糾結了半天,還是決定先寫一下這次在肯亞見到的“非洲五大獸”。有朋友提出想看動物大遷徙的故事,本著先普及知識再講故事的原則,放到下一期再寫。
去肯亞旅行,主要是去欣賞完全野生狀態的各種動物,傳說中的“非洲五大獸”(Big Fives)當然不能錯過,這“五大獸”就是:非洲獅、非洲豹、非洲象、犀牛、非洲野牛。
有人也將這非洲五大獸稱為“非洲五霸”。仔細看一下,這五大獸中兩個吃葷、三個吃素,吃素的動物怎麼也被稱為“霸”了?你還別不相信,野生動物的攻擊性和危險性還真與它們的食物屬性沒啥關係,當它們斷定需要發起攻擊時,並不一定是為了吃掉攻擊物件,因為它們體量和力氣都巨大,其破壞能力及危險性也是巨大的。吃素怎麼了,一樣可以活在生態鏈的頂端。所以傳說中那句“也不是吃素的”以後可以不用再說了。
我們運氣很好,這次肯亞之行這五大獸都見到了,而且大部分都有過多次的接觸,拍了不少精彩的照片。
非洲獅(Lion)就是電影《獅子王》中的主角辛巴一家子,當地斯瓦西里語中獅子就讀作“辛巴”,在非洲野生動物中它們生活在食物鏈的最頂端。獅子是我最喜歡的動物,以後有時間時我會專門寫一下非洲獅。這次在肯亞見過不少獅子,去追逐過獅子捕獵角馬,可惜沒有成功。
非洲豹指的是非洲花豹(Leopard),不是獵豹(Cheetah),花豹比獵豹體形略大,而且二者身上的花紋不同,花豹的斑點是虛的類似銅錢所以也叫金錢豹,獵豹是黑色實體斑點,另外獵豹臉上有清晰的淚線,而花豹沒有。因為花豹數量很少且又有晝伏夜出的習慣,平日喜歡待在樹上,是最難見著的動物,我們見到的花豹靜靜地趴在金合歡樹上一動不動,根本沒有看清它的尊容。
犀牛(Rhinoceros)有黑犀、白犀之分,其實黑犀不黑,白犀也不白,它們身體的顏色都是灰白色的,區分它們的方法是看它們臉的吻部,黑犀尖而白犀扁平,同時百度一下了解到黑犀體型稍小一點。我們這次在肯亞的幾個國家公園裡見到的多是白犀,三五成群地在那裡安靜地吃著草,一幅歲月靜好的畫面。
非洲象是這次我們見到最多的動物之一,屬於非洲草原象,是地球上體型最大的動物了,與其它地區的象種區別還是比較大的,大大的耳朵,胖胖的巨大體型,一副憨態可掬的模樣。它們或成群結隊浩浩蕩蕩,或拖家帶口悠閒漫步,或如獨行俠四處遊蕩,與其它動物和諧相處的畫面如一幅幅油畫那樣富有很強的感染力。
那天我們正在安波塞利國家公園行駛,不遠處大象隊伍浩浩蕩蕩走過,所經之處曝土揚塵,煞是威風。
非洲野牛也叫非洲水牛或非洲野水牛,有著長長彎彎的犄角,體型很大體重能到八九百公斤,團隊戰鬥力很強,甚至可以殺死獅子,在肯亞大草原上到處可以見到它們的身影。坐在陸地巡洋艦裡在草原上奔跑,本來就顛簸得厲害,車行兩邊的原野上到處都是角馬斑馬野牛羚羊之類的動物,對於近視眼的我來說,距離它們只要超過百米,就經常分不清哪是野牛哪是角馬,因為它倆體型差不多大,外觀都是深顏色的並長著長長的犄角,不得不經常詢問同伴來加以確認。所以,在非洲大草原上Safari,需要有一雙鷹一樣的眼睛,可以隨時抓到自己希望的精彩鏡頭。
旅行中我看到的非洲五大獸大都是平和可愛的,既有大型動物威風凜凜的一面,也有調皮可愛活潑動人的時候。我想,除了要解決吃飯問題時的主動出擊,它們大多數時候應該也是本著“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出擊”的處世原則的吧。所以,我對它們被人稱為“非洲五霸”,實在不是太贊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