無功的消耗,他們更傾向於快速移動和空中打擊。集越野能力、裝甲防禦力為一體的坦克打破了戰壕的僵局,他是馳騁疆場的移動堡壘,摧毀和碾壓目所能及的一切障礙。
炮擊來臨時,快速躲進貓耳洞的老兵也許能保住一條命。但是面對來自空中的垂直打擊就沒那麼幸運了。精準轟炸是摧毀地面工事最高效、最低代價的辦法。地面步兵只要給出個座標,接下來的事情交給轟炸機就行了。
接著就是毒氣。戰壕的通風狀況並不好,毒氣彈的有害物質可以在那裡殘留數週。戰壕戰的致命性因數太多了,在戰壕中戰鬥計程車兵有10%死於疾病。士兵們也因前線的天氣狀況而受苦。暴雨淹沒壕溝,造成泥濘,溺水是一種持續的威脅。處在潮溼的環境中常常會得“戰壕足”,如果不處理,就會進而惡化成壞疽。老鼠、蒼蠅和蝨子也在戰壕裡大量繁殖。
現如今,戰壕還沒有被徹底淘汰。只不過,在現代戰爭中,如果一國的戰術思維還停留在戰壕戰模式,那他們就註定會失敗。
文/和平之風
參考資料:
1、《一戰時期塹壕戰》,周輝、田磊、鄒濤
2、《戰壕大揭秘》,樂少 、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