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濟南,萊蕪梆子劇團。
“恢復傳統戲,首先要恢復我們萊蕪的地域文化,因為萊蕪梆子中有很多戲講的都是萊蕪的歷史名人。”
“那演員們喜歡演現代戲還是傳統戲啊?”
“年輕演員在恢復劇目時是從傳統戲開始,但他們更偏重演現代戲。”
“老百姓喜歡看現代戲還是傳統戲呢?”
“分年齡。50歲以上的或更年長一些的觀眾喜歡傳統戲,年輕的觀眾更喜歡現代戲。我們在演現代戲上會有所創新,如音樂、舞美上有現代特色。像《紅柳綠柳》,到現在已經四代了……”
10月11日至13日,全國政協副主席盧展工率全國政協京昆室調研組以“新時代戲曲人才培養”為主題到山東調研。這是委員們與萊蕪梆子劇團團長李長生的一段對話。
戲養人,人傳戲。這幾乎是戲曲人的共識。恢復傳統戲、排演新編劇目,其目的都在於培養戲曲人才,傳承戲曲藝術。
在萊蕪梆子劇團,劇目長廊中展示了幾十部經典劇目,《紅柳綠柳》《三定樁》《推媳婦》《兒行千里》《沃土仁心》……既有傳統戲,又有現代戲。“《趙連岱接閨女》現在是第七代演員在演出了。”委員們跟隨李長生的腳步,邊聽介紹,邊仔細觀看劇目介紹。
“其實,萊蕪梆子裡有一部分是徽調,並且還保留有100多部傳統戲呢!徽班進京對萊蕪梆子劇團的影響很大。”安徽省戲劇家協會原副主席侯露講述了徽班與萊蕪梆子的歷史。
原來,清中期以後,徽戲班“老陽春”循四大徽班進京的道路北上,至泰安一帶並定居下來。在此以前,起源於陝西、甘肅一帶的“秦腔”,已經河南傳到魯西南,並形成了特色鮮明的“梆子腔”。粗獷高昂的魯西南“梆子腔”很容易被當地人接受,比“徽戲”等其他藝術形式更符合泰沂山區人民剛直俠義的性格,因而日漸興盛。“老陽春”班為了自身生存,開始逐步移植“梆子腔”,自此,“梆子腔”與徽戲日益融合演變。後因演員大都是當地人,受方言等因素的影響,逐步發展變化形成了“萊蕪梆子”。
“我們準備了幾個萊蕪梆子片段,想請調研組成員欣賞點評一下。”調研組成員隨著李長生的指引,來到了劇場。《兒行千里》《紅柳綠柳》《三定樁》《新娘》《嘶馬河》,唱腔時而高亢激昂、剛勁豪邁,時而挺拔奔放、歡快流暢;青年演員的“四功五法”,紮實、規範、講究,令委員們連聲叫好。
“幾個萊蕪梆子選段、一段基本功,短短三四十分鐘,資訊量很大,聽得太過癮了!”中國文聯原副主席楊承志的感受給演員們很大的鼓舞。
“我真的很感動。你們不僅有這麼多好劇目,還有這麼多好演員。劇團在政府的領導支援下,發展得這麼好,這麼有影響力,值得我們學習。”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譚孝曾深受感動。
“萊蕪梆子的味兒正!對!好!”一下子就被演員們認出來的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楊赤委員的發言讓大家很興奮。
“聽了萊蕪梆子,感覺自己學到了很多。我想用一段河北梆子獻給咱們劇團優秀的演員們,同時也跟大家一起交流。”著名河北梆子表演藝術家劉莉沙委員說完,《洪湖赤衛隊》的音樂就響了起來——“自從來了共產黨,洪湖的人民才見太陽……”既慷慨激昂,又婉轉真切,大家都聽得入了神。
“終於知道地方戲的魅力在哪裡了。根植本土,紮根民間,有著生生不息的力量。”上海戲曲學院原副院長王立軍說出了大家的心聲。
一曲唱罷,一曲又登場。“自幼兒出身寒門經磨難,隨萬歲南征北戰二十年……”著名晉劇表演藝術家慄桂蓮委員用晉劇《大腳皇后》開場,與在場演員們進行了交流。婉轉流暢的旋律、優美圓潤的曲調,引得大家掌聲連連。
“今天真是太精彩了。萊蕪梆子、河北梆子、晉劇,各有千秋,各具特色。”中國文聯副主席邊發吉常委忍不住讚歎。
“萊蕪梆子以其豐盈的鄉情鄉韻紮根民間,以獨特的藝術魅力唱響於嬴牟大地,劇團也被稱為‘天下第一團’。從這幾個片段中我們就感覺到,老一輩的演員演得好,年輕演員有生氣!看到你們的表演,我們也很振奮。”原文化部副部長、中國藝術研究院名譽院長王文章的點評,讓大家充滿了信心。
不知不覺間,調研組與萊蕪梆子劇團的“站談會”進行了一個多小時,時間也已近傍晚。就在盧展工最後總結講話結束時,李長生忍不住說:“這種交流方式也讓我們感覺很新鮮,但意猶未盡。”
意猶未盡的不只李長生和演員們,還有委員們。在回程的路上,委員們接著交流起來:
“不愧是‘天下第一團’。從剛才的劇目長廊中就感受到了,有歷史,有劇目,劇院管理得好,演員培養得好。”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張建國委員深有感觸。
“看得出來當地政府的關心和支援。看到他們,感覺戲曲大有希望。”中央軍委辦公廳原副主任曹育民也加入了討論。
“是啊!他們濃郁的地方特色、鮮明的生活氣息,能抓得住觀眾,而且在演員的培養上很下功夫,院校結合,路子正,基本功規範紮實。”全國政協原副秘書長仝廣成表達了自己的想法。
討論聲掩蓋了汽車轟鳴聲。車輪滾滾向前,把委員們的思維拉得更遠更長……
來源:《人民政協報》(2021年10月18日2版)
記者:郭海瑾
版面編輯:牛忠磊
新媒體編輯:魏芯蕊