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軍隊中最早裝備坦克的軍隊還是東北軍,在北洋軍閥混戰時期東北軍就裝備了法國的“雷諾”輕型坦克。九一八事變後東北軍撤入關內,東北軍的這支裝甲部隊大多數裝備被日軍接收投入在中國戰場上,並以此為基礎組建了偽滿洲國的裝甲部隊。
一
1935年,國民政府從英國購進炮戰車及兩棲坦克32輛,成立戰車教導營。中國“裝甲兵之父”的徐庭瑤建立“陸軍交輜學校”系統培養中國人自己的裝甲兵。後來在中德合作期,國民政府再次購買“克虜伯”戰車16輛、義大利CV-33超輕型坦克20輛,由徐庭瑤建立陸軍裝甲兵團。
1937年8月13日,上海的“八一三”抗戰正式打響。而在同月的18日,在杜聿明少將的率領下,陸軍裝甲兵團自石家莊折返南京南下淞滬與日軍交戰。這一次也是中國軍隊歷史上首次大規模動用裝甲力量和日軍硬碰硬。
圖注:鄭邵炎連長的威克斯坦克單車突擊日軍陣地的場景乃是事後擺拍,要知道步兵面對戰車,不可能淡定趴在掩體後面
然而這次由中國軍隊主動出擊的“會戰”結局卻是以傷亡十多萬人、主動撤離而告終。在面對日軍海陸空立體攻勢下,就算是被認為是抗戰初期核心裝甲力量的陸軍裝甲兵團也只得鎩羽而歸。然而總結起經驗來,其實不光是裝甲兵自身的問題。就拿1937年中國軍隊的步坦認知能力來說,就是一個非常大的漏洞與缺陷。
淞滬會戰中參戰的陸軍裝甲兵團動用了兩個連的單位,一個叫“虎”,一個叫做“龍”。其下屬裝備的都是英國威克斯系列輕型坦克(6噸和3.5噸)。而6噸型的威克斯輕型坦克有一門短管47毫米炮,至於3.5噸者則只配發有機槍,但可以水陸並行。
事實上,淞滬會戰初期日軍裝備的94式超輕型坦克,根本無法對中國軍隊的現役坦克構成任何威脅(即便是在戰役中後期投入了89式中型坦克,日軍也無法對中國坦克兵在技術上構成優勢)。然而,在1937年8月19日抵達戰區後,陸軍裝甲兵團裝甲營一連連長郭恆健在當時的第八十七步兵師師長王敬久的敦促下,未經過仔細的戰鬥偵察和檢修就投入到了對日軍的作戰當中。
坦克剛一開到陣地,第八十七師的步兵就要求這些“金剛不壞”的“鐵王八”馬上出擊。而坦克兵們則要求步兵跟隨在其身後提供必要掩護。步兵指揮官滿口答應。隨後6輛中國軍隊的坦克就這些沿著四川北路,輕鬆突入到了上海楊浦地區的日軍陣地之中,沿途橫掃一切日軍的機槍火力點,所向披靡!坦克甚至一度殺到了當時匯山碼頭附近的日軍司令部周邊。郭連長在率領坦克單刀直入後,命令原地待命整頓。可等了整整兩個多小時,卻沒有見到一個友軍步兵跟上來!急得發慌的郭連長從自己的威克斯坦克上跳下車,想轉身返回己方陣地尋找友軍時被日軍狙擊手打死。而當時的第二連連長鄭邵炎在得知“不見友軍跟上,前又有大量日軍步兵聚集”的報告後,選擇了悲壯般的一幕:讓自己的坦克殺入日軍陣地,用履帶碾死日軍。然而這種自殺式攻擊的方法並沒有什麼實質性的效果。鄭連長遭到了早已準備就緒的日軍反坦克炮攻擊,連人帶車以身殉國。
也就是在此戰後,中國軍隊高層指揮開始反思使用坦克戰術的利弊。並做了總結:沒能給坦克兵足夠的時間準備造成無畏的犧牲,同時未能對基層的步坦協同認知進行科普,導致“坦克突擊,步兵休息”的尷尬局面最終造成被日軍分割包圍的慘劇。而淞滬會戰大部為巷戰,將坦克用於巷戰時務必需要強調步兵的配合。
圖注:日軍繳獲的中國軍隊所用威克斯6噸輕型坦克。而坦克上的人則是日本戰地記者濱野嘉夫。這個報道了淞滬會戰的朝日新聞記者在1937年12月3日斃命於中國軍隊戰車機槍之下
二
淞滬會戰結束後,中國軍隊再次組建裝甲部隊,即陸軍第二○○師杜聿明任師長。蘇聯向中國政府援助提供了T-26輕型坦克,作為二○○師主戰裝備,國軍在淞滬會戰中殘餘的維克斯坦克也編入二○○師。二○○師組建後參與了臺兒莊戰役,作為國軍反攻力量使用。
中國軍隊大規模使用裝甲部隊當屬崑崙關戰役,此時國民政府在第二○○師的基礎上組建了第一支純裝甲軍:第五軍。作為國民黨五大主力之一的第五軍也是近代中國系統的成規模的裝甲兵團。崑崙關戰役中第五軍充分利用坦克等機械化部隊優勢,重創日軍,殲滅第二十一旅團大部,其旅團軍士官死亡達85%以上,並擊斃旅團長中村正雄。
由於第五軍在崑崙關戰役中的出色表現,太平洋戰場爆發後被美國方面要求作為入緬甸作戰的中國遠征軍主力部隊。然而中國遠征軍遇到駐印英軍這樣的豬隊友,中國遠征軍尤其是中國裝甲部隊的精銳部隊二○○師被日軍圍殲,師長戴安瀾力戰殉國。後為了反攻緬甸日軍,美國援助中國軍隊再次組建中國裝甲部隊。
1941年國民政府接收了35輛美製M4A4型謝爾曼坦克和44輛M5輕型坦克,全力組建了中國遠征軍中的駐印軍的坦克部隊,系統接受美式裝甲兵訓練,裝備和指揮。第二次入緬作戰,中國裝甲部隊在緬甸給予日軍沉重打擊並贏得勝利。
整個抗日戰爭期間,中國裝甲部隊從弱小變強大,幾經血雨腥風。為了民族獨立和自由,中國裝甲部隊並未低頭和退縮。整個抗戰中我們不但有二十九軍這樣中國式大刀部隊,一樣也有鐵甲滾滾的第五軍新式陸軍裝甲部隊。
來源:文史天地 作者:許容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