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54軍尚屬昆明軍區,為何卻轉隸武漢軍區?駐地選址有講究
大軍區時代,第38、39、54軍為我軍三大王牌主力,並且都是四野血脈。第54軍與四野諸兄相比,最大的特點就是年輕,成立於建國之後,沒有參加解放戰爭。
圖|第54軍首任軍長丁盛(披大衣者)
1952年10月,中央軍委以原第四野戰軍第44、45軍為基礎,合編成立了第54軍,隸屬於中南軍區建制,戰鬥序列如下:
軍部
軍長 丁盛;
政委 謝明;
第130師(原第44軍第130師)
下轄第388、389、390團
師長 蔣潤觀;
政委 姚國民;
第134師(原第45軍134師)
下轄第400、401、402團
師長 張曉冰;
政委 藍文兆;
第135師(原第45軍第135師)
下轄第403、404、405團
師長 任思忠;
政委 任思忠(兼);
圖|第54軍入朝作戰出征誓師大會
第54軍成軍之後,加入志願軍戰鬥序列。1953年1月,第54軍奉命入朝參加輪戰。1958年5月至7月,第54軍奉命分批迴國回國,劃歸成都軍區,後轉隸昆明軍區。
到了1969年,第54軍軍史迎來重大轉折:北調移防河南新鄉,轉隸武漢軍區。諸多推崇第54軍的歷史愛好者非常之不解,第54軍尚屬昆明軍區,為何轉隸武漢軍區?在筆者看來,主要有四方面原因:
其一、中蘇交惡;
自1958年中蘇交惡後,蘇聯處處給中國使絆子。最明顯的就是中印邊境衝突,蘇聯極力偏袒印度,加大對印援助力度。
僅1961年,蘇聯就援助印度9.37億盧布,用於修建發電廠、煉油廠、開發煤礦和油田。到了1962年對印反擊戰,蘇聯明確支援印度。
圖|中蘇交惡
1969年3月,蘇聯在我珍寶島製造衝突,被我邊防部隊狠狠地打了一耳光。隨即,蘇聯在中蘇邊境部署重兵。
中央軍委為了應對可能發生的中蘇戰爭,對國防部署進行了適當調整,重建第11、17、19、29、43軍。
其二、沒有穩定駐地;
第11軍組建之後,接防第54軍駐地大理。隨即,第54軍北調移防武漢軍區,這已經不是該軍第一次搬家。1958年,第54軍陸續回國之後,面臨一個很尷尬的問題:
國內已進入和平建設時期,各軍駐地相對穩定,很難再為其提供穩定駐地。
圖|第54軍130師回國
在此背景下,第54軍劃歸成都軍區建制,軍部駐地為四川重慶市。
1968年9月,第54軍與昆明軍區第13軍對調,移防雲南下關(現今大理)。
援引國防大學教授徐焰的說法,第54軍頻繁調防,自己已習慣成為總預備隊。
其三、實戰經驗豐富;
第54軍沒有穩定駐地,無意之中帶來了一個好處:實戰機會比兄弟部隊多,打出了王牌軍的氣質。
1953年5月,第54軍全軍入朝後,接替第39軍防務,各師以原山炮營為基礎擴建師屬炮兵團,戰鬥力進一步加強。
圖|金城戰役經過要圖
7月,第54軍參加金城戰役,主力130師打頭陣。第54軍與美軍過招後,積累了現代戰爭作戰經驗。
1958年5月、7月,第54軍分批迴國,第134師則直接揮師青、甘南等地執行平叛剿匪任務。
圖|瓦弄大捷
1962年11月,第54軍130師全殲印軍王牌第11旅。印軍第11旅名氣很大,曾參加過二戰,擊敗了"沙漠之狐"隆美爾軍團。
第54軍給印軍造成了多大心靈陰影?時至今日,印軍假想敵部隊番號仍是“54”。
其四、武漢軍區戰略位置重要;
大軍區時代,武漢軍區僅轄湖北、河南兩省,屬於規模較小且沒有邊海防的大軍區。
然而,武漢軍區地處多個方向的戰略腹地,特別是軍區司令部駐地武漢戰略位置極為重要,素有“九省通衢”美譽。
圖|“九省通衢”示意圖
基於此,武漢軍區被定義為戰略預備隊。結合中蘇交惡的時代背景,就不難理解第54軍為何要移防河南新鄉。
新鄉地處華北平原南段,北依太行、南臨黃河、西接黃土高原,又靠近中國鐵路樞紐城市鄭州。
圖|華北平原
第54軍軍部駐新鄉,與第43(洛陽)、20(開封)軍形成了一個“鐵三角”戰略佈局,旨在守護中國的鐵路大動脈。
放眼當時的華北平原,還部署有第38(保定)、27(石家莊)、65(張家口)等主力部隊,東北地區的松花江平原更是主力扎堆。
圖|第54集團軍素有“鐵軍”美譽
綜上所述,第54軍轉隸武漢軍區,在軍部駐地選址上還是很有講究的。
1985年6月,第54軍在百萬大裁軍中得到保留,整編成了“鐵軍”第54集團軍。
至此,第54集團軍與第38、39集團軍互競崢嶸,成了中國陸軍的王牌集團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