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車剛誕生不久,多數就率先作為軍用裝備,代替比較原始的騾馬運輸,尤其是卡車類,既可以運輸武器,又可以承載士兵,大大增強了行軍速度,在二戰期間部分國家,都有不同程度的機械化能力,就比如美軍和德軍,一個步兵師可能就要裝備上千輛汽車,幾乎是不再靠腿和騾馬行軍,那麼在東南亞戰場的日軍呢?
二戰期間日軍的裝備雖然對比西方有些粗糙,但他們也什麼都不缺,要坦克有坦克,要汽車有汽車,但至於效能和質量方面,那就不一定是最好的了。那麼本期就來為大家盤點18種,二戰期間日軍所使用的軍用車輛,注意,不是具有武裝攻擊能力的裝甲坦克車輛,只是運兵運輸的普通車輛。
1、95式 挎鬥摩托車
這款軍用摩托車並非是日本純國產,因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深受美國哈雷摩托車的影響,所以在上世紀二十年代期間,日本與美國哈雷摩托車廠商,建立了合作關係,並得到了哈雷廠商的生產許可,在1935年就製造出第一輛美式哈雷摩托車,搭載了1200cc的發動機,還被稱作為“黑鐵”95式。並加上挎鬥,這樣不僅可以讓車身穩定,挎鬥裡面還能乘坐一個人,再架設一挺機槍,就具備戰鬥能力,但是摩托車身上的不少重要元件,還是源自於美國哈雷原廠。後期生產出來的95式挎鬥摩托車,成為日軍制式裝備,同時還作為本土警察、高官護衛隊的配備。
2、97式 側三輪摩托車
簡單來說,97式側三輪摩托車,就是根據95式挎鬥摩托車的基礎上衍生而來,同樣是源自於美國哈雷摩托車的技術,搭載28馬力的1200cc哈雷摩托車發動機,但97式屬於仿製品,基本上實現了日本國產化。除了發動機以外,重要零件不再依靠哈雷廠商,完全可以自己復刻,97式側三輪摩托車,也被稱作為“陸王”,這一型號完全作為軍用,並在太平洋戰場和東南亞戰場中大量使用,當時大概有將近上萬輛97式側三輪摩托車在日軍中服役。
3、昭和1式三輪摩托車
該型軍用摩托車,也是根據95式和97式挎鬥摩托車的基礎上衍生而來,使用了97式摩托車的基本構架,並在車身尾部安裝了一個由鐵板焊接而成的車斗,並車身前部就像是現代踏板摩托車那樣,空間更大更寬,駕駛員的腳可以平穩放在上面,剎車也設計在了踏板上面,並車身為尾部放上兩個橫向車輪,就像現在鄉下電動三輪車一樣的結構,並車斗可以乘坐人員,或者運輸少量的物資,駕駛穩定性要比挎鬥式摩托車更強,而且車身採用焊接結構,也有很強的堅固性。昭和1式三輪摩托車,在上世紀40年代初期開始使用,並主要用於太平洋戰場,作為飛機場或者基地的彈藥油料運送載具。
4、95式 四驅偵察車
二戰期間日軍大量採用的吉普車,由黑金公司生產,戰時期間共計製造4800輛,主要用於軍官乘用、巡邏、偵察、通訊等工作,原本車身是敞篷式設計,不過考慮到天氣等情況,在車艙尾部安裝了一個由帆布製成的可摺疊式車棚,可以展開覆蓋整個駕駛室頂部,能抵擋雨天和沙塵等天氣。95式四驅偵察車,搭載了雙缸四衝程V1AF汽油發動機,最大功率為33馬力,並搭配手動變速箱,前進三檔後退一檔,最大行駛速度為每小時70公里,並考慮到了北方嚴寒天氣,強化了電機裝置和供油泵裝置,在寒冷的天氣中不影響車輛打火。它的尺寸長度為3.3米,寬度為1.52米,高度為1.68米,車身重量為1.1噸。95式四驅偵察車,除了在東南亞戰場使用外,也有大量應用在太平洋戰場。
5、95式 迷你自動貨車
有人會好奇“自動貨車”是啥意思?主要原因是日本當時對機械的認知理念比較老舊,由於燃油汽車是可以透過發動機行走,當時的日本人認為發動機是自動化裝置,而不是再靠騾馬牽引,所以也就保留著“自動貨車”的稱呼,而不絕對不是自動擋,因為那個時候還沒有自動擋車輛。圖中的95式迷你自動貨車,是仿照美國雪佛蘭迷你廂型車而來,搭載汽油發動機,但是效能較弱,產量也很少,只有部分作為飛機場的後勤車輛,會運輸一些彈藥、修理工具等。
6、豐田 KB 自動貨車
它本是一種民用車輛,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該車充當軍用卡車裝備了軍隊,在1938年到1942年期間,共計生產了19870輛豐田KB卡車。該車的配置方面,搭載了一臺豐田製造的3389CC直列六缸OHV水冷柴油引擎,最大輸出功率為65馬力,車身長度為5950毫米,寬度為2191毫米,高度為2219毫米,軸距為3594毫米,最大載重量為1.5噸。在二戰期間除了94式自動卡車外,豐田KB就是第二大主力,在戰爭結束後,豐田KB又重新回到了民用卡車領域。
7、豐田 KC 自動貨車
它就相當於豐田KB的1943版,由於當時戰爭進入焦灼狀態,材料資源已經供應不上,為了減少成本,除了發動機和引擎倉採用金屬外,其餘的車斗和整個駕駛艙等位置,都採用了木質結構,有的會保留兩個大燈,也有的會保留一個大燈,放置在引擎蓋的前面,並重新改名為豐田KC型自動卡車,主要用於本土物資運輸和太平洋戰場後勤運輸工作。
8、五十鈴 94式 自動貨車
二戰期間,日軍曾大量採用的一種通用型軍用卡車,在東南亞戰場和太平洋戰場上,都能見到它的身影,不僅僅可以運兵,還能運輸一些彈藥物資或卸掉車斗,改為防空炮車,工程車等使用。它具備6×6驅動能力,車身重量為4.8噸,車身長度為5.3米,可以承重1.3噸的貨物,車斗部分還可放上由帆布製成的棚頂,能運載10~12名步兵,94式自動卡車在當年的效能和適應能力很強,也受到日軍的重視。
9、五十鈴 97式 自動貨車
它屬於94式自動卡車的衍生型,也可以被理解為是4驅的低配版,車身比94式自動卡車要短一些,並採用前2後4的佈局,而不再是6×6,在中網部分只有輕微的改進,但發動機和本質的技術都是一致的。97式軍用卡車也主要擔任運兵,彈藥運輸等工作,多數裝備給東南亞戰場的關東軍。
10、日產 80型 自動貨車
當時專為複雜道路以及惡劣環境所設計的一種運輸卡車,主要用於後勤彈藥運輸,後勤物資補給,很少用作於運兵。在戰前日產80型卡車,也屬於民用車輛,但為了擴大機械化作戰能力,所以也被徵用為軍用卡車,在當時它的表現很出色,後來還擴大了生產數量。
11、日產 180型 自動貨車
多數人在神劇裡面看到的日軍卡車,基本上都是根據老款C10卡車改裝成的道具,而真正的原型,就是這款日產180型軍用卡車,在外觀和內飾方面,日產180型卡車,在一定程度上模仿了美國福特V8卡車,它搭載了直列6缸發動機,最大功率為83馬力,百公里油耗為14L,比當時的德軍和美軍卡車要節省30%左右,而且車身較大,皮實耐用,在日軍軍用卡車中,它排在第3位,在東南亞戰場很常見。
12、98式 鐵路公路兩用自動貨車
根據94式自動卡車的基礎,改進出來的公路鐵路兩用運輸卡車,把橡膠輪胎拆除後,輪子可以相容鐵路,在上面平穩行走,還能在尾部牽引兩個木質車斗,並滿載士兵,對於發動機方面也進行了改進,馬力更強,行進速度更快,但駕駛艙部分比較簡陋,車棚直接用帆布來代替,而不再像以前的金屬棚頂,但該型卡車在二戰期間的數量很少。
13、豐田 2式水陸兩用自動貨車
二戰期間日本海軍陸戰隊所採用的一種兩棲式卡車,由豐田研發設計,採用四驅方式,全車身為金屬焊接結構,駕駛室在前部,後面還有一個巨大的乘員艙,一次可容納15~20名士兵,能在1~2米深的水中行走,並車身尾部帶有兩個螺旋槳推動裝置,但這種車輛在二戰期間僅有198輛在日軍中服役。
14、1式 半履帶運兵車
半履帶車一般人都以為德軍和美軍大量裝備,其實日軍也曾研究過這方面的載具。就比如在1943年,模仿德國Sd.kfz半履帶運兵車,研製了屬於自己的1式半履帶裝甲運兵車,前部是兩個橡膠輪子,並配備轉向機,後面是履帶結構,並採用後部驅動方式,搭載了一臺134馬力的柴油發動機,最大行駛速度為每小時50公里,車體採用焊接結構,並安裝滲碳鋼裝甲,防禦厚度為8毫米,車艙可搭載15名步兵,還能配合7.7毫米輕機槍使用,戰鬥全重為6.5噸,1式半履帶裝甲運兵車,當年主要活動在太平洋戰場,但其裝備的數量也不是很多。
15、1式 全履帶裝甲運兵車
它也是仿照德軍履帶式裝甲運兵車,所研發的另外一種全履帶式裝甲運兵車,由當時的日野重工生產,在1941年定型,駕駛艙分佈在左側,並且非常窄小,只能容納駕駛員和副駕駛,而右側是發動機,尾部是一個較大的乘員艙,不僅可以運兵,還可運載一些彈藥和物資,也能牽引重型火炮。搭載與1式半履帶裝甲運兵車同樣的柴油發動機,但車身較重,達到了6.75噸,行進速度只有每小時42公里。車身長度為4.8米,寬度為2.2米,高度為2.5米,採用了與95式輕型坦克相同的履帶,在乘員艙後部,還可以架設一挺92式重機槍,也可以安裝由帆布製成的棚頂。1式全履帶裝甲運兵車,有少量曾部署過東南亞戰場,其餘多數還是在太平戰場。
16、3式 履帶式自動貨車
根據傳統卡車,與坦克履帶所結合的雪地專用運輸車輛,它並沒有裝甲防護,只是為了對應雪地和一些環境複雜的道路,履帶的作用要遠比6×6輪式更強,車身的整體佈局與卡車也是相同的,發動機在前部,駕駛艙採用對稱式設計,尾部是一個由膠合板打造的車艙,既可容納步兵,又可運載彈藥和物資,但有關3式履帶自動貨車的資料不是太多。
17、98式 6噸全履帶火炮牽引車
對於這輛車,我相信很多人都是比較眼熟的,具體我就不多說了。它是基於97式中型坦克的底盤改進而來,發動機在後部,仔細觀察,包括油箱排氣管等位置,都還有著97式坦克的基本結構。動力系統搭載一臺110馬力的DD6型水冷柴油發動機,最大行進速度為每小時45公里。原本採用敞篷式設計,但可以安裝帆布簡易車頂,用來抵擋雨天和大風天氣。但它可並不是人員運送車輛,而是一種火炮牽引車,專門用於拖拽92式105毫米加農榴彈炮或者96式150毫米重型榴彈炮,車內可容納七名成員,而且也是炮組成員,98式6噸全履帶牽引車,當年主要活躍在太平洋戰場,只有後期,少量的98式牽引車才來到東南亞戰場。
18、日產70型 乘用車
嚴格來說,它並不屬於一線戰鬥人員的車輛,而作為後方軍部和指揮部,高階軍官所專用的乘用轎車,當時日產的技術並不太完善,所以多數都模仿美國雪佛蘭技術。日產70型乘用車搭載了6缸汽油發動機,最大功率為85馬力,配備手動變速箱,前進為三個檔,後退一個檔,車艙內部寬敞舒適,屬於將軍和大佐級別的專用座駕,也同等於現在的C級或者是B級轎車。
那麼本期這18種二戰日軍軍用車輛,就和大家們分享到這裡,如果對此還有哪些不同想法,歡迎在評論中表達出來,想要了解更多武器裝備內容,請記得關注,下期繼續為你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