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媒體報道稱,2022年央視春晚在今年國慶節之前已經建組,劇組人員已經在組織明年春晚的節目。
有人可能會驚歎,離春節還有三個多月,春晚這麼早就開始準備了嗎?其實並不奇怪,作為全國觀眾關注度最高的超大型晚會,用三四個月的時間做準備其實一點都不長。
這臺晚會的意義太特殊,地位太重要,登臺的演員太多,關注的人太多,長時間做準備是春晚多年以來的慣例。還不要說三個月,據說有幾年的春晚劇組,都是在當屆晚會剛剛結束之後的三月份,就開始大體策劃第二年的節目。如果從這個日期開始算,等於提前一年時間就開始做準備。
春晚倒計時牌
春晚1983年舉辦第一屆,到如今已經將近40年了。很多觀眾或許猜測,既然春晚每年都在央視一號演播大廳進行直播,那春晚劇組每年是不是也都是在央視大樓辦公啊?
其實並不是這樣。春晚劇組最早也許是在央視舊址也就是彩電中心辦公,那時候劇組不龐大,臺前幕後的工作人員並不算多。但隨著晚會影響的擴大,演職人員數量劇增,在央視大樓就顯得不是那麼方便。後來直到如今的更多年裡,春晚劇組都是在位於北京西四環的影視之家辦公,地點在五棵松附近。
有一年的春晚小品中,馮鞏和郭冬臨拿“四棵樹”和“五棵松”抖包袱兒,可能也是和春晚演員對五棵松這個地名過於熟悉有關。
影視之家
如今看起來這座不算高的白樓並不起眼,尤其與附近的高樓大廈相比。但就是這個不起眼的白樓,每年春晚之前的幾個月,都有很多明星大腕進出,與春晚劇組導演一起創作節目,修改劇本,進行無數次的打磨。
唱歌跳舞的演員還稍好一些,畢竟不用過於複雜的再創作,而對於語言類節目演員來說,很多時候都要經歷漫長的痛苦的過程。一段相聲,一個小品,在大年三十晚上亮相之前,都要經過很多次的修改。
趙本山在春晚劇組。旁邊是開心麻花演員馬麗、杜曉宇
演員、編劇和編導們,就窩在影視之家一個個顯得有些陳舊的房間裡,抽著煙,喝著茶,一次一次加包袱兒,刪包袱兒,改包袱兒,力圖讓作品越來越完善,至少要符合審查的尺度,接近觀眾的口味。
經過幾個月的集中創作,等待相聲小品演員的,就是春節前一輪輪緊鑼密鼓的審查。審查方給出具體意見算是最好的,起碼知道哪裡需要改,應該怎麼改。最讓人遺憾的,是節目準備了好幾個月,每天點燈熬油費思量,到頭來審查不予透過,演員和創作班子就只能打道回府回家過年。
如果終究被淘汰,在一審的時候被拿掉還算好些,至少給個乾脆的,最可怕的是最後的終審被刷下來,那就太令人沮喪了。甚至還有一種情況,因為排在前面的演員表演超時幾分鐘,後面一個節目生生被擠掉,這也是春晚舞臺上曾經發生過的事情。
也就是說,在北京西四環那座看上去並不顯眼的白樓裡,曾經上演過那麼多一波三折的故事。很多演員滿懷豪情而來,失望透頂而去,這也是經常發生的事。除夕的大舞臺上,每個人看上去都喜氣洋洋,笑容的背後很可能是汗水甚至是淚水。
春晚的“老人兒”蔡明,前兩年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參加春晚20多年,曾經和她一起合作過的演員很多都告別了春晚,有的因為生病,有的已經離世。
蔡明說起,每年春晚建組的時候大家都去開會,坐在那張熟悉的長長的桌子旁邊,她就會想起曾經坐在那裡一起開會的“他,他,還有他”。而最近這兩年,蔡明也沒有再出現在春晚舞臺上。
蔡明、潘長江、賈冰表演《學車》
影視之家,鐵打的春晚,流水的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