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洋芋攪團,美滴很!攝影/嚴肅
-風物君語-
土豆 洋芋 馬鈴薯
甘肅人的命命命!
哪種食物最能代表甘肅?
在外地人眼裡,甘肅人的飲食永遠都是“面面面面面”——蘭州的牛肉麵,天水的漿水面,敦煌的驢肉黃面……除了麵條,還有各種饃饃鍋盔餅子,花樣過多,哪一種麵食最能代表甘肅,實在不好說。
▲ 面與肉,大概是外地人對甘肅人飲食最突出的印象,比如牛肉麵,就是面與肉的經典組合。攝影/嚴肅
那麼牛羊肉呢?甘肅人的確愛吃烤肉、手抓,但在新疆、內蒙古、青海等“吃肉大哥”面前,也並不佔優勢。
最能代表甘肅的食物,必須是從最西部的敦煌,到中部的蘭州,再到東部、南部的天水、隴南無處不在,一天三頓都有可能吃到,足以讓全體甘肅人達成共識。這樣的食物,想來想去大概只可能是——
土 豆
▲ 想要聞土豆原始的香氣,烤土豆最好不過。攝影/盧文
土豆,也叫馬鈴薯,對於甘肅人來說,最親切的稱呼還是洋芋。說它撐起甘肅飲食的“半壁江山”,並不過分。
在甘肅人的日常食譜裡,它時而“顯”——早上煮洋芋,中午烤洋芋,晚上炒洋芋;時而“隱”——加入面中、加到肉裡,或是化為粉條……一天三頓吃洋芋,花樣萬千的它變著法兒吃,是甘肅人的家常事。
▲ 甘肅是全國馬鈴薯種植大省,從河西到隴南已形成四大優勢產區。製圖/monk
“甘肅洋芋蛋,只吃洋芋不吃飯”,這話雖然有點誇張,卻也能體現出洋芋在甘肅人心中的重要程度。在以往缺少肉類和新鮮蔬菜的年代,要是再沒有這麼個土疙瘩,甘肅人大概只能“光桿子”吃麵了。到了今天,即使飲食已經非常豐富,洋芋也依然牢牢佔據著甘肅人的餐桌C位。
甘肅洋芋的“N種”吃法
洋芋的做法吃法是數不清的。它既可以“文吃”——涼拌燉炒,作為“塊”的它紮實厚重,作為“絲”的它輕巧勁脆;它也可以“武吃”——蒸煮燒烤,搗壓捶打,變化無窮。提煉出澱粉後,它也可以華麗轉身,作為粉條搭菜配肉,無不默契,還可以一身油辣,分外誘人。
▲ 蘭州夜市上的油炸土豆片。攝影/嚴肅
文吃丨土疙瘩也可以很精緻
甘肅人家家有本“洋芋經”,哪怕是最簡單的酸辣土豆絲,每家的口味也不一樣。土豆絲的粗細,是否清脆,調味的口感,都能讓人印象深刻。一盤土豆絲就著餅子饃或饅頭吃,酸辣開胃,是甘肅人最常吃的洋芋菜品(放諸全國大概也不例外)。
▲ 在甘肅,土豆絲還可以做成土豆餅。攝影/嚴肅
當然,甘肅各地也有很多地方特色的洋芋菜。青藏高原邊緣上的岷縣,洋芋被拿來做“釀皮”——拿洋芋擦絲磨成粉擠幹水分,再攤成餅蒸熟,最後炒著吃,口感軟糯中帶著韌勁,菜籽油香配著洋芋澱粉獨到的口感,甚至能吃出一絲肉味。
▲ 上圖 即將下鍋爆炒的洋芋釀皮;下圖 洋芋涼粉(ran ran)。攝影/蘋果
天水也有這樣一道“洋芋涼粉”——然然(ran ran),將土豆澱粉放開水在鍋中,攪拌至半透明出鍋放涼,切塊涼拌,口感綿軟。 在天水、隴南,娃娃們還喜歡吃洋芋丸子,乘熱蘸蒜汁吃,柔筋筋的,非常彈牙滑嫩。如果吃不完,還可以切成條或者片兒,下頓炒著吃,又是別樣滋味。
▲ 洋芋卜拉,洋芋與麵粉融合的味覺藝術。圖/網路
土豆搭配麵食,也能做出不同的風味。甘肅慶陽的洋芋卜拉,是將切好的土豆條放入鹽和麵粉拌勻,裹上“面衣”入鍋蒸熟,再加料調製,爆炒則味道更佳。
▲ 上圖 馬三洋芋片,攝影/嚴肅;下圖 東鄉洋芋片,攝影/王寶周,圖/匯圖網
洋芋簡單切成片,也不乏花式做法——蘭州的馬三洋芋片,以薄薄脆脆的口感,和誘人的紅油辣椒取勝;緊鄰蘭州的臨夏,東鄉洋芋片則是厚土豆片,加上青紅椒與洋蔥齊炒,再調入特製料汁,軟糯與焦香並存,十分下飯。
▲ 鮮香麻辣的流汁寬粉,讓人慾罷不能。圖/網路
提煉出澱粉做成粉條,是土豆華麗轉身的起點。作為配菜的它不影響主菜的風味,還以彈滑的口感加分,於是有了粉條白菜炒肉、豬肉燉粉條、砂鍋土豆粉等美味。而手擀粉和寬粉,更是麻辣燙裡亮眼的“明星”,一碗嚼勁十足的流汁寬粉,吃起來非常過癮。
武吃丨一顆就是一頓飯
洋芋無論做得多麼新潮,無論怎麼搭配花哨的調味,它的原味口感也從不過時。一整顆洋芋,在家裡煮,在地裡烤,都是甘肅人喜愛的吃法。
▲ 能不能“炸開花”,是判斷土豆好不好吃的標準之一。攝影/嚴肅
煮洋芋,大人喜歡“炸開花”的,小孩喜歡帶焦巴的,多了一絲焦香。綿密的口感,最樸素的味道,也最溫暖人心,再來點小鹹菜,或者嫩蔥,或者是從漿水缸裡剛剛撈出來的酸菜,幾顆洋芋下肚,一頓飯也就解決了。
▲ 地鍋燒熱,就可以放土豆進去了。攝影/楊來勝
收穫洋芋的季節,農人中午的食物便是烤土豆。搭一個簡單的“地鍋”(也叫qiong鍋鍋),堆上一些乾土塊,點燃柴火加溫,再放入洋芋,讓滾燙的土塊與洋芋充分接觸,再用浸溼的土將頂部封起來。頂部的溼土變幹後,洋芋就熟了。
烤熟的洋芋外焦裡嫩,泥土的天然氣息撲鼻而來,掰開后里面的澱粉顆粒像白糖一樣晶晶發亮,吃起來則是沙沙甜甜的口感。
▲ 隴南武都的洋芋攪團。攝影/嚴肅
隴南人家與洋芋打交道的方式更是“勇武”:洋芋攪團——經過洗、煮、剝、涼、打、調等六七道工序,至少要有兩個人配合,把洋芋反覆擊打,直到洋芋團可以拉絲。費時費力,但這樣做出來的洋芋攪團柔韌勁道,是真的好吃。
▲ 洋芋攪團,“打”出來的隴南美味。攝影/冉創昌
洋芋攪團可以涼吃,以酸湯加調料攪勻,讓攪團蘸足湯汁,吃起來香辣可口,蕩氣迴腸;也可以熱吃,切成小塊的攪團入熱湯,燒開吃,綿軟溫熱。夏天,如果來勺清香的漿水,又會變成地道的清涼小吃。
最“甘肅”的定西
生長著甘肅最好的洋芋
如果說蘭州人的早晨是牛肉麵味的,那麼定西人的早晨屬於洋芋格格。“格格”是定西方言裡“角角”的發音,洋芋格格,就是定西版的韭菜盒子,餡換成了洋芋,感受一下雙層碳水的快樂。擀好麵皮,包餡,再捏一個漂亮的花邊,定西人一天的生活就在土豆的香味裡鋪開。
▲ 洋芋格格,定西版的韭菜盒子,也像個大碼的餃子。圖/網路
除了洋芋格格,如果你在定西還看到洋芋叉叉、洋芋夋夋、洋芋糅糅等疊詞美味,看到梯田上“洋芋開花賽牡丹”的花海斑斕,看到紫土豆、紅土豆、“黑美人”,看到各處的“薯山薯海”,千萬不要感到奇怪。有人說,定西人天天吃洋芋,頓頓有洋芋,一頓沒吃洋芋,也可能吃的是洋芋粉條。這話並不誇張,定西,正是洋芋生長的樂土。
▲ 定西安定區,馬鈴薯示範基地的梯田。 圖/視覺中國
全國馬鈴薯三大主產區之一,全國最大的脫毒種薯繁育基地、全國重要的商品薯生產基地和薯製品加工基地——都是定西的“薯都名片”。馬鈴薯種植面積達300萬畝以上,佔全省總面積的近三分之一,年產穩定在500萬噸以上,更是接近甘肅馬鈴薯總產量的一半,在全國市(州)中居首位。
定西的安定區和渭源縣,一個是“中國馬鈴薯之鄉”,一個是“中國馬鈴薯良種之鄉”。定西馬鈴薯不僅面積大、產量高,而且質量也屬一流——薯塊大、薯皮光滑、澱粉含量高、口感好。不管是蘭州的馬三洋芋片,還是國外的快餐薯條,大都用的是定西出產的馬鈴薯。
▲ 定西馬鈴薯育種基地,土豆像黃色的小燈籠。 圖/視覺中國
定西的土壤貧瘠,氣候乾旱,為什麼能成為馬鈴薯生長的天然場所?
定西處於青藏高原與黃土高原交匯地帶,多樣、複雜的地勢,為洋芋提供了從“嬰兒房”到“病房”,再到“臥室”等各種房型;其次是乾旱少雨,有利於馬鈴薯呼吸發育,雨水集中在盛夏,是適時喝水“長個子”;要長得俊俏,也不能少了微量元素,這裡土壤層厚質松,含有豐富的鉀元素,正適合馬鈴薯補充營養。
▲ 2020年9月,在定西舉行中國馬鈴薯大會,同時舉行馬鈴薯美食展。圖/視覺中國
曾經的 “救命薯”,如今的“金蛋蛋”,憑藉得天獨厚的地理氣候環境,定西人興修梯田,擴大、改良種植,恁是把這個曾經“不適合人類生存”的地方,打造成了如今的“中國薯都”。
定西連續多年舉行中國馬鈴薯大會。在馬鈴薯大會上,既能看到馬鈴薯饅頭、餅乾、掛麵等主食化產品,還能看到108道不同菜品組成的馬鈴薯“將軍宴”——土豆魚翅、土豆甲魚撈飯、太極洋芋羹、刺身洋芋、土豆披薩、土豆冰淇淋……
▲ 馬鈴薯大會上展出的馬鈴薯蛋撻、馬鈴薯油圈、馬鈴薯菜丸。 圖/視覺中國
在定西,經常可以聽到那句笑談:“定西有三寶:土豆、洋芋、馬鈴薯”,放到全甘肅也不誇張。更是有前人在飢餓年代總結:“甘肅人的命都是洋芋給的”,放在今天說,也沒說錯。
洋芋,憑啥是最“甘肅”的食物
一種食物稱呼的多少,可以看得出來其運用的廣泛與複雜,甘肅人眼裡的洋芋便是如此,除了“土豆”“馬鈴薯”這兩個對外地人來說更熟悉的稱呼以外,還有山藥豆、地面包、地蛋、 薯仔、“全球通”等等,五花八門。”洋芋”這個名字還可以叫得更親切、可愛一些:洋芋蛋兒。
▲ 上圖 平涼農人正在播種洋芋種子;下圖 民樂祁連山下洋芋豐收。圖/視覺中國
洋芋,是一種“甘肅印象”。吃洋芋實在太尋常了,隨便問一個甘肅人,家裡總有至少一個愛吃洋芋的家人親戚,要麼很可能就是Ta自己。與之相似的是,在甘肅農村,幾乎每家都有至少一個貯藏洋芋的地窖,有了它,甘肅人才可以安心地一年四季吃洋芋。
洋芋,也是一種“甘肅哲學”。“這個人真是個大洋芋”,這句話既可以用來夸人,也可以用來罵人。沒有意義的事,就說這事沒洋芋;生意不掙錢,則說生意沒洋芋;一個人太木訥,也會被人說真像個洋芋;媽媽們笑罵調皮搗蛋的娃娃時會說:“再害人,把你個洋芋頭打死哩!”總之少了洋芋,甘肅人不僅胃口寂寞,說話也總感覺缺點什麼。
▲ 甘肅金昌,機械化種植馬鈴薯,為大地繡上花紋。圖/視覺中國
外地人也經常把甘肅人叫“洋芋蛋”,哪怕是暗含一點貶義,甘肅人也一笑了之,就算是生氣,洋芋也不能不吃,甚至自己調侃——“甘肅洋芋蛋,能吃也能幹!”諺語俗話還有很多,比如“甘肅有三寶,洋芋、沙鍋、大皮襖”,甘肅的姑娘,則是“臉上長著紅二團,懷裡揣著洋芋蛋”,哪怕是“牛肉麵為王”的蘭州,也流行著“羊皮筏子賽兵艦,沙鍋子煮的洋芋蛋”的說法。
種洋芋、吃洋芋、說洋芋,洋芋早已融入到了甘肅人的生活裡。洋芋既是甘肅人的“土疙瘩”,塑造了最地道樸素的“隴味”,也是甘肅人的“金蛋蛋” ,堆出一片“薯山薯海”,帶領隴人脫貧致富。
▲ 甘肅處處都能看到洋芋豐收的笑臉。上圖拍攝於永登縣石門硯村,下圖拍攝於榆中縣楊家新莊村。攝影/楊來勝
甘肅人對土豆都有著一份獨特的情感,這種特殊感情,一兩句話說不清楚。如果要找一句大家都會點頭的,那大概是——
2500萬甘肅人,都是土豆養育的孩子。
- END -
文丨李亦
封圖攝影 | 盧文
※特別鳴謝※
攝影師嚴肅
本文系微信公眾號【地道風物】原創內容
未經賬號授權,禁止隨意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