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近日,中國國家領導人應約同美國總統拜登通電話,就中美關係和雙方關心的有關問題進行了坦誠、深入、廣泛的戰略性溝通和交流。中方領導人說,中美應該“展現大格局、肩負大擔當”,拜登稱,兩國“沒有理由由於競爭而陷入衝突”,雙方都同意繼續透過多種方式保持經常性聯絡。
這是拜登就任總統以來兩國元首第二次通話,引起全球媒體迅速和熱烈的關注,通話後亞太股市的普遍上漲也表達出市場對中美釋放改善關係訊號的歡迎。
對此,中國與全球化智庫(CCG)主任王輝耀就相關話題接受中宏網專訪。
全球性挑戰需要中美合作發揮關鍵領導力
【中國領導人強調,“中美關係不是一道是否搞好的選擇題,而是一道如何搞好的必答題。”他指出,一段時間以來,美國採取的對華政策致使中美關係遭遇嚴重困難,這不符合兩國人民根本利益和世界各國共同利益。中美合作,兩國和世界都會受益;中美對抗,兩國和世界都會遭殃。您對中方領導人最新言論如何解讀?】
王輝耀:中國的對美政策在宏觀上保持著長期相對穩定的狀態。中國一貫主張合作共贏與相互尊重,共同構建不衝突不對抗的中美關係。中方領導人的發言是中國長期對美政策的體現和延續,表明中國仍希望美國對華政策能夠重回理性務實狀態。
中美歷史文化及發展歷程差異較大,對民主、人權等意識形態問題有不同看法不足為奇。“歷史終結論”已被歷史證明是錯誤的,美方要理解接受中美不同之處,致力於改變中國便會給中美關係帶來困難,危及兩國及世界發展利益。中美最為關鍵的是要建立互信,尋求並擴大共同利益,在可合作領域展開廣泛的雙多邊國際合作,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以建設性方式妥善管控和處理分歧與矛盾。
中美建交四十餘年來雙方經貿人文聯絡密切,早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作為世界前兩大經濟體,中美政治關係好壞具有超越雙邊關係的世界性意義,關乎中美跨國企業及世界經濟發展前景、全球治理體系完善效果、恐怖主義及地區熱點問題的解決等雙多邊事務。應對急劇變化的氣候危機、新冠疫情等全球性挑戰也需要中美作為世界性大國通力合作發揮關鍵領導力,展現大國責任與擔當。中美兩國根本發展利益及所應履行的國際責任與義務決定了雙方要超越傳統大國競爭框架,構建新的競合關係。
過去的歷史與事實已然證明把衝突與分歧放在兩國關係的首位,對兩國都是百害而無一益的,只有求同存異相互合作,才能為中美兩國的未來發展開拓出更寬廣的未來。
建立中美歐協調機制,提升全球治理效率
【中方領導人指出,當前,國際社會面臨許多共同難題,中美應該展現大格局、肩負大擔當,堅持向前看、往前走,拿出戰略膽識和政治魄力,推動中美關係儘快回到穩定發展的正確軌道,更好造福兩國人民和世界各國人民。結合當前全球戰疫以及世界經濟現狀,您對推動中美關係迴歸穩定發展正確軌道有何建言?】
王輝耀:首先,雙方在敏感問題上應保持克制,推動重啟或建立中美高級別多方面對話機制,尋求在元首外交層面建立更大基本共識,防止情緒化思維影響決策。不可否認中美在香港問題、臺灣問題、南海問題、以及新疆和人權問題等方面存在紛爭,但也要看到美國本身也存在很多問題。在兩國元首電話對話釋放善意基礎上,雙方可進一步對接溝通,就中美關係底線問題劃定基本紅線達成基本共識,或可推動達成新的聯合公報或相關協議,為中美關係增添更多確定性。
第二,中美歐作為世界力量重要三極,可建立中美歐協調機制,就國際關係及全球治理問題增進協調。當前中歐、美歐均有相關機制,中美對話渠道此前中斷,透過建立中美歐常設性、機制化、多層次、寬領域對話合作機制,中美歐可對國際關係,氣候變化、新冠疫情防控、WTO改革等全球治理問題進行經常性對話,引領全球治理創新,從而增進中美歐相互理解與互信合作,同時提升全球治理效率,更好維護世界和諧穩定與繁榮發展。
第三,“一帶一路”倡議可以多邊化發展更具包容性,需要吸引更多發達國家參與。在條件合適情況下,中國可與美國提出的“藍點網路”計劃、B3W計劃及歐盟提出的“全球聯通歐洲”戰略計劃等對接合作,可發揮中國基建優勢合作共建美基礎設施,還可與美國等更多國家簽署第三方市場合作檔案,共同拓展非洲等第三方市場。
第四,增進中美人文交流尤其是民間交流,為中美關係緩和改善營造良好輿論氛圍。在秋季學期到來前夕美國放寬10多萬中國留學生入美簽證,在疫情放緩可控情況下中方也可考慮放寬美國留學生來華簽證申請難度,歡迎更多留學生來華留學,恢復遊客與留學生的國際通行,放寬對兩國互駐記者的限制,鼓勵媒體進行客觀、真實的報道。中美智庫間交流合作也應得到支援與提倡,發揮中美社會與學界領袖引導作用。
第五,推動美國駐成都總領事館和中國駐休斯敦總領事館重新開放。中美此前互關領事館在雙方關係惡化中具有標誌性意義,在美國駐華大使及中國駐美大使履新不久之際,可推動領事館重新開放,相互釋放善意。
以史為鑑構建中美關係新敘事、新框架
【拜登表示,美方無意改變一箇中國政策。美方願同中方開展更多坦誠交流和建設性對話,確定雙方可以開展合作的重點和優先領域,避免誤解誤判和意外衝突,推動美中關係重回正軌。察其言觀其行,結合一個時期以來美國在中國周邊地區的外交和地緣政治挑釁行為,您對拜登通話所釋放的積極訊號怎麼解讀?您對美試圖將氣候變化、貿易等問題與人權和民主等更有爭議問題區分開來的策略怎麼看?】
王輝耀:從拜登發言可以看出,中美競爭而不衝突,尋求開展更多坦誠交流和建設性對話已是雙方高層共識,中美均對兩國關係的世界性影響有一定認知。特朗普時代中美關係惡化以來,美絕大部分商界人士都希望中美關係能夠得到重建,擴大中美經貿領域的開放與合作,取消貿易制裁的關稅,早日實現兩國關係的正常化,拜登政府所面臨國內外變局壓力也促使其尋求與中國合作。
今年是基辛格博士首次訪華五十週年,這對我們來說是回顧吸取中美老一輩外交家、政治家處理中美關係智慧的一個契機。我們應當看到,除了差異與競爭,中美之間共同點、共同利益在擴大,全球治理中很多問題也越來越需要中美合作共商共建。美國與中國增進交流的這種意願和行為轉變是符合中美兩國共同利益的,也符合全世界人民的利益,我們要表示充分讚賞和支援,積極予以回應,及時開展各領域多層次後續對接。在阿富汗問題、氣候變化、軍備控制、核不擴散和公共健康等多個領域中,中美兩國存在著廣泛的合作空間,雙方具體工作組可藉此機會及時開展對接合作。
與中美在地區及全球治理問題上的分歧與合作相比,中美在人權及民主問題上的爭議更為敏感也更具雙邊性,涉及中美關係穩定基石,是中美在進一步溝通中應當坦誠明確探討並尋求建立共識的。美方不能一邊尋求合作又一邊傷害中國人民情感,損害中國根本利益,中美要秉持底線思維進一步明確雙邊關係紅線。中美要尋求在不同意識形態背景下的和平相處之道,求同存異,在這個過程中,中美雙方也可以充分傾聽了解雙方的顧慮及行為意圖,在相互妥協中尋求建立相互信任與尊重,擴大合作空間。
總而言之,我們可以對中美關係發展與中美未來合作保持謹慎樂觀、持積極溝通態度,必要時擱置爭議合作優先。中美斷崖式“脫鉤”已證明是災難性事件,雙方應以史為鑑構建起大變局下中美關係的新敘事、新框架,為世界和平穩定發展增添更多確定性。
原文標題《王輝耀:超越傳統大國競爭框架,構建新的中美競合關係》,文章選自中宏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