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髭(zī)蟾,兩棲綱無尾目角蟾科擬髭蟾屬。分佈於中國貴州、四川、雲南、湖南等地,棲息在植被豐富、水源充足的常綠闊葉林帶。雄蟾體長70-89毫米,雌蟾體長59-76毫米。成蟾在山坡草叢中營陸棲生活,不善跳躍,爬行緩慢。蝌蚪多在流溪回水凼內石間活動。小蝌蚪一般多生活在山溪的水坑邊緣,大蝌蚪則生活在較大山溪的深水坑內,白晝常隱於水底石縫內。屬中國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頭扁平,頭長寬幾乎相等,吻寬圓而扁。眼睛很特別,上半藍綠色,下半深棕色。前肢長,後肢短,趾間有蹼。雄蟾無聲囊和指墊。體背面藍褐色或青灰色,背面和體側有不規則深色斑點;四肢背面斑紋不規則。體腹面紫肉色,滿布乳白色小點。背部面板具痣粒組成的網狀膚稜,四肢背面的膚稜斜行。雄性上唇緣具十幾枚錐狀大黑刺,沿上唇緣排列,在繁殖期後會脫落;而雌蟾相應部位為橘紅色點(沒有黑刺)。
繁殖季節為2-4月。隨著繁殖季節的來臨,雄蟾體態變得較為肥胖,面板增厚而鬆弛,前臂變粗為平時的幾倍,上唇緣角質黑刺開始生長並角化。黑色角質刺的功能是為了爭奪雌蟾和領地。雄蟾會在水下鬥爭,用頭頂對方的腹部並試圖將自己的角質刺插入對方腹部裡。雄蟾有築巢護卵習性,選擇在流水較緩而石塊甚多的地方築巢,以等待雌蟾進入巢內配對產卵。繁殖季節結束後,雄蟾性徵逐漸消失,上唇緣黑色角質刺脫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