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美俄大三角關係中,任何兩國的結盟,對第三國來說都是災難性的。所以,中俄會不會結盟抗美?這是當下美國人最擔心的問題。
美國蘭德公司釋出的一份新報告稱,由於美國延續打壓中俄的政策,中俄關系將繼續加強,尤其在軍事領域的合作。該報告還稱,到2022年,“中國和俄羅斯的總體軍力”將繼續接近美國的軍力。
現在中國和俄羅斯已互為最重要的“戰略伙伴”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在與俄羅斯外長通話時還公開宣稱,中俄戰略協作全方位、全天候,沒有禁區和上限這意味著,中俄關系還有上升的空間。而中俄關系繼續上升,就是結盟了。
那麼,中俄會結盟嗎?在美國的極限打壓下,中俄結盟的外部條件確實已經成熟,但兩國官方早已明確表示不會結盟。這是什麼原因呢?簡單來說就是,中俄結盟弊大於利,更不利於世界的和平。
結盟,意味著什麼?結盟,就是結成同盟的意思,原本是為了互幫互助。但自古以來,國與國結成同盟,無外乎兩個目的:一個是強強聯手,為了爭奪霸權利益;一個是弱弱抱團,為了互助自保。
所以一般來說,強國與弱國,都喜歡搞結盟。如果結盟的國家越多,戰爭就會越頻繁。
近代歷史即是如此。為了爭奪世界霸權利益,1882年,德國與奧匈帝國、義大利正式結成同盟陣營,以對抗法國、俄羅斯等國,後者則聯合其他國家組建了協約國陣營與之抗衡。
組團爭霸歐洲,這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本質。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義大利、日本等結盟的軸心國,同樣是為了爭奪世界霸權利益,發動了針對其他國家的侵略戰爭。
於是,全世界約有50個國家,為了自保自救,結成了同盟國陣營,最後打敗了德、意、日等法西斯國家。從這兩次世界大戰可以看出,但凡世界上出現大國結盟的現象,就必然會爆發世界大戰。
二戰結束後,世界進入美蘇爭霸的冷戰時代。而美蘇爭霸的本質,也是兩大同盟體系的集體鬥爭。若不是美國和蘇聯都有龐大的核武庫,都能夠互相毀滅對方乃至地球,不然第三次世界大戰可能早就爆發了。
蘇聯解體後,以蘇聯為中心的同盟組織也隨之瓦解。但美國的同盟體系還在,包括美國與單個國家如日本、韓國、英國、德國等數十個國家簽訂的雙邊盟約,以及以美國為中心的軍事同盟組織——北約。
最強大的敵人滅亡後,美國作為世界上僅存的唯一的超級大國,為什麼沒有取消同盟組織?
說好聽點是為了互相幫助,或者為中小國家提供保護,其實本質上還是為了壟斷世界霸權,打壓一切挑戰美國霸權的新興力量,最終目的則是為了確保美國世界霸主的地位永不動搖。
那麼美國的盟友呢?除了部分國家真的需要美國保護外,大多數也成了美國稱霸世界的既得利益者。
一次失敗的結盟教訓
另一方面,結盟的代價也非常大。很多國家與美國結盟,往往都是以犧牲國家主權為代價的。比如,允許美國大兵駐紮在自己的國家,就是中國這類強主權國家的人,很難理解的一件事。
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加拿大就不用說了,其國家領導人在美國總統面前,點頭哈腰已是常態。即使歐洲的幾個大國如英國、法國、德國等國的領導人,也不得不對美國高看三分。在美國與盟友的國家利益一致時,彼此之間還能相談甚歡。
一旦他們的利益不一致,那麼就只會出現一種結果——優先服從美國的國家利益。不管其他國家願不願意,都得無條件服從。要是不服從,美國有的是大棒。
其實中國也曾遭遇過這種來自盟友的“威脅”。
那是在建國初,在美國對中國實施戰略封鎖的情況下,中國與蘇聯締結了《中蘇友好互助同盟條約》,由此開啟了一段時間“一邊倒”的外交政策。
當時中國的東、南、西三個方向,基本全是美國的勢力範圍。
東面有日本和韓國,以及龜縮臺灣的蔣介石,南邊的澳大利亞、紐西蘭、菲律賓、泰國等國也與美國簽訂了《東南亞集體防務條約》,包括西邊的巴基斯坦最初也加入了這個軍事組織。
如果不是印度奉行不結盟政策,印度現在很可能也會駐紮著美國大兵。三面被圍,中國只能向北突圍,所以中國與蘇聯結盟也是迫不得已。
當然,蘇聯老大哥,開始也確實給中國提供了很大幫助,不僅幫中國發展了重工業體系,還輸出了很多重要的軍事技術。但好景不長,到上世紀50年代末,中蘇關係就跌入了低谷,化友為敵了。
原因大概有兩個,一是蘇聯害怕中國發展太快,威脅到蘇聯的既得利益。畢竟中國也是社會主義陣營的第二大“意見領袖”。
於是,蘇聯搞了戰略平衡的把戲,在中印邊境衝突中偏袒印度,用印度牽制中國。二是蘇聯想用軍事手段控制中國,就像美國控制盟友那樣。
1958年,中國要求蘇聯提供其承諾給予的核武器和核潛艇時,蘇聯提出要在中國建設用於軍事用途的長波電臺,並要在中國領海與中方組建聯合艦隊。
當時中國海軍非常弱,與蘇聯組建聯合艦隊,基本就意味著蘇聯將控制中國的海岸線。所以毛主席後來說得很明確,“事實上同蘇聯鬧翻是1958年,他們在軍事上控制中國,我們不幹。”
由此,中蘇最終不歡而散。不僅朋友沒當成,還成了敵人。也自此開始,中國走上了徹底的“自力更生、豐衣足食”的自主自強路線,再也沒有結過盟。
再後來當中國有了原子彈,有了核潛艇,有了東風......中國也就不再需要靠誰保護或幫助了,自然也就更沒有結盟的需求了。
中俄不結盟的諸多理由
現在也是如此。經過72年的高質量發展,中國有了更強的軍事實力,更強的科技實力,更強的經濟實力,中國有足夠強大的力量守護每一寸國土,抵抗任何外部勢力的威脅。
中國無意與美國爭霸世界,也不需要他國保護,當然也就更沒有必要與俄羅斯結盟了。並且,如果中俄結盟,也是弊大於利。首先,中國和俄羅斯都是世界大國,都有很強的主權意識,也有各自堅定的國家戰略,誰也不會輕易做出妥協。
所以,假如中俄結盟,到底該聽誰的?這是個很現實的問題。一山不容二虎,中俄捆綁在一起,就很可能重蹈當年中蘇交惡的覆轍。
其次,一旦結盟就意味著,雙方將有共同的敵人和朋友,在處理一些國際事務時,不得不步調一致。這是很難做到的。因為中國的重心在亞太,俄羅斯的重心在歐洲,除了對付美國的打壓,中俄的其他利益並不完全一致。
在經濟上,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與東盟、歐盟、美國都是非常重要的夥伴關係。
而俄羅斯的經濟總量只相當於中國的廣東省,經濟夥伴主要集中在歐洲。基於此,中俄的經濟合作空間並不大,利益方向也不同。在軍事上,俄羅斯除了強大的核武庫以外,常規武器的研發能力並不強,畢竟經濟實力有限。
所以,中國已無須從俄羅斯獲得什麼先進武器了。俄羅斯強調核威懾,中國則主張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中俄在對待核武器和戰爭的態度上,也有很大區別。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中俄結盟必將把世界推向新的冷戰格局。如果兩個世界大國結盟,就會加劇地區國家的緊張感,促使他們在中俄與美國之間站隊。
如果這種情況發生,世界就會回到一百多年前的樣子:大國組團對抗,小國站隊自救,兩個對抗的超級軍事同盟組織,也會應運而生。如此,離世界大戰就真的不遠了。
世界和平的最後希望
所以,中俄不結盟才是明智之舉。中俄沒必要結盟,也不能結盟。另外,中俄都明確宣稱不結盟,實際上已傳達了3個很明確的意思:
一、中俄不結盟,意味著中俄無意於升級與美國的對抗,也沒有稱霸世界的野心。中俄還需要更大的發展,而不結盟正是為了打消其他國家對中俄發展崛起的顧慮,為中俄的發展贏得更好的外部環境。
二,中俄不結盟,也意味著中俄在不結盟的狀態下有能力反制一切敵對勢力。這是中俄對各自國家實力的自信,也是對兩國關係的自信。
三,中俄不結盟但關係“上不封頂”,則是對美國的一種警告。只要美國繼續打壓中俄,那麼中俄的關係就會越密切,不排除將來形成沒有簽訂同盟協議的“準同盟”關係。畢竟,美國的同盟體系對中俄的威脅依然不小。
在歐洲,俄羅斯最大的威脅是北約,在亞洲,中國的威脅則來自美日印澳“四國集團”,美英澳“三國幫”,以及美日、美韓等同盟。中俄現在不結盟,但不代表在極端情況下,不會“聯手抗敵”。
而從更大的視角看,中俄不結盟,更是在阻止美國將世界引向兩極對抗的格局。只要中俄堅持不結盟,那麼新的兩極對抗的世界格局就不會形成,大規模的世界大戰才不會發展。所以,中俄不結盟,也許已成了世界和平的最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