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獅遺骸
一個科學小組在對俄羅斯西伯利亞永凍層進行研究時,意外發現了兩隻獅子幼崽的化石,其中一隻獅子名為“斯巴達”,透過測量分析該幼獅生活在距今2.8萬年前,但它的遺骸儲存完整,不僅容易腐敗的軟組織以及肌肉等儲存完好,就連面部表情也栩栩如生,該化石可能是目前儲存最完好的冰河時代動物化石。
另一隻獅子幼崽“鮑里斯”的遺骸已經遭到部分損壞,而它生活的時間距今更遙遠,大約在4.3萬年前。
這已經不是西伯利亞第一次發現史前生物遺骸了,早先時候,科學家們就從這裡的永久凍土層中,發現了大量的冰河時期生物遺骸,其中包括了:猛獁象,洞熊,洞獅,小馬駒、狼崽以及各種鳥類遺骸。其中大多數生物遺骸儲存都相當完整,給古生物學家們提供了寶貴的研究資料。
此次發現的這兩隻幼獅都是洞獅,洞獅在距今1萬年左右滅絕,當時正值冰河時期末期,它們滅絕的原因,主要和兩個方面有關:一是它們的主要食物歐洲野馬滅絕,洞獅沒能適應捕獵其他的動物;二來是因為洞獅需要洞穴,但人類在當時已經崛起,為了搶奪洞穴人類很可能與洞獅發生爭鬥,最終導致大量的洞獅被獵殺。
歷經2.8萬年,幼獅遺骸為何不腐?
儘管西伯利亞地區氣候寒冷,但在夏季時這裡的溫度也能夠滿足植物的生長需求,微生物也會活躍起來。所以如果洞獅死亡在夏季,那麼它們的遺骸也可能會被微生物分解,無法保留在現在。還有一些生物在死亡之後會被食腐動物吃掉,遺骸也會被破壞,無法儲存在現在。
只有一些死亡時天氣氣溫較低,而又沒有被食腐動物破壞掉的遺骸,遺骸才可能會在低溫中儲存較長的時間,如果被埋入到了永凍層之中,該遺骸還可能被儲存地更久。
比如:這兩隻幼獅就可能死於山體滑坡;或者死亡在各自的洞穴之中,在山體滑坡之後,遺骸被迅速凍結,長期儲存在永久凍土層中,正因為如此,這兩具幼獅遺骸才儲存到了現在,且其中一具非常完整。
永凍層裡的秘密
對於古生物學家而言,西伯利亞永久凍土層就是一個寶藏之地,因為當地埋藏著許多已經滅絕的史前生物遺骸,且不乏有儲存非常完整的個體存在,只要找到它們並研究它們,就能夠發表數篇有價值的論文。
但對於人類而言,永凍層裡儲存的不僅僅只有遺骸,還有病毒們。
1999年,科學家還在格陵蘭島深達2000米的地下冰芯中,發現到了“番茄花葉病毒”的影子,該病毒非常穩定,它們的基因組在冰層裡埋藏了14萬年還能被檢測到。
科學家們還曾經在俄羅斯西伯利亞永久凍土層下約30米的地方,發現了一種名為“西伯利亞闊口罐病毒”,該病毒為新型病毒毒株,來自於大約3萬年前。幸運的是,這種病毒並不會對人體產生威脅,但這依然值得我們警惕,因為:既然在凍土層中發現了3萬年前的病毒毒株,那這意味著永凍層中,或許還隱藏著更危險的病毒,一旦它們復活,或將對人類造成嚴重的損害。
比如:永凍層中還可能儲存著已經從人類世界中消失的“天花”。2004年,科學家們在幾處古代墓穴中的屍體中,發現了感染的天花病毒。由於該專案遵循了嚴格的科學程式要求,以及在封閉的設施內部進行,所以該天花病毒並未流傳出來,但也也是一個比較危險的訊號。
還有,科學家們還在永凍層中的一具遺骸中,提取到了1918年大流感病毒,而要知道的是,1918年大流感可能導致了上億人死亡。
而現如今,隨著全球變暖,越來越多的史前遺骸被發現,遠古病毒們可能也在等待著機會重新進入生態鏈。
當然,我們也不要太悲觀,因為大多數生物遺骸被保留在活動層,而活動層會隨著季節變化而不斷消融、凍結,導致病毒失去活性。
現代生物的交流
除了遠古病毒之外,現代病毒也可能會隨著動物的遷徙而發生交叉感染。我們知道,隨著全球變暖,北極地區的氣溫也將會升高,植被能夠在此生根發芽。
植被的復甦,和氣溫的升高,也會使得一些生物,追尋著食物的蹤跡遷徙到更北的地方,並與當地本土物種發生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兩者身上的病毒和細菌也會發生交流,有可能會造成疫情的發生。
不過在野外環境中,食肉動物和食腐動物會控制當地患病的生物,而它們的胃酸和身體抗體能夠消滅一部分食物中的病毒和細菌等,從而淨化當地環境,所以在自然狀態下,野生動物疫情很難發生,除非當地生態鏈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