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今天先說說“後天之本”脾臟的補益法。
五臟補益法,是補益五臟虛證必須遵守的治療法則,因其確切地體現了補益氣、血、陰、陽選藥組方的配伍規律。
自古至今,歷代醫家不斷地探索五臟補益法的原理,論著繁多,各有創見卓識,惜散見於各自之著作中,目前尚未能系統整理。
因而,中醫治法學一直不能形成一門獨立的學科,在中醫基礎理論教學中,有關治法的內容只能藉助方劑學來作彌補。
然而《方劑學》也存在方劑分類不一的問題,難以系統介紹治法理論,如補益劑中補氣法,只側重於補脾胃之方,補陽法僅收補腎陽一法,如此使初學者難以掌握完整的補益理論和組方技能,造成中醫基礎理論教學嚴重不足的現象。
高師根據臟腑生理知識,結合氣、血、陰、陽虛損的病理特徵,使之融為一體,對五臟補益法進行初步的歸納和探討,使初學者能夠了解五臟補益的基本原理及其組方規律,提高臨床治療效果。
1
補脾法
脾胃居中焦,主運化水谷,為氣血生化之源,五臟皆稟氣於水谷之精氣,故稱脾胃為“後天之本”。
脾胃化谷輸精、升清降濁的功能,依賴中焦陽氣的充盛,故脾以陽氣為本,其虛證主要表現為氣虛與陽虛。
一、補脾氣
人體出生之後,必得飲食,脾胃始能健運,飲食合宜,則體健氣盛;若水谷不足,則羸瘦而氣衰,故《靈樞·五味篇》曰:“谷不入半日則氣衰,一日則氣少矣。”
說明脾胃之氣,本源於水谷的精微,谷氣旺盛是中氣充沛的根本。東垣深識此理,故稱中氣為“谷氣”。
飲食失節,谷氣日衰,則脾胃氣虛(或曰:中氣不足),臨證所見氣短食少、脘中悶滿、倦怠消瘦等症,都是脾胃受納、化谷、輸精功能減弱的現象。
脾胃已虛不能化谷,水谷不化精微,則中氣生化無源,虛無生復之機,其損日甚。
因此補脾氣之法,當首推黨參、黃芪甘溫益氣之品為君,補氣之虛,扶脾之弱,增強其化谷輸精的能力,使中焦谷氣漸盛則脾氣自能充復。
由於脾在生理上具有“喜燥惡溼”的特點,“燥”是健運化谷的條件,是升清化濁的基礎,若清陽不升、溼濁不化而反聚中焦,陽氣反為其困遏,則可變生痰飲、洩瀉、水腫等證。
故白朮甘溫苦燥宜為輔藥,既可助參、芪補益中氣,又能燥溼化濁助脾之運化;茯苓滲利困脾之溼邪,陰濁得降,則脾運清升合宜。
病在中焦,當借甘草甘緩之性守中為使,補益宜緩,使中氣漸漸而復。
總之,甘溫益氣、燥脾化溼為其正法,代表方劑如四君子湯;溼困洩瀉者,參苓白朮散;中氣下陷者,補中益氣湯等。
二、補脾陽
氣屬陽,臟腑之氣與陽本為一體,正如《素問·生氣通天論》所云:“陽氣者,一日而主外,平旦陽氣生,日中而陽氣隆……。”
可見氣為陽之漸,陽為氣之盛。脾陽權於中氣,谷盛氣旺則脾陽振,谷少氣虛則中陽亦衰。
脾陽虛衰(或稱:中陽不足、脾胃虛寒)一般多是中氣虛進一步發展的結果,或久病之後,或飲食寒涼,或寒藥傷中,皆中氣先損,陽失溫化之能,而至寒邪存中,即“陽虛生內寒”之理。
故脾陽虛的見症基於脾氣虛及裡寒證的相合,乃陽氣不足為本,寒因虛生為標。
補脾陽之法,自當立足於建立中氣,氣旺則陽生,參、芪、飴糖等甘溫補中之品皆可為君;次選乾薑、肉桂等辛熱之藥,溫振陽氣,兼散寒邪,更用術、草運脾緩中為佐使。
諸藥相伍可令中氣緩緩而生,脾陽隨之徐徐而立。
配伍的關鍵是以甘溫益氣為基礎,辛熱溫陽為輔助,此即《內經》“寒淫於內,治以甘熱”之溫補陽氣法則。代表方劑為理中湯;若見腹痛裡急者,宜用小建中湯主之。
此外,還應根據脾陽依賴心(君火)、腎(相火)溫煦相關的生理聯絡(即“火生土”),把握心腎陽氣的充盛,對脾胃化谷輸精、生化氣血、輸布津液的重要作用。
若中陽久虛、命火亦弱者,當選保元湯,以肉桂補命門而扶中陽;若心、脾兩陽俱損,則宜小建中湯加減,方中桂枝、甘草辛甘助陽,既能溫中,又可扶助心陽,故兼可治悸。
脾陽虛以氣虛重,裡寒輕為病理特點,治療虛寒之證,以溫補陽氣為法。
若寒邪或寒溼內盛中焦,均可遏制脾陽,但以標實為主要見證,治療則當溫裡散寒,或溫散寒溼法,如干姜附子湯、厚朴溫中湯之類,皆為溫法之方,非補益之劑。
三、補脾陰
脾臟所具化谷、升清、輸布津液諸功能,實際上是泛指以胃(化谷)、小腸(受盛)、大腸(傳導)為主的整個消化系統功能的體現。
因此所謂“脾陰”,實質上包括胃腸參與消化過程中的各種津液(唾、涎、胃液、腸液),以及化谷所產生的津液與營氣。
在消化過程中,脾陰在不斷地消耗和新生,從而保證了陰陽的平秘。
津液與營氣來源於水谷,依賴中焦陽氣的生化和輸布。故脾陰虧虛證除邪熱耗傷所致,宜清熱滋液外,主要為陽氣虛弱不能化生陰液。
由於清津不升,濁液不降,營氣不得佈散,致見唇乾口燥、便秘不暢、膚燥消瘦等症。
因此補脾陰之法,仍宜參、芪、山藥等補益中氣,助脾之運化,使脾陰化生有機,源源不絕;
然而陰液已虛,內燥諸症突起,當以麥冬、五味子、花粉等甘酸為輔,急增陰液以潤其燥,合成標本兼顧之方。
張錫純創玉液湯(黃芪、山藥、花粉、知母、五味子、葛根、雞內金)堪為佳作。
東垣擅用甘溫之法,益氣昇陽以行津液,救脾陰之虛而安內燥,所制清燥湯、白朮散等皆是。
臨床常見之胃陰虛及腸燥等證,多屬邪熱灼耗津液所致,仲景立麻子仁丸主治脾約,亦屬此類,其治以養陰清熱或滋陰潤燥為法,均非補益,此不贅述。
注:本文選摘自《高忠英驗案精選》,鄒志東、金麗傑等編,學苑出版社出版,2006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